今年的干旱对果树有什么影响 干旱对农作物种植影响有多大

旱灾是自然气候灾害的一种,常常在出现此类灾害后对农作物影响较大,造成非常严重的甚至毁灭性的破坏。旱灾常以干旱和干热风两种类型出现,两者发生原因与与防治方法各有不同。

因长期无雨或少雨,空气和土壤极度干燥,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受到破坏,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损害或枯萎死亡的现象称为干旱。干旱时气象、地形、土壤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今年的干旱对果树有什么影响 干旱对农作物种植影响有多大(1)

根据干旱的成因分类,可将干旱分为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和生理干旱。根据干旱发生季节分类,可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

  • 春旱是春季移动性冷高压常自西北经华北、东北东移入海,在其经过地区,晴朗少云缺雨,升温迅速而又多风,蒸发强烈,而产生干旱;
  • 夏旱是夏季副热带太平洋高压向北推进,长江流域常在它的控制下,7、8月份有时甚至一个多月,天晴酷热无雨,蒸发很强,造成干旱;
  • 秋旱是秋季副热带太平洋高压南退,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南伸,形成秋高气爽天气,而产生干旱;
  • 冬旱是冬季副热带太平洋高压减弱,使得我国华南地区有时被冬季风控制,造成降水稀少,易出现冬旱。

今年的干旱对果树有什么影响 干旱对农作物种植影响有多大(2)

出现干旱后应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将干旱所带来的的影响降到最低,常见的措施大致为一下六点:

1、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农田基本建设的中心是平整土地,保土、保水;修建各种形式的沟坝地;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以小流域为单位,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缓坡修梯田,种耐旱作物,陡坡种草种树,坡下筑沟坝地,以起到增加降水入渗、遏制地表径流、控制土壤冲刷、集水蓄墒的作用。

2、合理耕作蓄水保摘 在我国北方运用耕作措施防御干旱,其中心是伏雨春用,春旱秋防。耕作保墒的要点是要适时耕作,必须要讲究耕作方法的质量,注意耕、耙、耱、压、锄等技术环节的巧妙配合。

3、兴修水利、节水灌溉 要根据当地条件实行节水灌溉,即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和适宜的土壤水分指标进行科学灌溉。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和渗灌技术。

今年的干旱对果树有什么影响 干旱对农作物种植影响有多大(3)

4、地面覆盖栽培,抑制蒸发 利用沙砾、地膜、秸秆等材料覆盖在农田表面,可有效地抑制土壤蒸发,起到很好的蓄水保墒效果。

5、选育抗旱品种和抗旱播种 选用抗旱性强、生育期短和产量相对稳定的作物和品种。抗旱播种的方法有:抢墒早播、适当深播、垄沟种植、镇压提墒播种、“三湿播种”(即湿种、湿粪、湿地)等。

6、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是利用火箭、高炮和飞机等工具把冷却剂(干冰、液氮等)或吸湿性凝结核(碘化银、硫化铜、盐粉、尿素等)送入对流层云中,促使云滴增大而形成降水的过程。

今年的干旱对果树有什么影响 干旱对农作物种植影响有多大(4)


干热风即焚风,易对植物生产造成灾害,主要影响小麦和水稻。北方麦区一般出现在5~7月份。我国北方麦区干热风主要有三种类型:高温低湿型、雨后枯熟型和旱风型。

  • 高温低湿型的特点是:高温、干旱,地面吹偏南或西南风而加剧干、热对植物的影响,是北方麦区干热风的主要类型。这种天气易使小麦干尖、炸芒、植株枯黄、麦粒干秕而影响产量。
  • 雨后枯熟型的特点是:雨后高温或猛晴,日晒强烈,热风劲吹,造成小麦青枯或枯熟。多发生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 旱风型的特点是:湿度低、风速大(多在3~4级以上),但日最高气温不一定高于30℃。常见于苏北、皖北地区。

今年的干旱对果树有什么影响 干旱对农作物种植影响有多大(5)

防御干热风的根本途径是改变局部地区气候条件,如植树造林、营造护田林网,改土治水等,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措施,改变种植方式和作物布局,常见方式有以下六种。

1、浇麦黄水 在小麦乳熟中、后期至蜡熟初期,适时灌溉,可以改善麦田小气候条件,降低麦田气温和土壤温度,对抵御干热风有良好的作用。

2、药剂浸种 播种前用氯化钙溶液浸种或闷种,能增加小麦植株细胞内钙离子,提高小麦抗高温和抗旱的能力。

3、调整播期 根据当地干热风发生的规律,适当调整播种期,使最易受害的生育时期与当地干热风发生期错开。

4、选择优良品种 选用抗干热风或耐干热风品种。

5、根外追肥 在小麦拔节期喷酒草木灰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等。

6、设置防风林 营造防护林带,改善农田小气候,削弱风速,降低气温,提高相对湿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或防止干热风的危害。

今年的干旱对果树有什么影响 干旱对农作物种植影响有多大(6)

旱灾是人为不能控制的自然气象灾害,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防御措施提升管理水平,凡事要未雨绸缪,才能在灾害到来时从容应对,将灾害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