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人去菲律宾(囧途人在菲律宾)

试问读者,你想象中的菲律宾交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转自某制造公司老板口述,涉及对当地的一些交通方面评价,仅为其个人观点,供参考;本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经济及各行业发展均不理想,制造业更是如此,许多企业订单暴跌,有的转行,有的一星期可以休息四天;更有甚者,许多朋友的公司倒闭了。为了家族企业的存活和市场拓展,我和几个股东商量后决定到菲律宾尝试开发市场。当飞机在马尼拉机场降落的那一刻,我的烦恼随之而来:怎么办,怎么去酒店?

朋友有事,没法过来接机;按照之前网上所看的,菲律宾出行应该用Grab(类似于国内的滴滴专车、神州专车之类的搭车软件)搭车比较安全,价格也合理;可问题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国内我的Grab账号一直没注册成功,没法使用……

打的?据说很贵,而且有好几种的士,哪一种靠谱呢?其它出行工具呢?先不说语言是否通顺(自认学的是标准英式发音,碰到东南亚非洲客户后我才发现,当地的口音比英语专业8级听力测试还更有难度——以前碰到过,和一孟加拉客户聊得非常好;结果客户语音说邀请我有空去孟加拉玩,invite的发音【in’vait】,愣是说成了【in’veit】,我听了几遍都没听出来,最后客户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拼读出来,我才听出来了;当时那叫一个尴尬……)

就那些站点、目的地,司机能否都明白呢?搭公交车?开玩笑的吧,哪一路公交车、什么站点,我完全都不清楚;吉普尼?别逗了,先不说路线问题,万一被抢劫咋办——人生地不熟的,找谁寻求帮助去?三轮车?Umm,一路颠上约13公里去酒店,外加行李等等的,到达目的地后人和行李确定不会散架?

但是没办法,这个时候也回不去了,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先再注册Grab试试?玩了半天,还是注册不了啊(后面朋友帮我用Facebook认证,才最终注册通过)。公交车、吉普尼和三轮车铁定是不敢搭乘的了,横下一条心,打的吧,暂且当一次肥羊让人宰吧。

在咨询完的士以后,我完全懵逼了——网上的信息还是不够全面啊(说菲律宾打的可以刷信用卡),加上习惯于国内的生活方式,我身上仅带着钱包和信用卡,现金实物一分钱都没有;咨询的士的时候,司机们直接答复,不能刷信用卡;机场换外币?那些个店铺全部要求用现金RMB兑换菲律宾比索。半天,没钱,无法打的;悻悻然,转回机场内,忍着扣手续费的心痛在ATM用信用卡取现了。打的到酒店,不到13公里的路程,1300比索,折合RMB150多,这难道不是抢劫吗?55555……

安顿下来后,开始寻找并拜访客户了,这个时候才发现,菲律宾的交通确实是比较不理想的:菲律宾是个群岛国家,南北跨度最长达到1851公里,但并不像国内各种交通工具均比较发达——500公里以上,一般搭乘飞机;有的地方甚至是乘船才能到达(目前我还没尝试过);马尼拉大都会以内还好,可以搭乘各种工具;跨区/市的,(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很多就得考虑搭乘大巴了,虽然有一定的不安全性;马尼拉市内的,可以Grab、打的、公交车、吉普尼和三轮摩托车。可能有些交通工具了解得还不多,相比于国内,出行甚至确实是很不方便。

有一次需要跨省出行(菲律宾有81个省),路程约80公里,但网上没有查询到相关的交通工具信息:没有火车,没有地铁或者轻轨,Grab叫不到车,没有直达或者转乘的大巴,公交车也到不了,把我愁得呀……向朋友打听,朋友也不知道,只好打的了。

来菲律宾之前,我还特意从几个知名网站上查询,网上的信息一般都说是要黄色出租车,其次是白色出租车,但是白色出租车分车牌:黄牌的相对安全可靠些,白牌的会漫天要价、不打表、绕路等等。可是我到菲律宾后,满大街看到的基本都是白牌白色出租车啊,难道是因为疫情导致菲律宾政策变了吗?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在街上拦车试试吧,结果,居然还有好多种出租车,有类似面包车的,有轿车的(以下是几种车的图片,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看起来跟国内一样轿车型的的士)……总算拦到车了,连比带划总算跟司机说清楚了什么时间去什么地方;就这,我还不放心,又另外预定了一辆车(听朋友说,菲律宾的司机有的不靠谱,约好的时间不过来载你是非常可能的),反正到时候提前一两个小时再告知其中一个说不出行了吧,不然没招啊。

纽约人去菲律宾(囧途人在菲律宾)(1)

(这就是我搭乘的那种的士)

纽约人去菲律宾(囧途人在菲律宾)(2)

(类似小面包车的的士,正规与否就不知道了)

马尼拉人多车多,在我看来路面又窄(目测行车道比咱国内窄),碰到高峰期的时候,所有的车一拥而上——我不得不佩服菲律宾的司机们的技术,两辆车并行,间距就差几厘米,人家照样走得好好的,一点都不担心刮擦。交通是真的堵:我朋友所说的,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500米的距离甚至可以堵上3个小时;我亲身经历的最多是堵到近2个小时。

10几公里的路程,搭公交车或者大巴,转车之类的,耗费在路上的时间一两个小时是很正常的。为了节省成本,几十公里的距离,只要能忍耐的,我都会搭公车和大巴。刚到不久,有一次去拜访客户,路程、车辆信息我都不熟,在一个站点刚上车想问问司机是否有到我要到的地方,售票员直接把我往后塞了。

售票员讲的是菲律宾语,我完全听不懂;后来通过翻译软件,连比带划的,终于弄清楚了:这辆车没到我要去的地方,但是可以在某地让我下车,转车就可以到……之前朋友一直给我灌输的是,尽量不要搭乘公交或者大巴,容易被抢劫等等的信息——那一刻我是懵的,真的很紧张不安:我要去哪,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走错了咋办?好不容易到达中转站,售票员还算好心,提醒我另一辆车有到我想去的目的地,我赶紧下车转乘……

纽约人去菲律宾(囧途人在菲律宾)(3)

近距离的地方,比如去快餐店等,距离1公里左右,有时候就走路来回了,权当锻炼身体吧。但稍远点的地方,走个两三公里不是太现实啊——特别是,菲律宾地处热带,气温较高,走这么长的距离很可能中暑;这个时候往往就需要搭乘吉普尼或者三轮摩托车了。吉普尼据说是二战后,美国许多废弃的吉普车遗留在菲律宾,当地人循环利用(怎么弄到手的我不知道,反正就是修了又修)起来的;国内网上所看到的吉普尼的照片还是挺漂亮的,但实际上的吉普尼都很破旧(三轮摩托车一样很破旧)。

因为目前我还不知道吉普尼的行车路线和几路车等等信息,再加上担心被抢的情况,我基本不搭吉普尼;有一次在外地,离目的地只有2公里左右,实在不知道怎么走好,只好拦下一辆乘客很少的吉普尼,拿出手机上的地址给他看,司机说有到我要去的地方,我还不放心,坐到副驾上;到达目的地之前,我着实忐忑了十几分钟……

车主们为了揽客,经常把吉普尼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外加劲爆的音乐,以及比炫酷的摩托车更劲爆的发动机轰鸣声,可能寄希望于此招揽更多客人吧。菲律宾路上的吉普尼和摩托车超多,且由于政府没有相关的尾气排放限制,所以吉普尼和摩托车的发动机轰鸣声一辆比一辆响,就像日本人所说的暴走族似的——这要是放在国内,早就被交警拦下以非法改装、扰民等违规行为抓走了。事实上,因为大量的尾气排放,加上车辆行进扬起的尘土,我还是很庆幸因为疫情我戴着口罩的,不然估计走一路灰尘都能吃饱了。

纽约人去菲律宾(囧途人在菲律宾)(4)

近距离的,有时候提的行李多或者买较多东西时,三轮摩托车就好用了,也是很破旧。司机们往往看情况报价,反正我觉得他们看着乘客就像是一只只的肥羊似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拿出国内大妈们的本事了,砍价;司机报价100,先砍一半,最终可能60、70成交。有一次和朋友搭三轮摩托车,朋友讲价到60,我当时没认真听,下车的时候我直接付了50给司机就走了;朋友楞了半天,一路上都在“佩服”我:“你牛X,我跟司机说60,你给人家50,而且他居然没意见!”我:“……”罪过罪过,司机老兄,我真是没认真听,不是小气故意要耍赖的,您多见谅!

纽约人去菲律宾(囧途人在菲律宾)(5)

(这已经是我在菲律宾见过的几乎最新的三轮摩托车了)

有时候在想,菲律宾的交通不发达,远程的车费也不便宜,要是能自己开车多好啊。可惜,驾照、规则等问题,也没属于自己的车可以开,我没敢尝试在菲律宾开车。朋友倒是一直在找人委托“办理”菲律宾驾照。抛开中西方制度、意识形态、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我倒是真想建议菲律宾政府大力做好基建工作,至少能够实现全国主要城市的交通连通,让菲律宾民众能够更方便出行吧。希望以后菲律宾的交通能够越来越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