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的活着不如什么什么(不想苟且的活着)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我们常常听老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是很多人的生命观,也是可以在关键时候拯救生命的至理箴言。

但是,这句话并不是人人都适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样的观点。

苟且的活着不如什么什么(不想苟且的活着)(1)

为亲人而活

巴金先生生命的最后六年,都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他躺在病床上,气管被切开,身上全是管子,机器和药物使他“活着”。

他曾不止一次向家人提出,病重病危时希望能够安乐死。

病痛中的巴金先生无奈地说:“我为你们而活”。

是的,有些人早就已经对自己的生命做出了选择,但他们不能如愿。因为身边爱他的人,希望他活着,所以他必须活着。

但是这样的活着,有尊严吗?有人获得快乐了吗?

苟且的活着不如什么什么(不想苟且的活着)(2)

一位八十高龄的老爷爷,患有严重的脊椎压迫神经病症,这导致他手脚时常处于麻木状态。同时,伴有全身性的疼痛感,他自理生活相对比较困难。

但是,他却每天坚持出门散步,即便某次病症突变,在医院住了两个月,他还是表现出了积极的求生欲望。

后来,他跟医生聊天,询问自己能不能够安乐死。医生很诧异,毕竟老人一直都很配合治疗,也多次表示了想要活下去。

老人说:“其实我全身上下都痛,我活着是在遭罪,但是我老伴希望我活着,我儿子需要我活着,家里那么多口人都希望我活着,我只好苟延残喘地活着。”

当我得知老人说的这番话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年纪大了之后,面对生死,却只能选择为家人而活吗?哪怕病痛缠身,也得扛着家庭的责任和爱,努力让自己活下去吗?

安乐死

亚洲第一位安乐死的人,是中国台湾的体育名嘴,傅达仁。

苟且的活着不如什么什么(不想苟且的活着)(3)

2016年,傅达仁被查出胆管堵塞、发炎,必须在胆管里放入支架,让胆汁流出来才能生存。

但是,这个过程极其繁琐,每半年就需要做手术进行更换。

在第二次放置支架的时候,傅达仁不得不切除了胆。

与此同时,他的视力也迅速退化,其他病症接踵而至,在这个时候,他开始考虑安乐死。

傅达仁在面对家人的劝慰时,说:“痛不在你身上。我已经八十几岁了,我活够了。”

2017年,他又被确诊了胰脏癌。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做手术,不仅风险很高,而且在术后,很有可能只可以躺在病床上度过余生。

所以,他放弃了治疗,想要前往瑞士安乐死。

但是,他的家人极力阻止,并想尽办法让他重新找回生的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傅达仁道:

“你们外人不可能知道我的痛苦,我说也说不完。谁想死啊?No,not me(我也并不想死),我尊重生命,我已经尊重过了。我自愿放弃我的生命,因为我早就看开了。”

苟且的活着不如什么什么(不想苟且的活着)(4)

后来,他还是如愿实现了自己的想法。

最后,他的儿子抱着他时,告诉他:“我们爱你”,傅达仁也回答:“好,不痛”。在和世界告别时,他说:“再见,Farewell so long”。

傅达仁的儿子,在2019年公布父亲安乐死影片时提到,公布这段影片是使命感驱使的,父亲大概也希望更多人可以了解到,安乐死这项重要的社会议题,他想要“喜乐再见”。

傅达仁在积极寻求安乐死的过程中,也多次表示,希望“安乐死”能够合法化。


安乐死(Euthanasia),是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之所以被称为安乐死,是因为这个过程是安静、无痛的

安乐死可以有效避免“过度医疗”,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能减轻病人的痛苦。

苟且的活着不如什么什么(不想苟且的活着)(5)

但是,由于安乐死一直以来都受到很大的争议,所以,迄今为止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和城市也很少。

我不要被活着——这是傅达仁曾经在某采访中说过的话。

在饱受病痛折磨的时间里,活着成为了一项被动的行为。

中国的“孝道”文化,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主动地使年迈病痛的父母死去。所以,哪怕老人的身心再难受,大家也还是认为“活着就好”。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尤其是在自己的生命面前。

对于长期受病痛折磨的人来说,会认为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脱。但是,无论是从人性理论角度,还是社会文化角度来说,安乐死都是一个很难的课题。

苟且的活着不如什么什么(不想苟且的活着)(6)

我们难以度量生命的厚度,然而,如果可以选择自己生命的长度,或许也算一种自由。

如果能够更有尊严地活着,就更好了。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