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沉迷游戏成绩下降(退学因沉迷游戏)

文/熊丙奇

近日,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在开学典礼上向学生提出忠告:网络游戏是最大的校园毒品,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100%不值得同情。(中国青年报9月3日)

而差不多同时,9月3日,河北秦皇岛一所中学门口有工作人员摆放桌子,并在桌上贴“免费碎手机”引发关注。该学校工作人员称,因学校不允许带手机,若学生没有提前报备将手机带进学校被发现后,手机会被砸碎。被砸碎的手机,学校会照价赔偿给家长,且这件事情也经过了家长们的同意。

对于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究竟该怎么治理,这两则消息反映出现实困境: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普遍采取禁止方式,甚至有的学校的手段简单、粗暴;而在大学阶段,学校对学生因沉迷游戏导致学业出问题而退学,只有痛心与无奈。

这告诉所有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公众,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禁只能禁一时,一旦放松管理,让学生获得自主空间,就可能失控,导致“前功尽弃”。治理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沉迷手机问题,在禁之外,更要注意引导,让学生学会控制使用手机时间,学会识别网络不良信息,哪怕离开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也能管理好自己。

小学生沉迷游戏成绩下降(退学因沉迷游戏)(1)

图/视觉中国

当前,治理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沉迷手机游戏,存在“两大脱节”。一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具体表现为,中小学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个人手机,要求学生不能把手机带入校园,带入校园的手机要交给学校统一管理。而学生离开校门,回到家里,却把很多时间用在使用手机上,包括用手机上网课、完成作业,以及玩手机,还有学生以要学习、做作业为名玩游戏。

对此,学校把责任推给家长,认为是家长没有做好对学生的校外管理,纵容孩子,给孩子买手机等。而家长则把责任推给学校,质疑学校教学与布置作业,过度依赖电子产品,迫使家长不得不给孩子配手机,让孩子使用手机。在孩子出现沉迷游戏的迹象后,学校要求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而家长无能为力,就支持学校以简单、粗暴方式把手机砸了,还有的家长因使用手机问题和孩子发生剧烈冲突。

智能手机已成为学习、生活必需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控制,需要禁疏结合。“禁”包括禁止在课堂上使用,以及游戏平台建立防沉迷系统,限制玩游戏时间,而“疏”则是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家校共育”,在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时,加以引导,教师要减少用电子产品布置作业,而家长,要陪伴孩子,共同使用智能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教育孩子控制时间,识别不良信息,同时,通过陪伴,培养孩子更广泛的兴趣。

二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我国高中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学校在管理学生时还会说,“等考上大学后,你们怎么玩手机,都没有人管你。”可是,如果学生上大学后,真无节制地玩手机,沉迷游戏,他们能成才吗?这暴露出基础教育的短视与功利。

由于缺乏自主管理能力,有一些学生进大学后,就整天浑浑噩噩,沉迷游戏。对此,有的大学采取的应对办法,就是沿用高中管理方式,并把考研作为大学生统一的目标,于是出现“考研高考化”,“大学高中化”的现象。然而,对这种管理与教育方式,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质疑:这样培养的学生今后走进社会,不是照样缺乏自主管理能力吗?可高校如果让学生自主管理,就会出现有的学生沉迷游戏而退学的情况。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

大学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这是正确的,但是,这需要做好“大高衔接”。在高中教育阶段,应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规划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而在大学教育阶段,则应重视大学新生入校后的适应教育,让学生了解大学与高中的不同,通过为每名大学生配备大学学业导师,引导大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业发展目标,制订与之对应的学习计划,学会大学时间管理。

总之,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并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因沉迷游戏而退学的大学生确实不值得同情,但是,却需要反思他们接受教育的缺失,要积极作为,减少直至杜绝这样的事发生。(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

(羊城晚报时评投稿邮箱:wbsp@ycwb.com)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齐 谢小婉

校对 | 何绮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