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1)

崛起的芝山新城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十年,足以让一座城市完成翻天覆地的蜕变。漳州市芗城区作为漳州市的主城区、老城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芗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并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十年,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芗城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提速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加快推进高品质中心城区建设,奋力当好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表率先锋,谱写富美芗城新篇章。

十年来,芗城区的发展和变化,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有目共睹。特别是芗城区的经济跨上新台阶,城区建设展现高素质高颜值,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加快城市更新

打造高品质中心城

老城换新颜。如今,走在芗城区的大街小巷,让人明显感觉到城区变美,道路更宽广、整洁。

党的十八大以来,芗城全面盘活发展空间,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功能品质不断完善,城市内核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提升。这十年,芗城区通过拓空间、优格局,全力实施“一核三片”城市建设新格局,推动西湖、益民、金峰、女排娘家基地等重点板块加速崛起,累计征地面积超9300余亩、建筑物面积354万平方米;完成芝山、石亭“撤镇改街”、54个“村改社区”,城镇化率突破90%,全域城市化步伐持续加快。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2)

市民徜徉在西院湖生态园

作为老城区,芗城区更注重城市更新,打造高品质的中心城区。这十年,芗城区通过强配套、优环境,一体推进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金塘路等23条主次干道,完成162条背街小巷整治,芝山大桥、金峰大桥顺利通车;完成10余条道路店招整治、20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漳州古城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江滨彩虹飘带成为“网红桥”,成功蝉联省级文明城区“六连冠”。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3)

北江滨路城市阳台

城市变美了,交通更便利,就连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善。这些年,芗城区持续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展20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探索由国企“红色物业”兜底75个小区物业管理,推出了日间照料站、社区大食堂、四点半学校等系列“微服务”,打造11个市域社会治理示范社区,让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更加实在。

补齐民生短板

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在绘就人民美好生活画卷的道路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尺,教育、医疗和养老更是民生答卷中最关键的指标。十年来,在芗城区,伴随着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群众期盼解决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4)

改造后的群裕小区

今年9月份,位于芗城区的湖滨小学和松柏小学正式投用,进一步满足辖区适龄儿童就学需求,提供更好的就学条件。这只是近十年来芗城区新改建扩建64个教育民生项目中的2个。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芗城区频出“大手笔”——通过腾挪场地、新改扩建等形式,破空间困局、增学位供给,累计投入30余亿元建设西桥中心小学等64个项目,新增学位超3万个。此外,市区共建、集团办学、课后服务等改革探索走在全市前列,“推行集中配餐并升级午休条件”做法在全省推广。

除了教育方面,十年来,芗城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短板不断补齐。这十年来,芗城区不断改善医卫配套,全面推进健康芗城建设,先后投入15亿元加快区妇幼保健院等21个医疗项目建设,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个公办村卫生所建成投用,实现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床位超过5.8张;稳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先后成立医疗集团、中医药协会,丰富医卫供给服务,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芗城区作为老城区,人口老龄化较突出,养老成为大家关心的民生问题。今年7月,芗城区首家社区“托老所”正式揭牌成立,该所依托原有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模式创新、资源整合”形式,实行医养结合,是集日间照料管理中心、医疗服务站和幸福大食堂三位一体的模式,服务对象为辖区老年人和残疾人。其实,这只是芗城区十年来不断改善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之一。这些年,芗城区持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累计新建7个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4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和81所农村幸福院,实现居家养老城乡全覆盖。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5)

市民走在新开通的福响路上

此外,这十年来,芗城区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两员三队”治理模式在全市推广升级为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 N”,在全区率先试点的“漳州网格E通”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基层警务融入党务政务做法纳入全省改革典型,社会秩序安定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工业产业持续发力

生产总值实现翻番

产业兴,则城市兴。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十年来,芗城区不仅重视城区建设、民生福祉改善,也在工业产业方面持续发力。比如扶持三宝集团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支持傲农集团成为全市首家境内A股主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培优扶强”食品加工、绿色钢铁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产值超500亿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发展带动地区生产总值从382亿元增加到780亿元,连跨四个百亿台阶,总量实现翻番。

这十年,芗城区敢闯敢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了食品加工、冶金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由十年前的162家增加到243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率先在全市各县区中突破1千亿元。

工业新城加速崛起。芗城区瞄准金峰开发区经济主战场,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行干部挂企挂项目机制,推动区工信局、自然资源局入驻园区“零距离”服务,成立金峰派出所、法庭、行政服务分中心,下放工程建设、规划审批等权限,真刀实枪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实现开发区“扩区、升格”重大利好,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跃升全省第六,获评全省首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不仅如此,在发展产业方面,芗城区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打通产学研链条,联合辖区高校、科研院所力量,推进三宝钢铁与中冶建研院、欧瑞园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支持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鼓励传统企业技改升级。据统计,十年来累计实施技改项目262个、总投资338亿元,全区R&D(研究与技术)经费内部支出总量始终保持全市前列。截至2021年底,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4家,位居全市前列。

来源:海峡导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