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经典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诗闲读海上生明月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因为诗歌的文字虽然极短,却可以表达字面之外无尽的思想感情。唐诗又是诗歌中的精华,唐代将近300年(289年)的历史中,诗人们创作出了大量的精品诗歌,时至今日,我们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都可以在唐诗中找到对应的诗作。比如今天元宵节,涌上我脑海的就是张九龄的这一首《望月怀远》:

诗词经典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诗闲读海上生明月(1)

(海上生明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女作家霍达的获奖作品《穆斯林的葬礼》中男主楚雁潮和女主韩新月相爱,恰逢韩新月生日,楚远在上海,楚无法回来,于是韩新月收到了楚雁潮的表白电报,电报中只有十一个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楚。私下觉得,这句唐诗的引用,是整部悲情小说里少有的亮点,无尽的思念与爱恋,都在这两句诗里了,是超级无敌的表白。

(《穆斯林的葬礼》书影)

回到这首诗本身,作者不再介绍,可以回看上一篇《感遇》的诗人介绍。

诗的标题《望月怀远》,开篇一句点题,“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响彻千古的望月名句,全句没一个奇特的字眼,也没有任何复杂的渲染,就是海边生出来一轮明月,像是大白话,但却是高雅浑融的佳句。这第一句是“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切入“怀远”。远隔万里千里的这个时候大概都在望着天上的月亮吧。“隔千里兮共明月”,是南朝宋谢庄《月赋》里的名句,跟张九龄的这一句意思相通,再晚一些,到了宋代,苏轼的词《水调歌头》里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也相通。望月思远人,千古同此理。

互相相思的恋人因为长久不见,夜不能寐,由此开始埋怨长夜漫漫,也因为睡不着觉,整个晚上都在相思的情绪之中,“情人”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意思并不相同,古时候指感情深厚的朋友或者有感情的人,而不单指有私情的男女。

以上四句,完全对偶,是流水对,“情人”对“相思”,“竟夕”对“遥夜”,这是古体诗的特征。跟近体诗词性相应平仄相对的严格对仗不同,古体诗对应的更多是语意和词义。

诗词经典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诗闲读海上生明月(2)

(诗意绘画)

整个晚上不能睡,其实是睡不着,睡不着就要找原因,是烛光吧,去把它灭掉,灭完之后仍然觉得满屋子亮晃晃的光线,没办法,只能走出屋外,望着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更加难以入睡,徘徊来去,已经到了深夜,露水沾湿了身上的衣裳。百般难捱的长夜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排遣相思的心绪了。无法入眠,原因当然不仅仅是明月和夜露,而是远方的“情人”。

既然长夜无眠是思念远人,不眠之夜很想送给远方的人一点礼物,但送什么呢,我现在一无所有,只有满手无法掬捧的月光。但月光却没有办法寄赠,当下能做的事情只有睡觉,或许只有在梦中能与远方的人相会。这是情到深处的无奈联想和切身体会。写到这里,全诗戛然而止,全诗不事雕琢,浑然无迹,像一则日常小故事,语是是浅近直白的,但却饱含意蕴深厚的感情,张九龄确实是古诗的高手。

在这样的佳节良宵,让我们共望一轮明月,遥寄相思吧。

(【唐诗闲读】之9,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