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名人逸事之发明活字印刷术)

听说师兄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师弟们纷纷向师兄取经。

-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

“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异说。“你儿子?”

“对!” 毕异笑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有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师兄弟们听了大笑起来。

“但是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 那位小师弟问道。

好一会儿,师傅开口说:“那是因为毕昇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名人逸事之发明活字印刷术)(1)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创造,它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事业的传播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科学文化的交流,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毕昇创造活字印刷的事迹。

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中国一直在使用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虽然比用手抄写进步了许多,但是仍然极为不便。一部卷帙繁多的著作往往要雕刻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雕版耗费原材料极多,又不能在印刷不同的著作时重复使用,还不易修改和存放。雕版印刷越来越不能适应科学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加简便的印刷方法。

毕昇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反复琢磨研究,先后试验过多种制作活字的材料。他曾经制成木活字,可是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同,沾水之后,就会膨胀,使版面高低不平。木活字还容易被印刷用的蜡和松香等黏在一起,不便拿取,而且印刷次数一多,字的笔画就容易膨胀模糊。毕昇经过多次实验,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胶泥话字印刷术,使印刷技术发生了重大突破。这种胶泥活字印刷术,比起以前的雕版印刷,制版迅速,印刷质量好,还可以重复多次使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快了印刷周期,是印刷史上时代的技术突破。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名人逸事之发明活字印刷术)(2)

毕异的伟大发明,虽然并没有引起当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但是却开了后世一系列其他材料活字的先河。后来,元代的王祯用木话字进行印刷,那时还出现了锡活字。明朝时又出现了铜活字和铅活字。清代康熙年间,山东徐志定还用瓷活字印刷《周易说略》。这些活字都是在毕异的胶泥活字印刷基础上进行的改进.

活字印刷术不仅推动了中国印刷事业的发展,还传往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3 世纪,印刷术从中国传人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等地,并经过丝绸之路,向西经由波斯和阿拉伯,传人埃及和欧洲各国。欧洲在14世纪末年出现了雕版印刷,在此基础上,德国的古登堡在1440~1480年之间,发明了铅活字印刷,并制成了一种简单的印刷机械,开创了近代机械印刷的先河。但他发明的活字却比毕异晚了400多年。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名人逸事之发明活字印刷术)(3)

话字印刷术的发明,给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推动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刻巨大而且久远的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