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15)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  ),(  )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

(2)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  )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  )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膏药   剥削  豁然开郎

B.枯躁 堕落 阳奉阴违

C.纳闷 阻碍 招摇撞骗

D.趋势 贴切 袖首旁观

3.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

B.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C.20世纪的后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外交官们站在世界政治舞台的风口浪尖,不辱使命,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

D.李老师性格和蔼,平易近人,大家都喜欢他。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

是把时态给弄错了。

B.她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C.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

D.世界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60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笑声,掌声)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5.选文第一段最后一句中的“这种风气”具体指的是什么?

6.选文第二段用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

7.选文第二段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

①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中“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

②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在人前过得光鲜亮丽,还嫌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

③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可是,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富养”早已被人误读,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

④之前去四川支教时,见到一个现象:支教的那个班级里,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见孩子一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们给孩子买最新的iPad,每个月给他们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结果呢,这些孩子却花大量时间用iPad看小说、玩游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他们在物质上贫乏吗?比起周围的孩子,他们的物质条件算是好的,但有了基本的物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他们仍然缺乏眼界和知识。

⑤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获得的。家长们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孩子。

⑥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得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 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她的诗词沉淀,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

⑦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面,双门洞的孩子都是“富养”长大的,他们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父母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爱……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穷兮兮的精致,以及好强。虽然生活很清苦,但大家在一起比什么都开心。

⑧给孩子很多爱,他才会明白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也许贫困的家庭会让他们过早地感受到成人世界的不易,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父母,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⑨富养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富人生活的想象,而是教会孩子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坚强、坚韧;体贴父母的不易,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付出改变不如意的现状。让他们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长、意志的坚强,以及勇气的磨炼,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⑩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所以,“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有改动)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9.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0.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1.为了避免“寒门养贵子”的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想怎么做。

表达交流

12.王选院士认为“体现自我价值,需要把自己溶在‘We(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体验中考

13.(2017江苏扬州中考)读新闻资料,概括“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参观扬州虹桥坊24小时城市书房后,中国新华书店协会理事长赞叹:“阅读已成为扬州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24小时城市书房,读者刷借阅卡就可进入,书房里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配置了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自助借还机等设备。在这里,读者还可以享受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以及免费饮水、自助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       ,       

参考答案

夯基达标

1.(1)xián jiàn (2)yì qiǎng

2.C 解析 A项,“豁然开郎”应为“豁然开朗”。B项,“枯躁”应为“枯燥”。D项,“袖首旁观”应为“袖手旁观”。

3.B 解析 “强词夺理”指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4.A 解析 句中的问号应为逗号。

课内品读

5.马太效应、论资排辈、崇尚名人的现象。

6.问句开头,先问后答,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引发听众思考,从而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7.采用对称句式,将人们对名人与凡人的不同评价进行对比,风趣幽默。

课外拓展

8.富养要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或:“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

9.从生活现象说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论题。

10.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家长应该在精神上富养孩子的观点,进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11.略。

12.示例 我同意这个观点。人的一生,重在体现自我价值,为集体、为他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一滴水,只有融入海洋才不会枯涸。一个人,只有融入大集体中,有集体主义精神,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13.解析 语段第二、三句“24小时城市书房,读者刷借阅卡就可进入,书房里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配置了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自主借还机等设备。在这里,读者还可以享受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以及免费饮水、自助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介绍了“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自主借还书籍,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具有免费饮水、自助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参考答案 自助借还书籍 环境绿色、环保、节能 提供免费饮水、自助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15)(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