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植物激素的比较(植物激素究竟是好是坏)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为了有效扩大产量、节约时间成本,激素已经运用到了农业、工业乃至化妆品等各个行业方面。说到大众对激素的认知,主要还是在动物激素上,对“激素”这个词的极度敏感也更多是出于对食品安全考虑。比如像笔者小的时候,大人们就普遍认为:孩子性早熟是因为吃的鸡鸭鱼肉或者奶制品中含有性激素成分造成的,再加上当时媒体的放大宣传,就把激素本来该有的正面价值也说的一文不值。

各种植物激素的比较(植物激素究竟是好是坏)(1)

客观来讲,激素本身就是动植物自身产生的具有微量调控作用的物质。像雄性激素、雌性激素、生长激素等属于动物内源激素,而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内酯(芸苔素)等属于植物内源激素。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1.动植物激素是不相同的,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接收器官,就像一把锁对应一把钥匙,抛开生物类别谈效果就是在胡扯;

2.动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都是微量高效的,在正常的使用范围内,对生命体都是无毒无害的。

各种植物激素的比较(植物激素究竟是好是坏)(2)

那人们对激素的担忧是否有道理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动植物激素都是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这就牵扯到需要严格的管控标准来规避风险。笔者在这里给出几条建议来帮大家正确认知激素可能带来的危害:

1.合成激素的工艺和毒性是否满足国家安全质量管控要求?这就要求大家一定要购买正规的激素类产品;

2.明确激素添加类产品的推荐用量是否严格达标,了解该类产品添加的激素在人体内有无富集效应,能否自然代谢?

3.注意激素类产品的使用条件和靶标受体,避免滥用误用。

其实动物激素本来没有那么多“丑闻”,主要还是在利益的驱动和人们认知有限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滥用和误用,才导致口碑很差。

各种植物激素的比较(植物激素究竟是好是坏)(3)

那我们该不该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植物激素呢?答案肯定是不应该的。三个方面的原因:

1.笔者前面已经说过,植物激素跟动物是不亲和的,不会对人体有任何调控作用;

2.相比于动物激素,植物激素的分子量要小得多,一般不会在人体内分解转化成别的物质,也更容易排除体外,避免在人体内富集产生一些过量负面效应;

3.无论是天然还是合成的植物激素基本都是微毒和低毒的,在推荐使用量下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各种植物激素的比较(植物激素究竟是好是坏)(4)

但植物激素对植物的作用就尤为关键了,在植物自身受到不良环境影响导致激素分泌不足时,外源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就能有效的帮助作物度过难关。除此之外,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有效改善农作物的品质,相当于是一种农业应用技术水平的提高。

各种植物激素的比较(植物激素究竟是好是坏)(5)

无论植物激素行业怎么发展,我们都应该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事业的进步;同样,行业的进步也对不同的受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该类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而言,应当充分了解产品的功效和注意事项,避免滥用;对于应用技术开发人员而言,要更加详细地探索这些调节剂对不同作物的准确作用,让使用技术更加完善;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更应该逐步地向天然产品开发转型,就像植物生长调节剂里的赤霉酸、天然芸苔素甾醇、冠菌素等成分,就是通过菌株天然代谢产生,更加绿色安全。

各种植物激素的比较(植物激素究竟是好是坏)(6)

亲爱的读者们,看了本文,你们怎么看待植物激素呢?在下方留言告诉笔者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