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之道的本质(道自虚无生一气)

阴阳之道的本质(道自虚无生一气)(1)

有拳友在练拳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疑问,我们练习太极拳练的是什么呢?我们只是为了练这些动作本身吗?我们练习太极需要动作合规合矩,但是这只是开始,不是目标。

下面介绍一下孙氏太极拳的太极学(式),即无极式的下一个动作。

阴阳之道的本质(道自虚无生一气)(2)

【动作】接前式(无极式),两肩松开,右足尖抬起,以足跟为轴向里扭住,与左足成45度角,身体同时亦向左扭转,如半面向左转之意。两眼向斜角看去。

【要点】身体扭转之时,要与心意、丹田、上下内外、如同-气旋转之意。心稳住,气下沉,腰用意塌住,不可用拙力,呼吸自然。舌顶上腭,谷道上提。

阴阳之道的本质(道自虚无生一气)(3)

明代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阳明心学”创始人,曾经说过他对太极的理解,那就是太极是一气游行。

本式脚一转动,即有了意念和动作,从无到有,道自虚无生一气,此即太极是也。先哲云:“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

太极从无极中来,习拳者先要寻求其自身原有的一种最中和最虚灵的元气,此气或隐于内或现于外,在内为德(德:谓修养而得之心,故在内),在外为道(道:谓事物当行之理,行于外者)。这是说,内外兼修,才能达到周身虚灵无滞。做到内外兼修,一气之流行,含阴阳之气。阴阳调合,这便是练得内劲的作用,所以此内劲实乃人身的基础。

太极一气无处不在,随处各有共名,各有其用。在自然界曰命,在人类曰性,在事物间 曰理,在拳技中曰内家拳术,亦名内劲,名不同而理则一,所以名太极。

古人云:“无极而太极。”不独拳术为然,推而及于儒家的执中(执守中道),佛家的圆觉 (圆满清澈的认识),道家的谷神(调养性灵至虚空不测之变化),作家所用名词虽殊,要皆用此 一气流行的结果。故此,内家拳术实与道家相表里,道理至深,岂仅止于健身益寿!执中、网觉、谷神皆是儒佛道三家各自修养达到的最高境界。

人生是一场修炼,预祝各位拳友早日体悟到太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