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精神展示中华民族气节(陇上山人余振东文化人生说第三篇)

2020.8.27./「原创首发」作者:余振东/编辑:杨永辉

崖山精神展示中华民族气节(陇上山人余振东文化人生说第三篇)(1)

人死观在历史上表现得最突出的是宋代文天祥。他的诗和他的人生归宿铸就了一首人死观的千古绝唱。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时,元军大举南下,整个社会进入一个民族灾难深重、家室丧乱的年代。一方面是一大批南宋朝廷文官武将倒戈投元,苟生图安。另一方面是一大批志士竭力抗元,为国捐躯。文天祥即是后者。南宋灭亡前夕,他兵败被俘,元军押解着他去追击在崖山抵抗的宋末皇帝,过零丁洋时,他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对此,后人不只是把他当诗读,而是读他的气节,读他的人品,读他的恢宏和大气,同时又把他当作人死观的典范。这首诗沉痛,豪迈,沉郁悲壮,显得苍凉凄婉,触人心扉。他不仅是痛惜国家的破亡和民族的不幸,更为感人的是表述了自己艰苦卓绝的人生历程和超越生死的志向与浩然正气。饱含辛酸,泣血饮恨,视死如归的人生归宿表现在他对死的理念上。

漫长而残酷的牢狱折磨只一字之隔,“降”还是“不”降,元朝统治者看重他的气节和人格,劝诱他,折磨他,都围着一个字:降。只要他说出一个“降”,人生既会逆转向不死,如果是这样,“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历史上便失去了震憾力。他的信念是南宋的文官武将应该有视死如归的代表,杀了他,不只是成全了他的志向,也是成全了一个民族和朝廷的气节,完善了一个民族的人格。文天祥的人死观感天憾地,他的归宿名垂青史。我这里不惜笔墨进行涂抹,着重要人明白的是文天祥的人死观,不是历史上那一种忠君思想,而是一种人格力量,价值取向。

人死观应是人生观的补充。也应该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选择。历史上曾经还有过无数悲壮且轰轰烈烈面对死亡的人物,豪气壮行也流传古今,但都使人进入一种不同的感情世界,诸如春秋时期“专诸刺王僚”,视死如归的专诸的人死观属于“报恩”,虽给人以感叹,而又觉悲凉狭隘。更令人悲凉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刺秦王的荆柯。

秦国以强凌弱,荆柯刺秦除报恩外兼有抵抗暴力的意义。如果真实的评价他,毕竟只是一个不怕死的侠士和失败的刺客,以死酬已的人死观与文天祥的恢宏博大的情操及以死酬世的人死观亦有着层次关系。

上面我所举的例子仅仅是历史例证中的“沧海一粟”,更多的“人死”都集结着人世的悲哀的情缘。因为历朝屡代的人都不可能是遇上文天祥那样的时代,都去做文天祥那种“留取丹心”的生死抉择,但他的人与诗却成为标志人生的名言,评介人生价值的标志。

摈除历史典故,使我感悟最深和更多的还是芸芸众生的生之欢乐,死之悲哀的人世代谢,以及苟同世俗的价值取向所形成的观念,即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的鸿沟界定。成功者,无论是事业,绩业及福禄寿喜皆属人生的辉煌,失败者即属黯暗。

这种世俗观念还是有着世俗的偏见,有着不能全然透视人生的偏执。这又不得不使我联想到历史上的另外两个人物,他们是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

他们各有一首代表各自人生的“歌”。

项羽是: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刘邦是: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项羽的“垓下歌”是他人生的结局,悲壮,苍凉!刘邦的“大风歌”是他人生的结果,志得意满,踌躇高亢。

这两个历史人物都是推翻暴秦的主力统帅,后来他们之间又打了几年仗,垓下一战,即决定了他们各自的人生命运。项羽失败的结局使他自刎于乌江;刘邦胜利的结果是他成了中国的汉代开国皇帝。有关这俩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无论正史、野史都有浓墨重彩的评价。但从人生感悟这个层面去领悟,不同的人生情调也同时反映了不同的人生归宿和价值取向。项羽虽然失败,他快直的禀性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概,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先例。刘邦虽然胜利,他的无赖生性和阴诈行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流氓做皇帝的先例。后来中国历史上也涌现出了一批流氓皇帝,特别是唐末乱世以后。

由此我感悟到:人生是一碗端不平的水,也是一座趟不平的山。该如此这般的并非这般,该如此那般的并非那般。

设若项羽不那么刚愎自用,悉心听取谋士范增的意见,或许他不会有垓下一战的结局,也不会发生那种“时不利兮驹不逝”的感慨。然而,这里说的倘若都是多余的,按项羽的人生禀性,既便是他打下了天下,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刚愎暴戾,会不会弄得满天下一片恐怖,造成民心沸烫,哀鸿遍野?就凭他打进咸阳,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三个月烟火不熄,那种兼容天下的大度和气量在他身上是找不到的。所以,他的人生禀性和文化层次决定了他该如此这般。

再说刘邦,他的人生习性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出身在下层社会,年轻时便与社会流氓为伍,生活给他禳成的习性就潜藏着一种无赖性,同时养成了他能屈能伸、卑亢兼备的性格。他的低调处事恰恰成了攻击项羽的锐器,他的刚柔兼施,既富远见又备无赖的天性也正是项羽特性里空缺的。项羽宁死也不会失去人格的刚直去给儒冠里撒尿,而这恰恰是刘邦能做到而自为得意的行为。项羽以煮刘邦的父亲威逼他,他却要项羽分给一块肉吃,这种无赖已典型到骨子眼里。然而他却能顺应乱世的趋势成为汉代开国皇帝。后来的称竹林七贤的嵇康不无慨叹地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刘邦的人生是辉煌的,因为他毕竟战胜了强敌,成为一代开国皇帝。但他的人生价值却是以失取人格为前提夺去政权的,将起至先秦时期,人们对流民盲民共有的无赖性的含义集中在他身上,从此也将流氓二字与政治正式挂钩,在中国人的感情世界里没有了尊崇和敬伟。

竹贝烟消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尤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镇压知识阶层的举措,是惧怕知识人造反,而恰恰推翻他的人正是“不读书”的刘邦和项羽。唐代章碣的这首诗,嘲讽中流露出了一种情绪,也是一种感情。也蕴含着一种对世道和人事的感悟。(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余振东,男,生于1945年,甘肃庆阳西峰人。初中未毕业因家境困难而辍学回乡务农,自学写作。1968年参加工作。曾先后在原庆阳县温泉中学、文工团、文化馆工作,1984年调甘肃省庆阳市群艺舘,2002年退休。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在各类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戏剧、论文等400多万字。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选《沉重的灵魂》,长篇小说《土匪世家》等。2000年以后,将精力投入民俗文化研究,出版有专著《庆阳香包》、《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图典》、《中国香道》等著作。近年出版有散文选集《文化人生说》等。长篇小说《土匪世家》曾获甘肃省第三届优秀文学作品奖、《驼铃》文学一等奖。论文《论贫困地区的家庭文化建设》获甘肃省群众文化论文一等奖、全国优秀奖。《端午五•五探源》获陕、甘、宁三省区民俗文化论文奖。电视连续剧《桥山血魂》,2014年获甘肃省优秀影视剧本奖。

崖山精神展示中华民族气节(陇上山人余振东文化人生说第三篇)(2)

(免责声明: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