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安婚史:天津是我的艺术家园

吴京安婚史:天津是我的艺术家园(1)

和舞台上“中国第一农民”的形象不同,台下的吴京安牛仔夹克、破洞裤、金色高帮鞋,“潮”范儿十足。甫一开口,真诚、质朴、爽快——这就是吴京安。下月底,天津人艺2017开春大戏同样由吴京安领衔主演的“话剧版”《天下粮田》就要上演了,这也是继《红旗谱》后吴京安再度与天津人艺合作。此间的故事,吴京安向记者娓娓道来。

记者:《天下粮田》演绎了怎样的情节?“电视剧版”和“话剧版”有什么区别?

吴京安:这是一个有关江山社稷的故事,一个朝代能否坚如磐石地挺立着,取决于老百姓。具体到两种表现形式,电视剧是镜头艺术,话剧是舞台艺术,话剧不是在电视剧基础上滋生出来的,而是编剧重新创作,把电视剧的精髓、精华放到两个多小时的戏剧舞台。我觉得剧场的杀伤力、亲身感受的魅力、所获得的艺术感知,应该更强烈。

记者:从剧院得知,首轮三场演出的票已经售罄了,您觉得《天下粮田》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吴京安:这是一个好势头,但它这么受欢迎绝不因为我个人,而是“天下粮田”这四个字是很接地气的。这个戏是反腐的戏,虽然讲乾隆年代的事,但它戏剧矛盾的出现,很多地方和今天的社会现象是一致的。这个戏真的是字字见血。作为演员,自己的思想、情感声音能表达出来,能和角色、和整个戏剧状态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快感的,演起来也特别过瘾。我觉得这个戏会让观众的眼睛为之一亮。当然,我们演职人员也在埋头苦干,在这块“粮田”上播种、施肥、耕耘,让这部戏长成一株强悍的、经得住风吹日晒的、结结实实的庄稼。

记者:“电视剧版”《天下粮田》由您主演,那么“话剧版”是怎样和天津人艺结缘,进而促成彼此间的再度合作?

吴京安:《红旗谱》是我跟天津人艺第一次合作,戏剧界对天津有这样一个“传说”——这个码头不好闯。我因为性格使然,不愿意放弃任何一种创作的机会。谁都愿意成功,但成功要下功夫。2014年《红旗谱》拍完,当年7月,我出了车祸,经历了生死。在这当中,我见到了真情,天津人艺所有朋友们给予我心灵上的呵护、支持,我特别感动。如果说《红旗谱》还是相互之间循序渐进的认知、判断、拿捏,那么这之后,我们之间就是相互信任,无话不说,有时候也在艺术上争执,像亲兄弟一样。我从情感上、艺术上都信赖他们。我是天津人艺的“荣誉演员”,我把这里当作我的艺术家园。所以,我现在一有戏剧冲动,脑子里想到的就是天津人艺。那时我正在《天下粮田》剧组拍摄,我觉得今天人们想表达的某些东西,在这个戏里都能找到。我当时就打电话给导演钟海,说这个戏很适合搬上话剧舞台,我发给他两大段主人公在大殿的台词,此后就一拍即合。

记者:在天津这么久,感觉天津的戏剧发展怎么样?

吴京安:太好了!我一直关注天津演出市场,包括文惠卡。有时我在其他城市巡演,当地的人还跟我讲他们也在向天津取经。因为在这里排戏,我也看了一些天津本土的话剧演出,确实有些年轻人排得非常好。天津的观众也令我印象深刻。有一次我来天津演出,有两三位观众把我刚出道时的报纸等很多资料整合到一起,如数家珍,我真的很感动。天津话剧市场之所以能蓬勃发展,除了常年培养之外,也离不开热爱戏剧的观众。(记者 刘莉莉)

(责编:唐心怡、魏炳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