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家乐公司发展潜力(我眼中的酷家乐)

我眼中的酷家乐,以及发展前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酷家乐公司发展潜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酷家乐公司发展潜力(我眼中的酷家乐)

酷家乐公司发展潜力

我眼中的酷家乐,以及发展前景

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酷家乐,对这个技术型公司的成长很感兴趣。多年的互联网行业的学习经历,总想写些东西,把我对酷家乐的想法和发展思路呈现给大家,让大家一起讨论我的想法是否能成型。

想了很多路径来阐述,最终还是想通过早期, 中期,后期三方面来讲,从这个轴线可以让不了解酷家乐的可以了解酷家乐,同时也可以让大家一起来思考酷家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早期酷家乐

黄晓煌,陈晓基于他们在图形图象、虚拟现实、云计算等领域能力的自信,以及在国外公司没有找到激情的工作氛围,他们相继放弃了硅谷的职位,凭借着能够做到极速渲染的技术,带着BP准备创业。如同80年代,大学毕业在政府机关按部就班工作的有志青年,怀揣着梦醒,不想在可预见的未来规划中生活,下海创业。

创业得有钱。在硅谷见了几十个天使投资人,最后和一个华人投资机构达成了意向。"谁知道回国后在机场接了电话,要把我们的价格压一半。"黄晓煌说,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寻找投资机构,但是他们都无一例外吃了闭门羹。「你们说可以做极速渲染,但这个功能在美国都没有做出来,你们怎么做?这个模式在中国都没有,你们凭什么在中国做?」

深思熟虑之后,凭着对技术驱动的迷信,2011年11月黄晓煌和陈晓拿着家里支援的20万开始创业之路。但他们不知道这个技术可以做什么。

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就在陈晓的家里办公;技术初步稳定后,为了摆脱家里办公的弊端,他们开始租借了朋友的办公室。为了养活自己,他们开始接一些外包业务,包括床垫公司的宣传效果图,只要能应用到渲染技术,他们都接,不管是汽车行业,服装行业,家装行业,甚至电影行业。

黄晓煌原本希望,自己在UIUC掌握的图形图象渲染技术,在国内有所施展,但涉及到落地,黄晓煌与陈航有些应接不暇。「原来在美国,只要写代码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有销售、产品经理,这些你只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实现就可以了」。两人发现在写代码的同时,还需要把大把的精力花在市场、谈客户、催项目款,要自己想软件的设计,自己做产品经理、做测试。显然,光靠黄晓煌与陈航带着不稳定实习生团队是力不从心的,他们想起了朱皓

为了活着,撒网式的做项目,正严重牵扯三人能力的施展。一面要拉下脸带着不成熟的BP去寻觅资本的支持,同时做外包项目养活自己;一面还要反复思量图像渲染技术的商业模式与应用问题,忙得焦头烂额。

三位合伙人觉得还是做产品更容易出成绩,各种项目赚钱维持生计,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黄晓煌与陈航他们决定,做一个通用的渲染引擎,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项目方。第一,通用版本的渲染引擎能带来稳定的业务收入,第二,也能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但是没想到这个范围太广,对于小型创业公司来说,根本没法消化。

他们最终决定收缩,赌一把,专注于市场反馈更好的设计行业,「专门做室内渲染领域的效果图」。这回,三名极客青年选择的原因不再纠结,提出让机器代替人做设计,但是具体如何赢利,如果黏住用户,还停留在设想阶段。

有了产品概念后,他们拿着技术去找投资机构,包括李开复、徐小平、薛蛮子,结果四处碰壁。这里插个话题,黄晓煌讲述自己找投资人的过程,还是值得学习,也许很多创业者也一直在这么做。他根据行业、投资喜爱等来划分投资机构,一一拜访,有些时候为了见一个意向投资人,愿意等待1天,只为5分钟的会谈。然后根据拜访结果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再次征程,直到找到意向投资人。这种经验他总结为"当年在浙大本科毕业后,裸考GRE考了全球倒数5%,不过我依然买了去美国的机票,把美国排名前30的学校走了遍,通过面谈套词获得了8个学校的奖学金。"一个好的创始人必须是一个好的找钱高手,创始人的主要工作找钱,找人,定战略。

终于有幸运之神看上了酷家乐,同为浙大校友的Facebook早期员工王淮一直想要捕捉技术驱动型的创业公司,他干净利落地投了酷家乐的天使轮,这时美国HOUZZ家装电商平台完成C轮融资,国外的投资机构纷纷看好互联网家装,很多机构向酷家乐抛来橄榄枝。在王潍的协助下,2013年4月,酷家乐正式立项,5月获得了IDG资本的A轮融资。

总结,初创期的创始人,即使没有商业模式,没有定形的产品,没关系,即使投资不理解也没关系,但必须适时的调整风口。还是要印证雷军的一句话,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选择风口很重要,创业者不仅要关注自己,同时要关注行业的风口。假设酷家乐团队把技术没有应用到互联网家装行业,选择了其他行业,也许就错了2013年的互联网家装风口,也就没有现在的发展。

中期酷家乐

由于IDG的资本介入,有了资本的助推,酷家乐的模式尝试更放得开了。彻底放弃原先做项目的模式,更加聚焦室内渲染领域的效果图。酷家乐尝试依托图像渲染技术,做一款面向C端的家装设计软件,真正迈向机器代替人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家装装修周期一般3-6个月,C端业主客户装修完就不会使用软件,这种使用频率低,粘度差支持不了软件的业主活跃度。

为了更好的优化软件的使用效果,酷家乐增加设计团队,建立更多的产品模型库,通过补贴方式,收集全国户型库。经过各种运营模式的尝试,酷家乐团队发现真正的C端客户应该是设计师而不是业主。

于此同时,美国SAAS软件企业纷纷上市,给国内的软件企业带来了希望。黄晓煌决定在保留C端社区与工具体验的前提下,为B端的设计师、装修公司与行业公司提供SaaS服务。定位单神器,通过酷家乐云设计平台,实现所见即所得。10秒钟形成效果图,5分钟生成装修方案。

模式明晰后,为了完善SaaS服务的推进,酷家乐启动了B轮融资,获得了IDG资本、GGV、线性资本、云启资本、赫斯特资本等机构,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这我们来复盘下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阿里巴巴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围绕着这个愿景,阿里巴巴最先建立中国供应商电子商务网站(toB网站)。通过中国供应商的成功,积累了原始资本,投资组建淘宝网,完成toC的转变。进而产生了支付宝,菜鸟网络,完善toC模式。通过淘宝生态圈的数据,借助云平台,实现大数据的运算,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巩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愿景。

通过阿里的案例,我们再来看看酷家乐的发展路径。如果黄晓煌的愿景一直没变,还是让机器代替人做设计。那么酷家乐SaaS服务处在中国供应商阶段(外贸神器),要想把酷家乐软件实现机器代替人设计,还需要更多的技术投入,才能做到让机器学习设计,进而实现机器代替人设计。投资了PanguVR更是有力证明。

至于中期阶段的酷家乐的发展,个人认为酷家乐的SaaS服务需要研究下中国供应商的销售模式,找到中国供应商打败环球资源的原因,创建一批酷家乐的"中供铁军"。酷家乐的业主app和设计师app,需要学习淘宝的平台型思维模式,培育更多的点,通过平台社区的关系,让各种点,连成线,进而达成面的效果。例如:更多的淘宝摄影团队,更多的淘宝运营团队,更多的快递公司。

后期酷家乐

不管是参加家具建材展会,深入挖掘行业客户,还是通过免费试用,培育付费用户,亦或产品优化,酷家乐即使能够打败三维家,最终的结果,不代表酷家乐就能永享这个市场,市场永远在变,可能现在可见的市场,随着新技术新革命的出现,出现了新的市场。类似中国供应商的发展,培育了很多外贸公司,随着外贸公司的壮大和国际贸易的变化,中国供应商走向衰落。所以酷家乐的关键,在顺势的SAAS服务势头上,好好把握机会,赚取更多的利润。

个人觉得酷家乐的竞争对手,不是三维家,而是宜家,在家装行业,宜家的场景化营销概念非常成功,设想一下,你逛宜家的场景,你是否因为宜家的空间设计非常舒适,而试图想把整个宜家的场景搬回家,你是否因为宜家的某件产品的摆放,让你想到了你想拥有的生活方式,从而购买它。

这就是我觉得酷家乐的竞争对手是宜家,如果某一天,酷家乐做到了机器能通过大数据,给每个单独的个体,设计适合他的生活场景,并且提供所见既所得的服务。那家装市场的入口还少得了酷家乐吗?

但是酷家乐坚持成为技术驱动型公司的话,只是做一个技术输出型的公司,也是一种选择,那么只需要布局最新的技术,通过创新新技术为企业或者平台提供技术软件设计服务,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作者:杰卡克

2017年11月13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