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死不悔改的理想主义者:其无后乎是什么意思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孟子在与梁惠王的一次会谈中,为了论证仁义民本思想而引用的孔子的话但根据史料记载,没有证据显示孔子曾经口出此言,这或许是孟子为了使自己的思想能够得到梁惠王的认可而想当然的一句话吧,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孔子是死不悔改的理想主义者:其无后乎是什么意思?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孔子是死不悔改的理想主义者:其无后乎是什么意思

孔子是死不悔改的理想主义者:其无后乎是什么意思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孟子在与梁惠王的一次会谈中,为了论证仁义民本思想而引用的孔子的话。但根据史料记载,没有证据显示孔子曾经口出此言,这或许是孟子为了使自己的思想能够得到梁惠王的认可而想当然的一句话吧。

自商周以来,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生当为贵族,死亦为贵族的统治地位和腐朽生活,就根据当时的礼制,大力开展厚葬和人殉活动。而当历史进入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力资源越来越重要,人殉现象渐行渐远,代之而起的是俑殉。

而孔子宣扬克己复礼,希望礼崩乐坏的社会回归到周礼的正确道路上来。但是问题来了,孔子反对俑殉,难道孔子认可人殉吗?答案是否定的。孔子认为,殉俑是有像人形的,仍然具有人殉的内涵,因此不能开俑殉的先例。俑殉尚且不可以,更何况人殉呢?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不是双重标准,而是一以贯之。

孟子引用的孔子关于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言,足以说明孔孟之道既反对俑殉,更反对人殉。但是孔子反对俑殉是有条件的,并非彻底否定,在没有后代可以传承和祭祀的情况下,可以制作木俑和陶俑进行殉葬。

否则,如果香火不断,后代绵延,则俑殉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也不符合孔子宣扬的仁者爱人思想,是应该彻底否定和完全禁止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