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简单成语故事(竹林七贤之一山涛)

山涛,是三国至西晋时期大臣、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与他相关的成语有《璞玉浑金》与《山公启事》,今天与大家分享这两个成语故事,它们呈现出了山涛质朴的个人品质,以及独特的选择人才方式。

愚公移山的简单成语故事(竹林七贤之一山涛)(1)

山涛像

下面就来共同欣赏。

一.《璞玉浑金》彰显质朴品质

山涛于公元205年出生,字巨源,是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他的父亲山曜,官至宛句县县令,但在山涛早年就去世了,所以家中十分贫困。

山涛少年时即有器量,卓尔不群,他喜好《庄子》《老子》,经常隐居乡里,掩盖自己的志向才能。并与名士嵇康、吕安为友,后又遇阮籍等人,成为竹林之交,他们七人志趣契合,结成莫逆之交。

虽然山涛与魏明帝时任大将军的司马懿有亲戚关系,他的从祖姑就是司马懿的妻子。但是族人曾向司马懿举荐自己时,司马懿并未认可自己。山涛也并没有依仗这层关系去取得荣华富贵。

成语《璞玉浑金》指未经雕琢的玉和未曾冶炼的金块,比喻具有天然美质或人品真纯质朴。此成语就是源自于对山涛个人品质的评价。

愚公移山的简单成语故事(竹林七贤之一山涛)(2)

“竹林七贤”之一山涛

山涛到40岁之后,才踏入仕途。在司马昭当政后,山涛得以升官了。于是他特地上书,推荐好友嵇康担任自己门下的吏部郎。不料,嵇康对司马氏铲除异己,独揽朝政的做法很反感,他不愿为司马氏服务,所以得知山涛上书推荐自己时,不仅不感激,反而写了一封信(即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山涛断绝来往。

司马氏集团没有放过蔑视他们的嵇康,公元263年,司马昭借一件事把他杀了。在临刑前,嵇康专门找到了山涛,他亲手将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托付于山涛,并对孩子说:“只要有山涛伯伯在,你们便不会成为孤儿”。

嵇康没有将儿女的托付对象选择为自己的哥哥,而是选择了山涛,这说明了从骨子里,他对山涛的人品与才华是充分信任的。

愚公移山的简单成语故事(竹林七贤之一山涛)(3)

山涛彩画

当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了晋朝后。山涛上书推荐了之前将自己列为“仇人”的嵇康的儿子嵇绍,说虽然父亲被杀,但儿子与此不相干,他德才兼备,应当任用。司马炎接受了山涛的建议,任命嵇绍为秘书丞。

这个故事还派生出《嵇绍不孤》的成语,意思是值得托付亲人的朋友,使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亲,却还能拥有他们慈父般的关怀与教导,不再那么无依无靠。说明朋友之间感人至深的信义与友情。

身居高位、深得重用的山涛,不仅从不骄傲自恃,反而一直想功成身退。他屡次上呈《表谢久不摄职》《表乞骸骨》《上疏告退》等,先后辞官数十次,但都被驳回。他处事圆通,颇有长者之风。裴秀和钟会都是后起之秀,当两人争夺权力时,山涛从中斡旋,由于他处事平和公正,两人都对山涛十分尊敬佩服。

愚公移山的简单成语故事(竹林七贤之一山涛)(4)

山涛剧照

陈郡人袁毅曾任鬲县县令,擅以贿赂公卿来索求美誉。他曾送给山涛丝百斤,山涛不想要,他拒绝的方式于别人不同,即照收下却将其藏在阁楼上。后来当袁毅的事被揭发,用槛车送京师廷尉受审,凡受贿的人都被检举时,山涛就取出丝交给办案的官吏,当时丝上已积满尘土,封条印章也未动。

山涛严格自律,生活上少欲寡思。如他知道自己喝酒不能超过八斗,因此从不多喝。一次,司马昭为了试探他是否真的如此自律,明着给他八斗的酒,暗地里却超过了八斗,而山涛喝了八斗后,便再也不多喝了。

山涛的妻子韩氏,和山涛的感情一直非常好。在山涛做官之前,家徒四壁,但韩氏从来没有怨言。等到山涛显贵之后,他仍正派节俭,虽爵同千乘之君,但从不养婢妾,俸禄赏赐,都散给亲戚故人。

愚公移山的简单成语故事(竹林七贤之一山涛)(5)

竹林七贤画像

后人根据山涛的故事,把王戎(也是“竹林七贤”之一)评论他的话:“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引申为一句成语,即《璞玉浑金》。

二.独特的选才方式,引出《山公启事》成语

此成语故事为:西晋政权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非常器重山涛,在咸宁初年任他为吏部尚书。山涛在此职位上干了十多年,负责选拔人才,荐举官吏。

每当空出一个官员的位置,山涛就启奏几个备选人选,当了解皇帝的意向后,再正式向他启奏,凡符合皇帝意图的人选予以优先安排。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皇帝所任用的人有的并不是群臣荐举的,而群臣也不知道是皇帝的意图,还以为是山涛任意安排的。

为此,有的大臣就在皇帝面前说山涛的坏话,晋武帝也不清楚事情的真相,给山涛写手令,告诚他说:“用人之道,唯才是举,不要遗漏疏远的人,也不要疏远出身卑贱的人,这样,天下便可大治了。”

愚公移山的简单成语故事(竹林七贤之一山涛)(6)

山涛画像

而山涛并不加解释,还是一如既往,一年以后,众臣的议论也就停止了。因为山涛在奏章里对所荐举的人所作的评价,与他们后来的表现很相符。山涛注重以品行,能力,素质为依据来选拔官吏,这表明了其吏治重在治吏,治吏首要是选拔优质人才的思想。

山涛每次对所荐举的人都加以评论品题,然后写成“启事”供皇帝选用,当时人称为“山公启事”。后来,《山公启事》就成为了成语,比喻公开选拔人才。

三.结束语

三国至西晋时期大臣、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山涛,以两个成语《璞玉浑金》与《山公启事》,呈现了其质朴的个人品质,以及独特的选择人才方式。

山涛良好的品行、廉洁自律的做官风范,值得我们学习,他以品行、能力、素质为依据选拔人才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做到品学兼优,高标准、严要求选拔祖国需要的优质人才,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而努力奋斗。

愚公移山的简单成语故事(竹林七贤之一山涛)(7)

山涛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