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人小结巴人物介绍(镖人中的这个人物)

【镖人】,国产漫画中不可多得的良品,较之精良的日漫毫不逊色。漫画以隋代为大背景,以带着神秘孩童的有偿雇佣镖客刀马为主角,随着冒险的进行,向我们展开一幅动荡年代中明争暗斗、恩怨情仇的史诗画卷。

镖人小结巴人物介绍(镖人中的这个人物)(1)

在最新的92至94话中,主要描述了刀马的一段回忆,这段回忆中讲述了刀马带着小七叛逃骁骑卫,遭遇同僚谛听的截杀,一番争斗后胜出顺利逃离。

镖人小结巴人物介绍(镖人中的这个人物)(2)

刀马带着还是婴儿的小七叛逃

在漫画中,谛听此人,最初登场于关外,与另一名同僚隗知一同追捕刀马,在多个交代刀马历史的回忆片段中均有出现,可见是一个与刀马的过去有着紧密联系的人物。

镖人小结巴人物介绍(镖人中的这个人物)(3)

谛听是一个拥有爆发性力量的人物

目前已知谛听有以下人物特点:

  • 与刀马曾共同任职于骁骑卫,但由于权力的交替,导致立场剧变,两人走了不同道路;
  • 谛听是三阶教信徒,是一个严守教义的宗教狂热者;
  • 寡言的行动派,为了护教对权力唯命是从。
人物隐喻一 • 姓名

谛听,该词语在原生汉语中是不存在的,该词语是随佛教传入中原,早期佛教经典中翻译教条的产物,如鸠摩罗什的《大庄严论经》中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撰集百缘经》中的“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摩诃僧祗律》中佛告目连:“谛听!谛听!当为汝说"等,均有谛听一词的出现。

镖人小结巴人物介绍(镖人中的这个人物)(4)

摩诃僧祗律经卷

早期的谛听一词并没有深层的隐喻,仅作为动词存在,是为“仔细聆听”之意,但在漫画中却也侧面映射出谛听此人的性格特点,细听则寡言

随着佛教在中原的传播发展,逐渐与本土文化结合,产生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就有谛听的神物化。据传说,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其俗世身份为唐开元末年的新罗王子,俗名金乔觉,因看破红尘俗世,携一白犬,来到中原九华山修行,白犬陪同金乔觉历练修行,在主任坐化之时随之离世。后金乔觉得道成佛,白犬化为具有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的瑞兽,成为地藏王菩萨的坐骑。

镖人小结巴人物介绍(镖人中的这个人物)(5)

九华山的清代谛听造像2

在《西游记》的真假美猴王篇章中,谛听作为地府负责人地藏王菩萨的坐骑,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孙悟空与六耳猕猴一同来到地府,求寻辨识真假之法,问遍众人皆不得,此时地藏王菩萨的坐骑谛听提出了关键性意见,原文如下:

——摘自《西游记》谛听对地藏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地藏早已省悟。

谛听是有能力分辨美猴王真假的,但却没有直接说破,只因其看清现状形势,即便揪出冒名者,当下亦无人可将之降伏,就结果而言并无益处,因此将之引向具有辨识能力又可降伏六耳猕猴的如来,这样才是最佳的方案。由此可见,谛听审时度势,能够看清形势,镖人中的谛听同样看清了杨广已处大势之中,唯有跟随权势方能保住自己和他的信仰。

镖人小结巴人物介绍(镖人中的这个人物)(6)

选择了杨广的谛听

人物隐喻二 • 宗教

谛听是三阶教教徒,三阶教又名三阶宗,属于佛教众多派别中的一个。三阶教创始于隋代,由僧人信行创立,仅传300余年,因其礼法与当时盛行的佛礼不一甚至背道而驰,遭到佛教各宗派和朝廷的打压,最终泯灭与唐代末期,不传于世。

——摘自搜狗百科信行,河北魏郡人,他十几岁时出家,在相州(今河北临漳 县)法藏寺、光严寺刻苦修学,养成了和一般僧侣不同的见解(《历代三宝纪》)。开皇三年(583)舍戒,亲服劳役,并倡导十六种无尽藏行。后被召入京,先后在化度、光明、慈门、慧日 、弘善五寺建立三阶道场,著书四十余卷,开皇十四年(594)圆寂,年五十四。

三阶教教义以苦行忍辱为宗旨,强调布施,生前广布施舍,死后以自身喂鸟兽布施,礼佛方面口中只念地藏菩萨不念阿弥陀佛,不敬佛像只敬众生,皆与当世佛礼相背。而谛听所行之事已违背教义,似乎与历史上三阶教的处境相近。

另外在三阶教的观点中,将所有时、处、人分为三阶,而当时的隋代时属末法,处是秽土,应当推行普法普敬众生如佛,而又劝众生认恶。这不也正应和了隋代的乱世时局,身处末世秽土,谛听也自认存恶,时常忏悔的行为习惯也符合三阶教教义。

镖人小结巴人物介绍(镖人中的这个人物)(7)

忏悔的谛听

《略礼七阶礼佛忏悔等文》

《略礼七阶礼佛忏悔等文》出自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是由隋代高僧灵裕大师开凿,可见该经文也是灵裕大师负责凿刻,但灵裕大师并非三阶宗徒,可见此经并非三阶教经典,却与三阶教经典《七阶礼》有诸多相同之处,应是有所借鉴。

《略礼七阶礼佛忏悔等文》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人取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自作,教他见作随喜或作五逆无间重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恶鬼、畜生及诸恶趣边地、及蔑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大意是:无论当世来世,所犯罪孽是我作还是别人作的,塔僧寺所有之物,无论是我得还是他人得,都由他去。十种不善之道和五大重罪,无论我犯还是别人所犯,都由他去。所做罪障都应堕入恶道,我和世人的罪障,我皆忏悔。

谛听身处这乱世,身陷险境泥潭,自知身负沉重罪障,也知世间罪障深重,但置身其中不可自控,唯有心持教义,为世人,为自己忏悔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