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繁华不输一线城市(南京复杂的城市气质)

这篇文章有点难写,因为头绪很多,但并没有理得太顺,就随着思绪写吧。

在南京生活越久,对这个城市了解的越多,越觉得她的城市气质很复杂。

说她是个江南城市吧,但帝王之气又很重

说她精致吧,但孕育出的子民却偏偏又是个大萝卜

说她保守吧,但开放却也处处可见

说她古色古香,但城市现代化程度也没几个能比得上

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只能表述出南京一丢丢的气质和性格。如果用一部电影来形容南京的城市气质,《24个比利》并不过分,因为这个城市的性格不但复杂多样,甚至不少面都是相互矛盾和对立的

至于为啥会这样,这更多的来自于历史和时间带给这座城市的沉淀。

长居南京的人,相信没有人不知道玄武湖,对于玄武湖的历史,不少人肯定多少都听说过。还有那有着“ 天下第一矶”称号的燕子矶,这个称号来源可能不是太被大众所熟知,但燕子矶的知名度近几年不断,现在知道的人,应该也是越来越多。

作为一个以皇家御湖闻名全国的湖泊来说,玄武湖的命运还是比较多舛,两次被填平,一次被“贬”,而贬一条湖这件事,还是秦始皇干出来的。

南京繁华不输一线城市(南京复杂的城市气质)(1)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曾经五次出巡,其中有两次路过今江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至金陵时,几个陪同的望气术士见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险要,就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

秦始皇一听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把土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此后玄武湖也改名为秣陵湖。“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这里不该称金陵,只能贬为牧马场。

至于被填平的时间,一个是隋朝时期, 隋文帝灭了南陈之后,曾下令将南京城夷平,玄武湖就在这个政策下首度消失了两百多年;第二次是因为王安石提出的“废湖还田”的主张,又消失了200多年,直到元代才重新在南京版图上出现。

南京繁华不输一线城市(南京复杂的城市气质)(2)

燕子矶旧照

至于燕子矶,它老早就和马鞍山采石矶、岳阳城陵矶,并称为长江三大名矶,看看另外两个名矶所在城市的历史知名度,南京燕子矶被称为长江第一矶似乎也并无不妥。

说燕子矶厉害,是为了给孕育出它的幕府山做铺垫。先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形容燕子矶:

南京繁华不输一线城市(南京复杂的城市气质)(3)

燕子矶公园

“燕子矶突兀江面,三面悬绝,远眺似石燕掠江,因此得名。燕子矶总扼大江,地势险要,矶下惊涛拍石,汹涌澎湃,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和军事重地。被世人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

为何燕子矶有如此优秀的地形地貌,那是因为它的“母山”幕府山。

南京繁华不输一线城市(南京复杂的城市气质)(4)

连绵江边数公里的幕府山

作为南京城比较知名的山之一,位居长江边上的幕府山,前前后后连绵长江6公里,在江南这边可能没感觉,但是在北边观望,这座山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屏障啊。

上面说了玄武湖和幕府山那么多,我是想先讲清楚南京自古以来的帝王气质从何而来。除了杭州做过南宋的都城外,古往今来,南京一直都是南方城市中,做都城次数最多的城市,虽然都很短命,但这也说明了一件事:作为一个江南城市,南京做首都的潜质也很高。

原因何在?

这就和南京的地势关联甚大了。作为长江边上的一座城市,南京最大的优势是,沿着江边生长的两大山脉,幕府山和紫金山。

古代的长江肯定比现在还要宽阔奔涌,河床也比现在要低很多,因此才被称为“天堑”,所以在过去的冷兵器战争中,跨江作战一直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之前不知在哪儿看到了一张古金陵地图,和现在不同,图上玄武湖其实是和长江联通的,湖与长江连接的两端,分别耸立着幕府山和紫金山,而山和湖的南边,又是一大片比较平坦的平原。

但凡有点军事头脑的人,都能看出这种城市适合做都城,因为易守难攻,这就是为何秦始皇那帮术士,一看到金陵城的地势,就说这里有王气了。

这里一旦建立起来一座城市,凭借自身优秀的自然环境,经济肯定能快速崛起,再加上绝佳的地势,只要内部没发生特别大的矛盾,政治统治也会非常稳固。

值得说一嘴的是,金陵城初显帝王之气时,南京如今的河西新城、燕子矶新城等不少地方都还在江底并不存在,只能说沧海桑田,长江和秦淮河变窄的同时,还给南京造出了不少陆地面积。

如果说因为地势好,南京比较适合做都城,那老老实实的在中国历朝历代中,争取都城的位置就好了,专心只做政治中心。但事与愿违,南京人的母亲河秦淮河,却认为自己的孩子,除了政治中心外,还有条件做经济、文化中心。

于是,不顾南京帝王之气的反对,毅然决然的给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又开辟出了几条路。而又奈何南京这个学霸,资质极强、天资极高,从古自今,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都开发的非常好,成为了我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都绕不开的城市,也成就了它现如今复杂的城市气质。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萧何。因为天然的地理条件,南京城注定多线发展,但也正因为这多线发展,让南京的多次都城经历,都非常短命。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代君王,白天登上长江和燕子矶时,看着波澜壮阔的江面,内心那种成就感、自豪感,以及打江山的不易感,很容易就油然而生。

然而到了晚上,来到秦淮河畔溜一圈,看着众多莺莺燕燕,就又会觉得,批奏折好累,还不如天天在这河边逍遥快活。

长江和秦淮河身上所拥有的对立气质,哪怕是帝王,时间久了也容易精分吧?这点,北方的几大古都就不会出现,因为它们永远不会拥有江南水城的温婉气质,所以做都城的时间都长。

也正因为帝王之气中,又夹杂着太多的江南气质,南京注定只适合做短命王朝的都城。

随着时间的沉淀,南京自带的气质,影响着世人对这座城市看法,而这些看法,又影响着当代南京的城市定位和发展。

这种股势力相互作用下,便形成了南京如今的复杂城市气质:

既稳重大气,又不缺江南水乡的韵味

既文化底蕴深厚,又不缺城市活力

在这里,历史和现代融洽相处,保守和开放并行

往坏了说,南京这个城市,南不南北不北,就和她在江苏省内的地位一样,非常尴尬。但往好了说,中国江南城市那么多,一个拥有帝王之气的江南城市,却只有南京一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