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雪为什么嫁牢头(茜雪为何突然从怡红院消失了)

如果把红楼人物按照亲和力排名,贾母是绝对的第一名。身为老封君的贾母,给人的印象永远是和颜悦色、笑意盈盈,很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

然而,作者曹雪芹先生告诉我们,“假作真时真亦假”,尤其是被冠以“贾”姓的人,表现得越明显的地方,越有可能是假象

茜雪为什么嫁牢头(茜雪为何突然从怡红院消失了)(1)

贾母的亲和力,正是她的一种假象,真实的她,有着凌厉的管理手段,毫无情面可讲。而且,她的管理手段,是以她的个人喜好为准则。

这一点,在第八回有所体现,不过被隐藏在不起眼的细节里,需要细心阅读才能发现。

这一回的回目名为“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只因贾宝玉探病,在梨香院喝醉了,于是发了一回酒疯,其结果是导致李嬷嬷提前退休,茜雪则突然从怡红院消失了。

这一事件,被读者称之为“枫露茶事件”,在文本里,我们只能看到怡红院众人的表现,看不到背后有一只翻云覆雨的手,左右着怡红院众人的命运。

这只翻云覆雨之手,就是贾母的手。

贾母在管理上的无原则,让李嬷嬷无所适从。

作为宝玉的奶娘,李嬷嬷是个很不讨喜的人,书里书外的人都不喜欢她。她不讨喜,主要是因为她不聪明,是个不懂得灵活处事的人,说话办事都容易得罪人。

这事说来也挺奇怪的,贾母一贯善于用人,懂得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但是,对于宝贝孙子,她却安排李嬷嬷这样一个毫无聪明劲的人来当宝玉的奶娘。

茜雪为什么嫁牢头(茜雪为何突然从怡红院消失了)(2)

奶娘,可不是只管喂奶就行,大家族的奶娘,除了喂奶之外,还对奶孩子负有教养和监管之责,直到孩子成年。

因此,奶娘的地位相当高。

但是,做宝玉的奶娘太难了,别说李嬷嬷做不好,只怕换了赖嬷嬷这么绝顶聪明的人,也会做不好。

原因就在于,只要涉及到宝玉,贾母这个最高管理者,就会变得毫无原则,从而让执行者无所适从

贾母的无原则,从李嬷嬷的一句话里透露了出来。

第八回,宝黛钗三人在梨香院小聚,薛姨妈准备了茶果,宝玉主动要喝酒,身负监管之责的李嬷嬷及时阻拦:

当着老太太、太太,哪怕你吃一坛呢!想那日我眼错不见一会,不知是那一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好儿,不管别人死活,给了你一口酒吃,葬送得我挨了两日骂。姨太太不知道他性子又可恶,吃了酒更弄性。有一日老太太高兴了,又尽着他吃,什么日子又不许他吃,何苦我白赔在里面!

李嬷嬷说的这段话里,有一个关键信息:“有一日老太太高兴了,又尽着他吃,什么日子又不许他吃。

宝玉还是个未成年人,贾母限制他喝酒,但能不能喝,能喝多少,贾母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完全凭她的心情来决定,高兴了,就“尽着他吃”,要么就是滴酒也不能沾,“不许他吃”。

做下属的,最怕领导太过随性没有标准,在老太太觉得不该吃的时候吃了,结果就是负责监管的李嬷嬷“挨了两日骂”。

正因为贾母没有标准,李嬷嬷为避免挨骂,只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只要不在老太太和太太身边,一律不准宝玉喝酒。

茜雪为什么嫁牢头(茜雪为何突然从怡红院消失了)(3)

李嬷嬷的这种笨办法,确实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挨骂,但却导致了另外一种隐患:宝玉对她的不满。老太太都有时候尽着我喝,你凭什么对我管这么严?

不过,宝玉是有教养的人,贾府以“诗礼传家”,在尊敬长辈上,宝玉还是做得很到位的。因此,这种不满只会藏在心里,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直接对抗李嬷嬷的管教。

但是,藏在心里的不满,总有一天会爆发,只是需要契机。

这一天,契机来了。

黛玉的鼓动和酒精的作用,促使宝玉把不满发泄了出来。

这个契机由两部分组成:黛玉的鼓动和酒精的作用。

面对李嬷嬷的劝阻,宝玉的表现是“屈意央告”,依然是晚辈对待长辈的礼敬态度。李嬷嬷抬出了宝玉最怕的父亲:“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这一招对宝玉很有效,“心中大不自在,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

茜雪为什么嫁牢头(茜雪为何突然从怡红院消失了)(4)

然而,黛玉站了出来:

黛玉先忙的说:“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你,只说姨妈留着呢。这个妈妈,她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

黛玉为什么要教宝玉赌气?这就是恃宠生娇的表现,就像小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用发脾气的方式来使对方屈服。黛玉知道赌气有用,只要宝玉发脾气,就没人敢惹他,都会迁就他。

黛玉一边教宝玉赌气,一边要宝玉别理李嬷嬷的管教,“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

茜雪为什么嫁牢头(茜雪为何突然从怡红院消失了)(5)

对于宝玉来说,内心的不满情绪不但得到了共鸣,而且受到了鼓动。

接下来,在酒精的作用下,这份不满终于彻底爆发,而且连发了两次:

第一次,当贾母问“李奶子怎么不见”时,宝玉借着酒劲说:“她比老太太还受用呢,问她作什么!没有她只怕我还多活两日。

第二次,当听说早上的枫露茶被李嬷嬷喝了,宝玉摔了茶杯,跳起来对着茜雪说:“她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她?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她几日奶罢了。如今逞得她比祖宗还大了!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

这两段话都说得特别严重,“比老太太还受用”、“比祖宗还大”,听在旁人耳里,自然会认定李嬷嬷已经僭越到贾母头上了。

而且,宝玉的酒话里,说出了他想要的结果:“撵了出去,大家干净!

茜雪为什么嫁牢头(茜雪为何突然从怡红院消失了)(6)

于是,我们会发现,自此之后,李嬷嬷真的不再在怡红院当值了,真的被撵出去了。

和李嬷嬷一同被撵出去的,还有被宝玉指着骂的茜雪。

这件事真的有这么严重吗?严重到需要辞退两个人吗?何况,茜雪是完全无辜的。

这正是贾母隐藏的另一面,亲和笑脸下的不讲情面

辞退无辜的茜雪,是贾母的杀鸡儆猴。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在黛玉的怂恿下,宝玉借着酒劲发了一回脾气,就真的把管束着他自由的李嬷嬷给撵走了。

用提前退休的方式撵走李嬷嬷,确实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正如宝玉所说,“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作什么”,何况她惹得宝玉发这么大脾气,贾母自然不能再留她在宝玉身边。

但是,有必要把茜雪也撵出去吗?在整个事件中,茜雪是完全无辜的,她并没有做错什么。

这正是贾母无情的地方:她需要拿茜雪来杀鸡儆猴

我们先来回顾下枫露茶事件。

李嬷嬷在梨香院被黛玉“比刀子还尖”的话刺得提前回了怡红院,看到宝玉留给晴雯的“豆腐皮的包子”,说要拿给孙子吃,晴雯便让她拿走了;看到宝玉的枫露茶,说要尝尝,茜雪便让她尝了。

茜雪为什么嫁牢头(茜雪为何突然从怡红院消失了)(7)

对李嬷嬷的要求,晴雯和茜雪为什么都没有反驳而是直接满足了她?首先是从规矩上,李嬷嬷的权力大于丫头们,所以丫头们不违逆她。另外,这也说明在怡红院,这已经形成了常规。宝玉对这个奶娘礼敬有加,平时尽量满足李嬷嬷的要求,丫头们自然也养成了习惯,不会违背李嬷嬷的意愿。

谁能想到这次宝玉突然转性了呢?

这件事传到贾母那里,问题的性质就不一样了。李嬷嬷虽然是长辈,但终归是下人,宝玉虽然是晚辈,但终归是主子。你们这些丫头们,到底知不知道谁才是你们的主子?“她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她?

这其实是通过一次训诫就可解决的事,但贾母用了最严厉的手段:撵出去!

贾母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丫头们:这种事,绝对不能再有下一次。如果想以身试法,看看茜雪是什么下场。

就这样,无辜的茜雪成了贾母杀给猴看的鸡

这就是表面亲和的贾母最真实的一面:如果她需要,她可以毫不留情地拿人开刀

回头再看整个事件,看起来是因李嬷嬷而起,实际上却是因贾母而起。只因贾母在管理上的无原则,完全从自己的好恶出发,造成下属们的无所适从。先是李嬷嬷的无所适从,然后是怡红院丫头们的无所适从,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踩到了红线。

这就是贾母之假,她的亲和慈祥,都是建立在没有侵犯到她利益的基础之上。迎合了她的喜好,她便亲和,一旦踩中了她心中的红线,她下手之狠,完全不讲情面

茜雪为什么嫁牢头(茜雪为何突然从怡红院消失了)(8)

经过这一事件,宝玉和黛玉在恃宠生娇的路上走得更远了,而如晴雯这样的丫头也更懂得迎合宝玉的喜好了。

这都是贾母之过!

相关阅读:

《红楼梦》 | 李嬷嬷卖老,由黛玉迁怒引发的一场蝴蝶效应

《红楼梦》 | 送宫花引金玉初聚,黛玉亲手把宝玉推向了宝钗

《红楼梦》| 宝钗的孤独和贾母的庸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