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2022广东中考】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冰雪融化 C. 海水蒸发 D. 溪水流淌

【答案】A

【解析】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海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溪水流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2022河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煮楻足火 B. 斩竹槌洗 C. 日晒成干 D. 覆帘压纸

【答案】A

【解析】A、煮徨足火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斩竹槌洗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日晒成干,是水分的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3.【2022河北中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甲骨刻字 B. 烧制陶瓷 C. 粮食酿酒 D. 火药爆炸

【答案】

【解析】、甲骨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4.【2022山西中考】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 放烟花

初三化学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1)

B. 贴对联

初三化学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2)

C. 剪窗花

初三化学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3)

D. 包饺子

初三化学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4)

【答案】A

【解析】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5.【2022江苏泰州中考】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葡萄酿酒 B. 金属导电 C. 汽油挥发 D. 空气液化

【答案】A

【解析】A、葡萄酿酒是葡萄中的糖类物质生成了酒精,是化学变化。

B、金属导电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汽油挥发,是液态变为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空气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选择A。6.【2022湖北宜昌中考】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放鞭炮

初三化学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5)

B. 剪窗花

初三化学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6)

C. 堆雪人

初三化学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7)

D. 放风筝

初三化学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8)

【答案】A

【解析】A、燃放鞭炮,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符合题意;

B、剪窗花时,纸张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C、堆雪人时,雪的外形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D、放风筝时,风筝运动但没有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2广西贺州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 B. 丹桂飘香 C. 玻璃破碎 D. 火上浇油

【答案】D

【解析】A、石蜡熔化是石蜡状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丹桂飘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玻璃破碎是形状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火上浇油,油会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答案为:D。

8.【2022湖南岳阳中考】下列洞庭湖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中,主要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实施十年禁渔,恢复鱼类生态平衡 B. 束水攻沙,清除河道的淤沙堵塞

C. 工业废水经中和、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排放 D. 退田还湖,扩大洞庭湖水域面积

【答案】C

【解析】A、实施十年禁渔,恢复鱼类生态平衡,只是一项措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束水攻沙,清除湖道的淤沙堵塞,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工业废水经中和、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排放,中和发生了酸碱反应,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退田还湖,扩大洞庭湖水域面积,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9.【2022天津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纸张燃烧 B. 海水晒盐 C. 铁丝弯曲 D. 玻璃破碎

【答案】A

【解析】A、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丝弯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2022湖南常德】“神舟十三号”执行的下列任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出舱行走 B. 展示国旗 C. 采集水样 D. 点火返回

【答案】D

【解析】A.出舱行走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展示国旗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采集水样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点火返回的过程中,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2湖北潜江等中考】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自然沉降 B. 过滤 C. 活性炭吸附 D. 杀菌消毒

【答案】D

【解析】A、自然沉降除去的是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吸附除去的是不溶性的色素和异味,是将色素和异味分子吸附起来,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杀菌消毒是将微生物灭活,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矿石粉碎 B. 蓝莓酿红酒

C. 铅笔芯导电 D. 浓盐酸挥发

【答案】B

【解析】A、铁矿石粉碎属于物理粉碎矿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蓝莓酿红酒时蓝莓中的糖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为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铅笔芯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挥发是物质的汽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2四川眉州中考】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至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研钵内研碎胆矾 B. 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

C. 木炭还原氧化铜 D. 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答案】A

【解析】A、研钵内研碎胆矾,使胆矾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物质的燃烧由于有氧气参与,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是因为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所以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该变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2022湖北十堰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衣服晾干 B. 冰雪融化 C. 钢铁生锈 D. 海水晒盐

【答案】C

【解析】A、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5.【2022湖南长沙中考】1.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湿衣服晾干 B. 金属冶炼 C. 烧制陶器 D. 木材燃烧

【答案】A

【解析】A、湿衣服晾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金属冶炼,有金属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烧制陶器,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木材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16.【2022湖北黄石中考】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青山犹在,致敬先辈!电影《长津湖》场景中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长津湖湖水结冰 B. 棉衣裁制成单衣 C. 战场上战火熊熊 D. 铅笔书写绝笔信

【答案】C

【解析】A、湖水结冰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棉衣裁制成单衣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C、战火熊熊涉及燃烧,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D、铅笔书写绝笔信,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故选C。

17.【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 B. 煤炭燃烧 C. 食物腐烂 D. 粮食酿酒

【答案】A

【解析】A、石蜡熔化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 煤炭燃烧有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食物腐烂的过程中,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2022湖南湘潭中考】中国古代文明与技术,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古代工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活字印刷 B. 海水晒盐 C. 彩陶烧制 D. 机杼织布

【答案】C

【解析】A、活字印刷,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彩陶烧制,发生了燃烧,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机杼织布,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9.【2022四川乐山中考】“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下列端午节的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煮粽子 B. 划龙舟 C. 包棕子 D. 割棕叶

【答案】A

【解析】A.煮粽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划龙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包棕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割棕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0.【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钨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 B. 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

C.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 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

【答案】D

【解析】A. 钨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是利用钨熔点高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小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是利用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学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1.【2022湖南湘潭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酒精用作燃料 B. 石墨用作电极

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B

【解析】A、酒精用作燃料是因为酒精能燃烧,可溶性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石墨能导电故石墨用作电极,能导电是石墨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22.【2022广西贺州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B.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氯化钠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答案】D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助燃剂,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呈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可以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不符合题意;

D、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符合题意;

故选D。

23.【2022江苏苏州中考】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B. 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 熟石灰微溶于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解析】A、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与可燃性无关,选项错误;

B、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能使细菌中蛋白质变性而将其杀死,与挥发性无关,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将别的物质中混有的水分吸收,故可用作干燥剂,选项正确;

D、熟石灰(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一种碱,能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错误;

答案为:C。

24.【2022广州中考】下列的物质性质和用途,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浓硫酸有腐蚀性,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干燥剂

B. 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D. 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制作钻头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故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干燥剂,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符合题意;

C、碳酸氢铵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作钻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2022天津中考】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铜②金刚石③硝酸钾④蛋白质⑤氦⑥氧气,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

(2)属于基本营养素的是______;

(3)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______;

(4)可用于裁玻璃的是______;

(5)可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______;

(6)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是______。

【答案】(1)③ (2)④ (3)① (4)② (5)⑥ (6)⑤

【解析】(1)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与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③;

(2)蛋白质属于基本营养素,故填:④;

(3)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故填:①;

(4)金刚石的硬度比较大,可用于裁玻璃,故填:②;

(5)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⑥;

(6)液氦汽化需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故填: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