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

五、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什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什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

什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五、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下)

——风云际会的近代中国

社会规律是在社会领域中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客观规律,是社会“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承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并不意味着把这种规律看作外在于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

历史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活动而实现自身发展的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历史。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实现的,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虽然历史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进行的,“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但是,历史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形成和实现的,唯物史观是承认人的历史选择性的。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和其他实践,都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

在人与历史的关系中,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目的,而不是历史用来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并不是‘历史’把人当做手段来达到自己——仿佛历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既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又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社会发展规律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规律,是通过人的实践生成和实现的。而人的实践是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能动的感性物质活动。

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是在人的有选择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实现的。人们的社会活动并非只有一种可能性,社会规律作为普遍的、必然的联系并非只能通过一种方式表现出来。人类社会由于受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的趋势、方向、道路、方式是多样性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人们的活动、社会发展的走向,总是具有多种可能性。而社会历史将朝着哪一个方向、通过什么道路、采取什么方式前进,哪一种可能性将变为现实,在一定客观条件下,也在于人的选择。选择作为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征,便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性环节。

在历史面前,人不是无所作为的,人对历史是有选择性、有主观能动性的。但这种选择又是有条件的,要按照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这是历史选择论。

孙中山讲: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世界潮流”是讲历史决定论,谁也不可违背;“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是讲历史选择论。符合历史规律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可以成功的,是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违背历史规律的选择是错误的,是必然遭到失败并受到历史惩罚的。唯物史观就是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结合。人的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人的选择绝非主观任意的行为。人的选择是有条件的,是受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制约的。

人的选择,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心民意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历史的必然趋势。社会发展的规律与人民群众的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大势所趋与人心所向是高度一致的。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就必须研究人民群众的活动;预见社会发展趋势,就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就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引领时代,影响历史,建功立业,就在于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了历史必然趋势。若脱离人民,违背规律,自视甚高,任意妄为,不仅一事无成,而且必遭历史的惩罚。

结语

唯物史观肯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对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主体能动性,从而有一定的选择性。当然,过分夸大人的主观选择性,必然导致唯意志论,滑到唯心史观的泥坑。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承认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性,必然导致历史宿命论。人的选择性是在一定客观条件限度内,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顺应社会客观规律的必然趋势的主动选择。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决定论基础上的历史选择论。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论证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质,也指明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历史过程就是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的作用和人的主体活动的统一,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辩证决定与主体选择的统一。要处理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不仅要承认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性,还要看到人的主体能动性;不仅要承认社会发展的历史决定性,还要看到人的历史选择性。既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又要充分发挥人的认识、选择、创造能力,在多种多样的可能性空间中,选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要尊重历史规律,发挥主体选择能力,自觉地走历史必由之路。

(文章摘自《新大众哲学》历史观篇:人类思想史上的新历史观,主编:王伟光,由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