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

接上期,当你确定了你要用哪种渔轮以后,就要选择渔轮的型号了。

先来说说纺车轮。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1)

纺车轮的结构不用多说,这里只提两个:线规(包括导线轮)和出线口。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2)

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提出来说?因为这两个部件直接影响了鱼线的耐久度!

我们用手和肉眼很难感觉出这两个部件的好坏,但是鱼线真的知道!高档材质和工艺制作的渔轮,这两个部件对鱼线的友好程度一定比低价产品高得多得多!

你的鱼线用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起毛严重,多半都是因为这两个部件。避免推销嫌疑,只说影响,不提价位。

收藏级不提,在使用级范围内,一分价钱一分货,不接受反驳!

毫不夸张地说,我个人的感受是高品质的渔轮使用起来可以说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渔具,而是有了自己独特的灵魂!古代大侠人剑合一,现代钓手也能做到人竿轮合一!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3)

神人黄毛

我并不是说只有贵的渔轮才有这种体验,我说的高品质并非独指价格,而是质量、设计、工艺、品控都表现良好的产品。

而找到一款能够与你人轮合一的好轮子,就需要你读懂渔轮的一些重要的参数!

纺车轮基本不区分左右手,一般都是用数字来表示渔轮的大小,最小500,最大见过30000。

型号越大,体积越大,相应的一些参数也越大。

这里提一句禧玛诺的精巧机身(C),所谓精巧机身就是线杯深度是C后面数字的规格,可是线杯直径和整机大小都是小一个级别的规格。比如C2500,线杯直径是2000型的规格,容线量却是2500规格,可以理解为2000型的超深线杯。

纺车轮比较重要的参数有:齿轮速比、最大收线长度(空线杯时摇柄转动一圈的收线长度)、手把长度、线杯规格、容线量、最大卸力、重量、培林数。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4)

斯泰拉现款参数(部分)

齿轮速比,通俗的理解就是手把转动一圈,线杯转动的圈数。

齿速比是影响最大收线长度的因素之一,齿速比越高,手把转动一圈收的线越多。

像禧玛诺这样的渔具巨头,同一个型号的纺车轮一般都会给出高低速比的选择。同一型号不同速比的纺车轮一般会在数字后面用字母标注。

PG是低速比强力齿轮比规格;

HG是高速齿轮比规格;

XG是超高速齿轮比规格。

齿轮的速比是通过两个直径不同的齿轮咬合实现变速,两个齿轮大小区别越大,速比越高。一般情况下大齿轮的尺寸是固定的,需要通过改变小齿轮的直径来实现速比的区别,速比越高,小齿轮越小,齿轮的齿强度越低。

大品牌都有自己的齿轮专利,实际效果也是显而易见!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5)

不同的速比影响的不止是收线速度,更重要的一点是收线的费力程度。

这一点需要参考汽车,一档二档为低速档位,这个档位扭力大,加速度快,同样的油门深度汽车驱动力强。三档四档为中速档位,这个档位扭力和速度兼顾,五档六档是高速档位,这个档位速度够快但是扭力相对最小,需要加速的时候明显会降档或动力不足。

渔轮的速比也是如此,齿速比越低,摇起来越省力。

所以选择渔轮的速比应该根据目标鱼的情况来选择,而不是单纯地去考虑高低速比的渔轮多摇两圈还是少摇两圈。

微物选择低速比的,因为低速比能保护微物目标鱼脆弱的鱼口不那么轻易地被拉豁;

作钓有钻障碍习性的目标鱼和在重障碍区作钓选择高速比的渔轮,能够快速将鱼从障碍区拔出来;

作钓巨物一般选择低速比的渔轮,搏鱼省力;

女士小朋友尽量选择低速比的渔轮,手臂力量不足的话高速比的渔轮负荷很大。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6)

另外渔轮的把手长度也一定程度地决定了使用时是否省力,这是因为力矩和力臂的原因,一定范围内把手越长,越省力。

但是把手长度是根据型号大小相匹配的,一般情况不去对它做出过多要求,也不作为渔轮选择的重要因素。

选择渔轮的速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线杯规格。

渔轮的速比确定了以后,线杯规格就是影响最大收线长度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了。

线杯规格指的就是线杯缠线部位的直径,一般以毫米为单位。

大家都知道,直径越大,周长越大,转一圈绕的线就越长。

小规格线杯超高速比的渔轮最大收线长度多数时候不如大规格线杯低速比的渔轮长。1000XG型号的纺车轮最大收线长度没有3000PG型号的纺车轮长。

所以当线杯规格够大,最大收线长度满足作钓目标鱼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速比的渔轮会让你的作钓相对轻松一些。

而且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官方给出的最大收线长度是空线杯时摇柄转动一圈的收线长度,可是我们初始抛投的时候是满线杯时的出线长度,因为上线量相当于增加了线杯的直径,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满线杯时的最大收线长度。随着线的飞出,最大收线长度也在不停地变化。

线杯规格的大小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纺车轮的出线顺畅程度。

上期中聊了纺车轮的出现方式是旋出,那么鱼线在旋出时的直径直接影响了导环对修正鱼线方向时的阻力大小。

即使是斜口线杯,即使是各种优秀的技术加身,纺车轮的出现方式改变不了,导环的修正阻力固然存在。

线杯规格越小,出线越顺畅,线杯规格越大,出线阻力越大。

千万不要小看那几毫米的区别!

可以说线杯规格直接影响抛投距离,同样的饵重同样的鱼竿同样的线组,同款不同型号的渔轮,线杯直径越小,抛投距离越远。所以在容线量满足作钓所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小规格的线杯会有更好的搜索效果。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7)

这里又涉及到了容线量的问题。顾名思义,容线量就是一款渔轮的最大上线量。

纺车轮的上线量原则上都是要顶格上满,因为纺车轮出线时要划过出线口,上得越满,出线口带来的阻力越小。

一般情况下渔具厂商会给出一个容线量的参考值,这个参考值其实很有讲究。厂家会根据这个渔轮的型号规格提供相应线号的容线量,大致意思就是说你用到这样大小规格的渔轮需要上线的线号其实就是厂家给你提供的参考线号,相应的去作钓什么体型的鱼其实也就随之明确了。

这里需要清楚一点:厂商给出的某几个线号的上线量,都是根据国际通用的线号直径和磅数作为参考的,绝大多数国产线涨号严重,不作为参考依据。

说到容线量,不得不提到的是纺车轮深浅线杯的区别。

以禧玛诺为例,同一型号大小的纺车轮可能会出现正常线杯、浅线杯、超浅线杯的差别,以数字后面加上S或SSS加以区分。

这一点没有什么可纠结的,深浅线杯对渔轮的影响只有一个:容线量的大小。

深线杯容线量大,浅线杯容线量小。

当你作钓需要长线的时候,或者说你常用的线一盘正好是普通线杯的容线量的时候,你就选正常深线杯,当你作钓需要的线径很细,一盘下来普通线杯才上了一半,那你就选浅线杯或者超浅线杯。

但是在选择线杯深浅的时候需要注意,深线杯可以通过打底线的方法实现线杯的浅化,并且毫无区别,但是浅线杯无法变成深线杯。

所以,如果你喜欢专款专用,就买正合适的;你喜欢通用性强,就买普通线杯的,可深可浅,岂不妙哉!

在以上方面做出选择以后,需要关注一下渔轮的卸力,一般情况下以上参数满足了作钓需要,选择了一款适合的渔轮以后,渔轮的卸力也是相匹配的。

淡水鱼除了打黑这种狂野的作钓方式之外,三五公斤的卸力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目标鱼的拉拽力度了。

渔轮、鱼竿、鱼线是我们和鱼之间角力的媒介,卸力起到缓冲的作用。用一定型号的渔轮会适合一定型号的鱼线,也匹配着相应的泄力,过大的泄力锁紧后会让鱼线超负荷工作。对鱼竿和渔轮也有极大的损伤。

有些钓友会说那我软虫钓青稍的时候突然中了个大鲶鱼,3.5KG的卸力根本锁不住,要是小规格的轮子能做到7KG卸力就好了。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8)

大错特错!

我们出钓一定是根据首选目标鱼来确定装备规格的,而不是侧重于突发情况。作钓青稍UL的根钓竿、1000SSS的纺车轮、0.4到0.6的PE线加1.2或1.5的前导线。突遇大物的话这个线组卸力锁到3kg就很危险,随时有断线折竿的风险,更别说锁到5kg、7kg了。

要知道,路亚一定会用到线结,任何一种鱼线打结后都会有拉力的损失,卸力千万不要锁太死,搏鱼不是生硬地把鱼拽回来这么简单的,否则就不会有控鱼一说了。

所以不用纠结渔轮的卸力,小微型的渔轮它也不是给你打黑用的,大型渔轮你用来作钓微物也不顺手,选好了渔轮大小、线杯规格、容线量等。给你多大卸力就用多大就好。

至于渔轮的重量这个更不用多说,在强度有保障的情况下当然是越轻越好!

一套装备拿在手里加一起半斤多重,一天下来近千次的扬竿抛投和长久握持,差一个鸡蛋的重量你试试能轻松多少!

培林,就是轴承,渔轮的核心!

培林的品质和数量直接决定了渔轮的使用手感。

培林的数量不能做横向对比,龙头企业品控严格,用到的零件品质也相对很高,小厂说用了10个培林,总价值都不一定比得上高端货一个!

因为我本人不懂机械工程,对轴承不做过多的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科普。

但是我非常确定的是高品质的培林带来的使用手感一定会让你大感惊艳!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9)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到渔轮出厂时的一些设定,比如颜值、是否防海水,是否是针对某种目标鱼开发的指向性强的产品等。

现在各个品牌的产品系列都很全,选定好了参数以后发现同参数的渔轮种类很多,价格也各不相同,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或者价格认可度去做出选择,而颜值这个非使用参数这个时候发挥的作用就是最大的!

渔轮的说明书如果写着海水不可用,就一定不要用于海钓,海水对渔轮的腐蚀能力超乎你的想象!而无论是否海水可用,只要沾水一定要进行简单的保养和周期性的大保养,你对它好,它为你效劳。

指向性强的渔轮在设计上会有一些特殊的元素加入进去,让你在作钓特定目标鱼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

相对于纺车轮来说,水滴轮的型号就要简单很多。

水滴轮与纺车轮一样,有大小之分,但是同一款水滴轮,型号大小的分类比较多的也不过三五种,区别也只是容线量的多少。

型号之间更多的是区分速比和左右手。

关于速比参考纺车轮,不再赘述。关于左右手的问题,这里想说一下自己看法。

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是右手抛投,左手持竿右手摇轮,也就是右手轮。

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

曾经有一次遇到一个左手抛投左手持竿右手摇轮的钓友,他说他原本也是像我一样,但是后来觉得换手的动作让水滴轮的简洁性大打折扣,看起来也很不专业,于是苦练左手抛投。

我觉得他做出这样的决定真的是受到了很大的误导。

路亚运动可以说是一项全身参与的运动,站立、抛投、持竿、摇轮、操控、搏鱼,都需要身体多部位协同作业。

作为一名路亚发烧友,我单次作钓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对体力的消耗通常都很大。

一套装备半斤多,如果没有换手的动作一直使用同一条手臂抛投、持竿、搏鱼,那这条手臂的负荷就远高于另一条摇轮的手臂,用不了多久负荷多的手臂就会酸软无力,另一条手臂却轻松无压力,长时间作钓的话,这种不协调的疲劳感会给路亚活动带来很大的负面感受。

而我的抛投习惯正好可以让左右手的使用程度能够很好地协调,不至于只累一条手臂。

况且换手的动作几乎可以说是一瞬间即可完成,根本不会给整个作钓流程增加任何的负担。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现在你的习惯就是左右手协同作业,那最好不要去改变。

水滴轮的重量、手把长度、最大收线长度、培林数、容线量、最大卸力等大多数参数都可以参照纺车轮,也都不再复述。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10)

待发旗舰 NEW ANTANES DC

这里说一下各大公司比较重点介绍的部件:线杯。

水滴轮的线杯因为要随着出线而快速转动,对适应饵重和抛投距离影响非常大,所以各大渔具公司一直在致力于更优异的线杯的研发。无论是哪种线杯,追求的方向都是更轻量和更坚固!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禧玛诺的MGL线杯和达亿瓦的SV线杯。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11)

使用过搭载这两种线杯的渔轮的钓友比比皆是,关于这两款线杯网络上也有很详尽的介绍,我就不在这里露怯了,不考虑价格因素的话,大家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喜好来选择就好。

关于水滴轮线杯“径”(直径、深浅)的区别上期中已经做了介绍,这期说一说线杯的“幅”。

所谓“幅”,其实就是线杯的宽度,那么线杯的宽度影响了什么呢?

线杯的宽度决定了出线时线与线规的角度,宽度越大角度越大,出线的摩擦阻力和线道修正幅度越大。

除了极少数渔轮有同步线规的功能外,多数渔轮的线规在出线的时候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这个夹角是固然存在的,所以小“幅”的线杯出线更顺畅。

达瓦的TW线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小这个夹角而开发的,效果有目共睹。

路亚纺车轮钓小鱼选择几号主线(钓查报告第十四期)(12)

线杯的“径”和“幅”直接决定着一款渔轮的上线量,这个上文已经明确,但水滴轮的上线原则与纺车轮的上线原则是有区别的。

水滴轮上线一定不要上得太满!

因为每一层线的卷入都会变相增加线杯的直径,线杯的直径增加线杯一圈的卷线量也随之变长,这个后果就是线杯在抛投的时候转动一圈转出的线会更长,结合上期讲过的水滴轮抛投拟饵的减速规律,线就更容易积存在线杯仓里。

而且大家如果仔细观会发现,线上得很满的水滴轮装在鱼竿上以后,在线绷紧的情况下,线从线杯开始通过线规(出线口)到达底部导环的时候,会在线规处出现一个向上的夹角。

这个夹角就是因为线上得太满,大大变相增加了线杯的直径,通俗的说就是出线的位置被垫高了。

这就会导致有很长一段前端线在通过线规的时候与线规发生一定力度的摩擦,会大大降低出线的顺畅程度和鱼线的使用寿命

我个人认为,水滴轮的上线应该是上到用这个轮子抛投的最大比重拟饵的最远抛投距离再多出二十米就合适。

找到最远抛投距离是为了让水滴轮的上线量不至于不够用且对线杯直径的变相改变不会太多,出现的时候不会一圈转出太多的线导致炸线。

多出二十米一是为了能够在最远抛投距离时有余线锁住线杯不至于发生滑动,二是为了在前端发生断线或起毛的时候可以作为补充。

中间断了怎么办?中间断了换线呗,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中间发生断线,说明这个线的寿命已经到头了,不换留着过年?

而且,线上得太满的话在机械刹车调松的情况下还容易把线卡进线杯和机身之间的缝隙里。

弄懂了水滴轮的各项参数对渔轮性能和抛投的影响,再练习起来一定会得心应手的多!

根据我的观察,水滴轮真的是路亚人最热衷的渔轮款式了!

纵观各大电商平台,水滴轮的销量也遥遥领先于纺车轮。

近些年路亚运动的人群呈爆炸式的增长,各渔具厂商也一定是向市场需求倾斜。

各种产品层出不穷,冠以各种创新的名词和噱头!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新接触路亚运动的钓友选择水滴轮的最根本因素一定是觉得水滴轮更帅!

但我还是要说,路亚终归是一项运动,是一种钓鱼方式,选对了工具才能玩得持久,用对了装备才能体会到路亚的快乐!

况且,你帅不帅跟你拿水滴轮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像你的发型一样,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会在意你新剪的头发精不精神!

路亚是孤独的,是自由的,是充满着澎湃激情的!

我们选择水滴轮的原因应该是对拟饵、环境、操作的适应性和自己抛投的实际使用效果!

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承认,同样做一件事,有的人就能够得心应手,有的人就是无法入门。

当你发现你无法发挥水滴轮的性能的时候,一定要适时的做出改变!

关于如何去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渔轮,我想说的就是这些。

还是那句话,我不是在告诉你应该买什么,我只是希望你知道自己花的钱买到了什么!

而海钓重型渔轮的选择,因为作钓方式与传统路亚区别很大,我们有机会单独讨论。

每个人对路亚的追求不同,但我希望路亚对每个人都是友好的,千万不要轻易听信某个对路亚装备的表述,包括钓查员本人,钓友们还是应该通过网络和与钓友们友好的沟通,去论证、去学习、去思考,把懵懵懂懂变成了然于胸,让路亚渔具的市场能够真正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杜绝劣币逐良现象的发生!

我是路亚钓查员,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您的点赞关注就是我钓查的动力!

————————

路亚

孤独与自由碰撞出的澎湃激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