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1)

提起“母亲”,人们必然会联想到“无私”“伟大”这两个词语,只因母亲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着不可侵犯和撼动的地位。

在我国,会把伟大的祖国比做母亲,会把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比做母亲河,母亲是我们生命的起源,是我们成长的守护者,也是唯一一个只付出而无所求的那个人。

在热播剧《人世间》里面,就有着这样的五位母亲,她们或善良慈悲、勤劳朴实;或心直口快、面冷心热;又或者严肃得几乎不近人情,不讲情面;但是当我们沉下心来静静品味,她们种种表现的背后,却都是拳拳的爱子之心。

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

尽管她们的表达方式不同,表达能力也有差别,但是对子女的爱毋庸怀疑。母爱必然真挚,由内而发,不求回报,哪怕遭受误解也不解释,正是这样的爱,成为人生最温暖最伟大的存在。

母爱,有时像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有时像冬日暖阳,带来希望;有时又像惊涛巨浪,护你周全;很庆幸,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母亲,都拥有着她们中的一位。

下面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崇敬之情,共同走进《人世间》的五位母亲,去解读她们的别样情怀!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2)

郑娟养母

郑母在剧中是一位七十多岁高龄的老太太,她第一次出场是在周秉昆打听郑娟住处的时候。

只见她满头花白的头发,胸前系着一个大围裙,费力地拽着一辆跛脚的手推车从巷子口拐进来,她把全身的力气都倾注到手腕处使劲儿地往前拉,却因为脚下打滑重重地摔了下去。

周秉昆赶紧上前帮忙扶起,光明也趁机和母亲说“她是来找我姐的”。这时郑母脸上露出了有点复杂的表情,此时的她并不知道来人目的是什么,但是据她们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人肯来,也未必是带着恶意的,她客气地把周秉昆带回了家里。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3)

在屋内,面对周秉昆四处“扫射”的眼神,郑母大方地介绍着:

“这孩子,我说不让她拆洗棉裤棉被,她非说洗了春节能穿上干净的棉裤,这下好了,也拆了,也洗了,来活了,我看你哪有时间做自己的棉裤?

这糖葫芦串两串一分钱,手快了,春节前能卖好几块钱呢”

周秉昆说明来意遭到拒绝,并被郑娟很不客气地用“滚,别脏了我家”赶出家门。郑母连忙追了出去,面对眼前这个“送钱人”,她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抓住他,然后深深地跪了下去:

“孩子,你把这钱给大娘留下,光靠我卖冰棍养活不了三口人那”

此刻面前的这位母亲无奈、无助又卑微,她抛弃了这个年龄所有的脸面,自尊,给一个二十多岁的晚辈下跪,只为了他能留下手里的三十几元钱。

因为她知道,此刻那浸着女儿屈辱的信封里,装着的是她们一家的“活命钱”,人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才会有尊严,也才能拥有继续追求幸福的能力。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4)

然而看过这部剧的人都知道,郑娟和郑光明都不是郑母亲生的,她在生活那么困难的年代里把别人不要的孩子带回家,并倾尽所有地给予他们母爱。

郑娟还没结婚就被强迫怀了孩子,这让本就一贫如洗的家里更是雪上加霜。郑母并没有责怪女儿遇人不淑,而是包容她、帮助她、接纳她,给她提供虽然不富却住着舒心的家。

当郑娟打算打掉这个孩子时,也是郑母用佛法教化她“那也是一条生命啊”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看起来很富有,却真的很贫穷;有些人看着很穷,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富有。

有些人坐在金山上,守着荒凉的沙漠;而有些人,即使被黑暗包围,也总有一盏灯在心中点亮。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5)

郑母在去世前给郑娟留下了遗言,她希望郑娟可以把孩子送人,然后带着弟弟卖冰棍或者干点别的啥活就能活下去。

这是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母亲形象,她一生无儿无女,却活得问心无愧;她一生贫困交加,却从不抱怨,她把自己所能给予的一切都给了出去。

虽然她没有留下巨额财富,却把善良和坚韧传递了下去。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使得她的儿女能够在之后各自的人生里,闯过一关又一关,最终都获得了圆满的结局。

面对郑母,谁又能说她不是伟大的呢?平凡的生活也能产出伟大,就像泥土中也能开出花来。

郑母在剧中一共就出现几次,每次出场却都能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她让我们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然后再想到什么,甚至还能指引我们去做些什么。

“佛光善心”这是对郑母最精准的评价。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6)

周母李素华

李素华是周家三个儿女的母亲,她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都在围绕着整个家庭操劳。

她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工作,虽然心疼却也没有办法,毕竟丈夫是一家的顶梁柱,全家的生计主要来源于他。

李素华一辈子不识字,没参加过工作,却能培养出三个优秀的子女,抛开成就不算,个个孝顺,善良且正直。

电视剧开头就是全家即将分别的画面,她先是为难地在女儿和小儿子之间选出来一个下放到农村,接着又在同一天送走大儿子和丈夫。

对儿子的叮咛和不舍,对丈夫含蓄的爱,都凝结在竭力控制的眼神里。她想多说一句话,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多看一眼,可火车终是无情地开走了。

她现在站台,怅然若失,然后努力调整好情绪,和小儿子回了家。刚到家,就得知女儿又为爱奔赴了遥远的贵州山区。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7)

这一分别就是六年以后,丈夫、大儿子和儿媳妇郝冬梅都回来了,周母里里外外地忙活着,再累都觉得高兴,笑容绽放得像花儿一样美丽。

晚上,她抱着棉被躺在了大儿子周秉义的旁边,白天太忙了,她想趁着夜里安静好好和儿子说会话。

周母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脸,问他工作累不累?问他能和冬梅常在一起吗?问他俩打算啥时候要孩子。

她不关心儿子飞得高不高,只关心他飞得累不累,一句“妈可想你了”让人瞬间破防。

周母说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识字,就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多读书,有出息,所以哪怕是女儿,只要喜欢读书,她都供。

周母没有文化,可她那些朴实的道理中,总是蕴藏着最高的文化。

周母因为女婿出事而中风昏迷两年,醒来后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周父回家,周秉昆接站途中特意给父亲打了“预防针”,告诉母亲可能不认得他。

可当周父进门的那一刻,周母站在那愣了一会,然后脸上的笑容慢慢绽开喊着“他爸”,然后和老伴儿紧紧相拥在一起。这个拥抱仿佛穿越了两年的断层时光,好像一切灾难都没有发生过。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8)

终于等到女儿也回来了,虽然她还是有时明白有时糊涂,却是把最亲近的家人都记得清楚。

夜里,她轻声唤醒女儿,宝贝地从柜子里拿出一件又一件的红毛衣说:

“你十二岁那一年,和妈提出来想要一件红毛衣,那时候妈真的是没能给你,后来你走了,我就每年过年都织一件,想着你回来给你,可是你一直也没回来,不知不觉就攒了这么多”

这个场景任谁都会泪流满面,在母亲的眼里,儿女即使犯了错,也还是自己的孩子,在母亲这里,都会毫无条件地得到原谅。

母亲爱孩子是天性,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李素华代表的只是中国传统母亲万千中的一员,她们的爱真挚、宽容,她们心甘情愿地为整个家付出,尊敬丈夫,爱护孩子,用一生的心血浇灌她的家庭。

正是有了无数这样无怨又无悔的平凡母亲,她们默默地为“小家”付出,才有了无数心怀梦想的丈夫、儿子心无旁骛地建设“大家”。

所有平凡生活中的母亲,都值得我们尊敬。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9)

春燕妈

剧中还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同样是普通大众母亲中的一个,说话办事却显得有点过于张扬,甚至给人感觉有点“咋咋呼呼”

她就是乔春燕的母亲,周家的邻居,周母李素华的“干姐们儿”

春燕妈是个热心肠,心直口快,有时候说话不经过大脑,经常让人难堪下不来台。但是“却刀子嘴豆腐心”,有困难她也真的会帮,有时还会贪点小便宜,但也都是为了孩子。

周家三个孩子中两个下了乡,只留一个小儿子周秉昆在家,而她家也留下一个小女儿乔春燕。在她眼中,两个孩子从小一块长大,是“青梅竹马”“顶好的一对儿”,她也早就看上了周秉昆的老实巴交,勤劳肯干。

于是她一趟又一趟地往周家跑,和周母商量着两个孩子的事,甚至还与周母合伙要把“生米煮成熟饭”,结果闹了个“大乌龙”。结果是将错就错,好在乔春燕也愿意,最后嫁给了周秉昆的同事曹德宝。

两家因为这事曾闹得不太愉快,可是在周母中风昏迷时候,春燕妈还是不计前嫌地跑过去帮忙,甚至在周秉昆因诗被牵连入狱时,在光字片邻居当中仗义执言“周秉昆绝对是一个好人”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10)

作为母亲,无论她做了什么,都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努力给予儿女她认为最好的东西。

春燕妈忙完了小女儿又开始操心大女儿二女儿,大女儿女婿先从农村返回了城里住在娘家,二女儿女婿回来就没有了住处,她急得不行。

于是她打起了周家的“小算盘”,利用两家的情分,通过周秉昆把郑娟空出来那套小房子借过来“暂住”,象征性地说是给房钱,周秉昆拒绝后也就没再坚持,这里又显现出一个有点爱贪便宜的小市民形象,但也是由于爱子心切。

后来春燕工作变动,单位要收回领导房,而新的单位又有交换条件才给她出钱租房,春燕为这事为难回家和母亲商量。

春燕妈看女儿焦心的样子心疼不已,于是再次给女儿出主意,上演了一出“拉大旗作虎皮”的戏码,成功解决了房子问题。

再到后来周秉义回吉春改造“光字片”,她为女儿多得一套房放弃去新楼,在自家门外搭建了一个小屋,大夏天的陪着女儿吃苦受罪。

还在周秉义来到光字片视察时站出来,企图再次利用这些年两家的交情和她对周家的帮助做筹码,逼迫周秉义的天平倾斜。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11)

春燕妈作为三个女儿的母亲,同样操碎了心。

虽然她有时说话冲,爱贪小便宜,做事方法也总是让人不舒服,甚至有时还出出馊主意,耍些“歪门邪道”的小手段,但归根结底也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在春燕妈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她热心肠、仗义、不计前嫌的一面,也能看到她身上说话没分寸,做事不讲原则的缺点。

可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不高,“一生只围着锅台转”的母亲。在她们眼里就只有屋里屋外那么大的一方天地,身边也就只有那么几个人,儿女的好与坏就是她的好与坏,这又有什么错呢?

这样的母亲, 她的行为谈不上高尚,甚至还不能算是正派,但她爱护儿女的心,和天下所有母亲都是一样的。

母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12)

曲秀珍

这是剧中很有意思的一个“小老太太”

曲秀珍原是最高级人民法院的庭长,后被调到松花江酱油厂担任书记。

她为人最大的特点是公私分明,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违反原则的事坚决不能干”。

曲秀珍在工作中严肃认真,一视同仁且不讲关系,不看情面,私下里实际很关心工人的工作、身体和思想情况。

周秉昆刚被分到酱油厂上班,本来受到厂长关照安排在“味精车间”,却被她给直接拦了回来,硬是安排在工作最累、工作环境最差的“出渣车间”,理由是“这就是程序,每个新人都得先到基层训练考核”

可她暗地里偷偷考察了“出渣车间”的环境,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筹集到资金,改善了工作条件。

不仅如此,她还关心工人对这件事情的反应,不声不响不打招呼地来到出渣车间“偷听”听工人对话,也就是这次,她被周秉昆叫做了“小老太太”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13)

为了感谢周秉昆对丈夫马守常的帮助,下班后,她把周秉昆和他的两个同事都叫到家里吃饭,既表达了私人的感谢,又纠正了他们思想上的错误。

曲秀珍是一个有点不太一样的领导,她面冷心热,受党教育多年,做事既不能违背原则,又舍不下人情味,让人既怕又爱。

为了“光字片”片区民警龚维则被处分的事儿,周秉昆找到曲秀珍帮忙。本想着这是件小事,因为龚维则的的确确是好干部,一定能够得到“小老太太”满口答应,却没想到他的请求不但被曲秀珍一口回绝,甚至还扬言要与他“断交”再也不来往了。

就在周秉昆以为这事没希望了的时候,她又主动找到周秉昆给他“支招”

她让周秉昆到省委接待处大喊自己是“马守常老婆厂子的员工”得以被优先接见,然后事情顺利解决,龚维则不到但没有受到处分,反而还升了副所长。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认为曲秀珍终归还是违反了原则,而实际情况却是,她亲自跑到“光字片”考察了三天,调查清楚状况才想出了这么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得不说这个“小老太太”有原则又不失人情味,还很有智慧。

曲秀珍之所以对周秉昆还有他的同事这么好是有原因的。

后来周秉昆入狱,因为内疚不肯和家人见面,曲秀珍知道后,亲自去教育开导他,也就是那时,她才说出了自己有儿子却和没儿子一样的原因。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14)

战争年代,曲秀珍的儿子刚断奶就送去了保育院,以后由于工作忙更是没时间照顾孩子,连见一面都难,后来儿子甚至干脆和父母断了关系。解放后本来可以在一起生活了,她的儿子又觉得对不起父母而不再回来。

曲秀珍深知这件事怪不得儿子,就只能独自承受孤单的日子,于是她把这种母爱都转移了出去,转移到那些和她儿子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身上,而周秉昆就是她最看好的一个。

现在回头看来,曲秀珍对周秉昆和他的几个同事以及家人,从工作到生活,再到思想变化和未来规划上都悉心指导,哪个不是都当成了自己孩子般的对待?她的这种做法又何尝不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弥补着对儿子的亏欠呢?

曲秀珍是属于有着“特殊情况”的母亲,年轻时为了抗战、为了国家,被迫“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可是她却无怨无悔,如果再给她一次选择,相信她还是会为了国家送走儿子。

不是所有的母爱都非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曲秀珍的身上,就让我们看到了世上还存在另一种“成全与牺牲”的伟大母爱。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15)

金月姬

金月姬是郝冬梅的母亲,周秉义的岳母。

一位有着非常丰富的斗争经验,阶级立场坚定的母亲。因受党教育多年,又和女儿聚少离多,缺乏沟通与了解,导致她和女儿之间经常因意见不合发生冲突。

金月姬不是不爱自己的女儿,只是不知道要如何去爱,如何去表达,才能在不伤害女儿的情况下,让她了解到自己的内心。

金月姬第一次和女儿发生冲突,是因为郝冬梅为了“周秉义的亲戚的同学”上大学向父亲提出帮助。

虽然那位同学的情况没有问题,但是通过这样的手段去干预就犯了她的忌讳。在金月姬的眼里,“她的权利是党和国家赋予的,任何人都不能打她手中权利的主意”。

在这一点上,金月姬是没有错的,因为在她心里,自己首先是党的干部,其次才是一位母亲,她爱自己的女儿,却不能因为爱女儿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16)

剧中从郝冬梅的口中得知,金月姬本来还有两个儿子,但是因为战争和工作需要和他们失散了,之后一直也没有找回来。所以郝冬梅是她唯一的女儿,作为母亲,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女儿幸福。

郝冬梅在下乡期间嫁给了周秉义,起初她是不看好的,因为他们两家不处在同一个阶级。但是后来随着接触的加深,金月姬开始慢慢欣赏眼前的这个女婿,再后来更是开始主动地了解、交流、渗透,还给予周秉义很多工作上的建议和指导。

如果说金月姬是爱屋及乌,这话一点没错,她爱自己的女儿,当然希望女儿嫁的不是一个平庸之辈,起码人要正直,其次还要有能力才配得起。

当她了解到周秉义不想在资料研究室“混日子”时,就利用组织部的人来看望她的机会,委婉地提出了自己关于年轻干部选拔的建议,后来周秉义果然被调到了“干实事”的军工厂。

军工厂企业改革困难重重,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冬天工人及家属取暖的问题,金月姬了解情况后,主动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三万元帮助女婿解燃眉之急。

正是这笔钱,让军工厂渡过了眼下的难关,使周秉义能够在厂里站稳脚跟。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17)

金月姬爱自己的女儿,也同样爱着女儿所爱之人,她是把女婿也当成了儿子去看待的。

周秉义为工作远赴苏联,回来成功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军工厂未来的发展问题,但同时也带回来一则“绯闻”

金月姬避开女儿,把周秉义单独叫到书房,拿出那张关于他的“绯闻”报纸给周秉义看,直截了当地问周秉义对这件事的真实看法。

当她了解了实际情况后,警告他“擦枪不许走火”。允许他们继续通信,但要保证所有的往来信件都要翻译给自己看,以保证自己能够随时了解事情进展,关键时候帮助他。

金月姬坚决果断地把周秉义的这段插曲扼杀在了摇篮里,她的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在保护女儿的婚姻,更是在保护党的一名好干部不犯错误。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18)

金月姬这种对子女的爱,肯定会让很多人看不懂,感觉她刻板、教条、没人情味,甚至让自己的女儿也一度认为她是“带有色眼镜看人”,处事不公平。

可是站在她的角度去分析发生过的每一件事又都没有错,更没有错的是她对女儿的爱。无论她金月姬身处什么阶级,坐在什么高位上,母子之间的血脉亲情是不会改变的,这是天性。

金月姬作为党的干部,一生都在依照党的章程办事,光明磊落。

要说她这一生唯一徇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去世前向组织上提出了自己的最后愿望: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让周秉义的弟弟周秉昆可以提前几天出狱,回家过个团圆年。

金月姬对女儿是有要求的,所以对她的爱的方式,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这不是一般母亲能做到又被理解的那种爱。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19)

高尔基说: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印度也有谚语: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从古至今,有太多歌颂母亲的名言、诗歌,但都不足以表达母爱的无私、伟大。

母爱不分种族、不论文化,不管贫穷富有,地位高低,都无一例外地为子女倾尽所有。

面对各式各样的母爱,我们小时候可能感受不到,再大点可能会嫌烦,成年后可能因观点不合产生分歧,岁数大了,很多事情想明白之时,父母已垂垂老矣甚至不在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悲苦的事情之一,它让我们的过错再也没了纠正的机会,它让我们必然要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正所谓: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就在当下,多一些倾听,多一份耐心,多一点沟通,别让你的人生徒留遗憾!

史上最勇敢无畏的母亲(人世间五位母亲)(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