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沙棘锅怎么做(吃一锅就可以种一棵沙棘树)

顾客每消费一整锅1200g沙棘火锅,海底捞就将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一棵沙棘树,助力西北荒漠化治理工作。8月19日,海底捞在北京、上海、浙江、吉林等18个省市700余家门店上线果味酸辣锅底沙棘火锅。

海底捞沙棘锅怎么做(吃一锅就可以种一棵沙棘树)(1)

图说:果味酸辣锅底沙棘火锅 采访对象供图

探索沙棘产业多元发展道路

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黑刺,为胡颓子科酸刺属的灌木或小乔木。沙棘果实富含维生素、黄酮、有机酸生物碱、各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食品、饮料、医药、保健等行业,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作为治理荒漠化的重要植物,沙棘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点,既能在风口沙丘上生长,又能在沙滩沟壑繁殖,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一把“好手”。从1985年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工作,将其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沙棘资源丰富,分布较广,产量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发布的《我国沙棘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显示,沙棘分布在全国20个省份的430多个县,截至2018年沙棘总面积达157公顷,其中,天然林107公顷,人工林约50公顷。

然而,沙棘产品开发仍存在不完全、不完善的问题,形成的产品附加值较低,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沙棘相关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大力推广种植沙棘将成为重要的林业经济增长极。尤其是,我国沙棘种植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是不少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支柱产业,如何提高沙棘产业附加值直接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海底捞沙棘火锅的推出,是对沙棘综合开发利用的一次有益尝试,有望为沙棘产业寻找更多出路,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帮助沙棘产业朝着产业化、工业化、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沙棘火锅在18个省市上线

沙棘火锅精选中华沙棘熬制汤料,并搭配果干,锅底色泽金黄,口味酸辣鲜美,并带有沙棘果香。昨日,北京、上海、浙江等18个省市700余家海底捞门店上线沙棘火锅。

海底捞的沙棘火锅也承担公益使命,顾客每消费一整锅(1200g)沙棘火锅,海底捞将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一棵沙棘树种植在“蚂蚁森林”,助力西北荒漠化治理工作。通过沙棘火锅这一特色产品的宣传和推广,还有助于加深大众对沙棘及相关产品的了解,深化消费者认知。截至2020年底,海底捞共有门店1298家,全年服务顾客超过2.5亿人次,有望为沙棘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商机。

据悉,多年来,海底捞不断探索环保举措。在日常运营上,推行电子化服务及办公、优化清洗设备工艺以节约用水、分区域设计照明及空调开关、采用能源智能管理系统等,践行低碳节能的运营理念。在减塑环保方面,对餐盒、吸管、打包袋等一次性塑料用品进行绿色设计;同时,海底捞也是最早提供半份菜的餐饮品牌,提供点餐量建议服务,倡导“粮食节约”。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