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汉字是如何演化过来的)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当然,汉字也有它不断变化的历史。

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汉字是如何演化过来的)(1)

从整个过程来讲,汉字的发展共分为前后七个阶段,分别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也有观点认为,还要加上简化之后的楷体字,因此汉字的发展也有八个阶段的说法。

甲骨文,就是凿刻在乌龟壳或者动物骨头上的文字。

我国现存最早的甲骨文出现在殷商盘庚时期,内容经过考证多为“卜辞”,及祭祀或祈福时使用的话语,此外也有极少的部分为“记事辞”。

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汉字是如何演化过来的)(2)

甲骨文主要是象形字和会意字,比例能够占到甲骨文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余下的部分为形声字,而形声字距离现代意义上的汉字就更近了一步。

不过,甲骨文的字形非常不稳定,相同意义的字在刻画后很可能样貌完全不同,这说明当时的文字使用并没有统一规范,书写过程中的出入比较大。

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汉字是如何演化过来的)(3)

金文,这个阶段的文字主要铸造在金属器皿上,故有“金文”之称。当然,这里所说的金属器皿,是以青铜器为主。

我国现已出土的文物中,最早的金文器物是在商代,但这一时期的金文器物比较少见。

到了西周时期,金文在出土文物中就已经屡见不鲜了,而且金文的成字已经以形声字为主。

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是汉字进化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

相传大篆是周朝史官史籀(“籀”音同“皱”)所创,实际上是此人对汉字进行了人为的革新,周宣王时期的“石鼓文”,就是这一阶段文字的代表作。

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字体也足够工整,甲骨文出现之前,“石鼓文”一直被认为是我国最古老的实物文字。

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汉字是如何演化过来的)(4)

小篆,由大篆简化而来,相传为秦朝宰相李斯整理归纳。较之于大篆,小篆的字体结构更加简洁,笔画更加顺畅,尤其是对偏旁和字根的总结,使这一阶段的文字字形比较固定,使用范围也明显加强,对汉字的进步有重大贡献。

隶书,比小篆更为简洁,尤其是在写法上比较随性。

相传是一个叫作程邈的犯人在狱中所做,主要是对当时已经形成的隶书进行收集,然后敬献给了秦始皇。

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汉字是如何演化过来的)(5)

秦始皇大悦,不但赦免了程邈的罪责,还将他提拔为官。

楷书,是对隶书的再规范。由于隶书在书写上比较随性,所以相同文字的写法容易出现偏差。

汉朝以后,盛行楷书,及时地将汉字的写法重新作了规范。

草书和行书是建立在楷书基础之上的,行书就是快速写作的楷书,因此只是在写法上存在不同。

楷书要求是一笔一画,横平竖直,而行书则可以适当地进行连写,在不破坏楷书整体美观构架的情况下,尽量加快书写速度。

一般来讲,楷书和行书没有太大的区别,认识楷书写法的人,也一定认识行书的写法。

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汉字是如何演化过来的)(6)

但草书就有所不同了,由于它书写速度过快,所以虽然和楷书、行书同写一字,但形体上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很难辨认草书写的是哪些字。

当然,草书的书写并未因书写速度而影响汉字的美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饮中八仙”之一张旭,擅长的正是草书写法。

汉字的演变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自然演变,二是人为改革。

自然演变是因为不同事物的出现,需要出现相应的文字来代表,而一些事物的消逝,又会使一些文字远离人们的视线。

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汉字是如何演化过来的)(7)

相比之下,人为改革能够更显著地推进文字进化,比如新中国成立后的简体字运动,就使原本复杂难写的文字变得简单明了。

简体字的改革无疑使学习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极大地刺激了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