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行总督喜上加喜(清官张伯行的崩溃)

张伯行总督喜上加喜(清官张伯行的崩溃)(1)

张伯行总督喜上加喜(清官张伯行的崩溃)(2)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有位包拯,也就是包青天,在清朝,其实也有这么一位清官,他名为张伯行,被百姓称为张青天。作为大户家中独子的他,从小就颇负重望,学习孔子儒学,可谓是“别人家的孩子”。之后,他也因为清廉受到了皇帝的赏识,一路被提拔至江苏巡抚。

这本该是春风得意的一生。然而,在刚上任江苏巡抚的几年后的一个夏天,他却奇怪地崩溃了:把自己关在城中,拒绝出门,怀疑官署里处处有海贼。这甚至惊动了康熙:颁布密诏任命两位大臣去调查此事。

在那个令人好奇的夏天究竟发生了什么?通过史料的回溯,我们或许可以窥见清官张伯行崩溃事件的一隅。

张伯行总督喜上加喜(清官张伯行的崩溃)(3)

《張伯行石刻像》,石蕴玉正书赞

清官张伯行的崩溃

作者:史景迁

(本文摘自《中国纵横》)

1.

江苏巡抚的异常

1714年的夏天,江苏巡抚张伯行将自己关在苏州城中拒绝出城。他不愿意离开苏州前往常州府去主持会审,还将宵禁延长到天明之后,以至于影响到了当地的商业活动。

此外,他逮捕了一批来自陕西的帽商,理由是他们有谋逆之心。他还命令地方官员派遣专门的侍卫来保护他。张伯行这一系列古怪举动,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有人要谋害他:可能是海贼,也可能是前任满人总督噶礼的亲信。

听说这件事之后,康熙帝非常困惑,他颁布了措辞严厉的密诏,任命两位大臣前去调查张伯行的古怪行为。

漕运总督郎廷极在奏折中写到:“抚臣之操守,皇上久已稔知,毋庸奴才陈奏。惟是才短性偏,多疑苛细,以致事件迟滞。凡人言人之善者,疑之;言人之过者,信之。遂有小徒造作无根之言,影向之事,迎合其意,以希信任。”

苏州织造李煦也有类似的评价:“臣煦细察抚臣为人,大抵多疑多惧。多疑则遇事吹求,不能就事完结,自有无辜拖累而罗织多人矣。多惧则中心惶恐,小人无稽之谈尽为腹心之托,而昼夜不安,举动未免颠倒。”

按《清史列传》的记载,张伯行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更是一位名声在外的清官,他的品行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仔细研究1714年夏天以后的历史记载我们就能发现,这样的名声让张伯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这些历史记载中,也能窥视到康熙的某些性格特征。

张伯行总督喜上加喜(清官张伯行的崩溃)(4)

2.

天子赏识

清顺治九年,即1652年,张伯行出生于河南,是当地一家大户的独子。张伯行自幼聪明好学,从小就接受了孔子儒学的严格教育。虽然他在每个级别的科举考试中都落榜过一次,但还是在二十五岁取得了功名。

康熙二十年,即1681年,张伯行考中举人,四年后中殿试三甲八十名,赐同进士出身。在之后的十五年中,张伯行经过考选,历任内阁中书等三个职务,但都任期较短。

显然,张伯行更希望回到家乡河南过——一种以思考为主的学者生活,因此,随后大多数时间他是在老家河南仪封度过的。他常常与友人喝酒吟诗,偶尔也参与灌溉或赈灾,以尽乡绅之责。1695年父丧后,张伯行慷慨地将家产施与乡邻。期间,张伯行育有两儿三女,还修建了请见书院,占地一千五百亩,讲明正学。毫无疑问,张伯行的生活可谓安居乐业。

1700年,正值张伯行四十八岁,他因为人正直、治河有方,被河道总督张鹏翮上疏推荐治理河务。张伯行以经验不足、有病在身为由拒绝,但未获批准。两年后,张伯行督修黄河岸堤有功,被提拔为山东济宁道。张伯行虽然办事不力——他至少搞砸了两项任务——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为人正直,体恤民情,还从家中运粮食救济灾民。因而,他在1706年升任江苏按察使。

张伯行并不喜欢这个职务。在走马上任的第一个月,他就屡次和巡抚发生冲突,并递交了辞呈。但是他的辞官未能成行,因为此时康熙帝已经启程南巡,而他还有重任在身。他与省级官员的关系也非常糟糕,感觉自己根本不适合这个新工作。但是不久后,他又被升职为福建巡抚,这次是康熙帝亲自破格提拔的。

康熙在南巡期间常常与当地人交流,亲自考察民情,以显仁君风范。为了保障所有人的利益,康熙亲自惩恶扬善。1707年春康熙再次南巡时,曾多次提到张伯行的名字,将其作为清官的榜样。

到南京后,康熙命江苏总督及巡抚推荐德才兼备的官员,而张伯行并没有被推荐。这时候康熙帝表现出了儒家君王的风范,他当众召见了张伯行,谕从臣曰 :“朕至江南,方闻张伯行居官甚清,最不易得。”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康熙接着问,“有官如伯行者乎?”在场者皆无异词。康熙帝接着说:“汝等何莫保举,朕保之。将来居官好,天下以朕为明君,若贪赃枉法,天下笑朕不识人。”康熙当即下诏,令吏部提拔张伯行为暂时员缺的福建巡抚。

张伯行总督喜上加喜(清官张伯行的崩溃)(5)

康熙帝南巡归朝图(局部)

3.

崩溃的开始

据记载,在张伯行前往福建就任巡抚之前,康熙帝曾说过,“各地风俗各异,自古王法不能绳。若以内地民情治之,断不能行。历来如此,不过将就大概治之”。张伯行回答说,臣虽才疏学浅,但至少能做到为官清廉,恪尽职守。康熙冷冷地说,臣子都这么说,唯有时间能够证明。张伯行恪守廉洁之操守,而如有同僚犯事,也不轻易弹劾,只有劝说不成、示法无效之时,张伯行才予以弹劾。

作为福建巡抚,张伯行也颇具儒家风范。他上疏请求减免三县赋税并获准,还稳定了物价,增加了福建的举人名额,强化了保甲制度。他将皇上圣谕以三种版本下达,一种引经据典,针对文人墨客;一种文采平平,针对中等阶层;一种通俗易懂,针对平民百姓。张伯行还亲自校刊哲学经典。

但在其他方面,他却显得呆板僵化,甚至偏执,并没有按照康熙帝的指示行事:他毁掉了当地人看来是主宰“生死福祸”的祠堂;命令百姓赎回当尼姑的自家女子,为她们选择配偶婚嫁;他不顾福建多年的习俗,禁止不符合礼仪的葬礼;他还计划将所有天主教士驱逐出福建地区。

康熙帝完全可以将张伯行的行为看做抗命不遵,但是恰恰相反,康熙认为这是张伯行正直廉洁的表现。适逢江苏巡抚因腐败贪污被罢免,张伯行奉命调任江苏巡抚。对于康熙来说,张伯行是这个江南财政大省巡抚的不二人选。

1710年初,张伯行走马上任,也正是由此开始,诸事不顺他和总督噶礼在减轻赋税、分配粮食和联名上疏等问题上都发生了争执。江苏省的财政事务本来就纠缠不清,张伯行还开庭重审噶礼已经结案的案子。到这一年秋,张伯行已经忍无可忍,并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辞官,而康熙帝再次拒绝了张伯行的请求。噶礼控告张伯行胆小懦弱,未能逮捕上海附近的海贼,而张伯行直接就抓捕了噶礼的手下,指控其为海贼。在庭审之前,这名噶礼的手下竟然死于狱中。

1711年秋,张伯行和噶礼再次在扬州科场案上爆发了冲突。康熙派遣钦差大臣前往江苏调查张伯行和噶礼的互参案。钦差不久奏报,认为噶礼清白,张伯行不仅无能,还诬告上级。考虑到协调满汉关系和张伯行的正直廉洁,康熙帝逐一否决了这些奏报。最终噶礼被革职,张伯行留任原职。

张伯行总督喜上加喜(清官张伯行的崩溃)(6)

电视剧《跃龙门》,表现了扬州科考案中张伯行的清廉公正

4.

顺利退休

1713年末,江苏布政使缺员,张伯行疏荐三人候选,但康熙拒绝了张伯行的上疏,钦定湖北按察使牟钦元擢任。牟钦元并非张伯行的友人,但仕途生涯令人敬佩,皇上认为没有必要取消对牟钦元的任命。

1714年初,张伯行对福建省日益增多的海贼深感忧虑,上疏请求康熙下令长三角的船只上的船员必须持有登记证书,才能合法经营,而这一登记过程相当繁杂。初夏之时,因为害怕被暗杀,张伯行将自己禁闭在扬州城中。

7月,张伯行弹劾新上任的牟钦元将海贼隐藏在官署中。康熙下令严查此事,而继任噶礼的新总督和康熙钦定的钦差大臣都奏报牟钦元是清白的,没有证据显示苏州藏匿海贼或是张伯行的生命受到威胁。每一次康熙都念及张伯行的正直廉洁而下令重新调查。

最终,钦差大臣还是坚持认为张伯行诬陷大臣,应该斩首,康熙才最终罢免张伯行,并将其召回北京。康熙批准了吏部的判决,将牟钦元官复原职。康熙在专门与张伯行进行了一番谈话之后,颁布了类似于向大臣道歉的谕旨:在1715年12月18日,康熙在谕旨中提到张伯行“甚属糊涂、实不堪任巡抚”。康熙最终罢免了张伯行,但仍然宽大处理,任命张伯行担任总督仓场侍郎这一芝麻官。

张伯行的晚年甚是和平。他顺利完成了一系列不太困难的任务,继续写他的理学著作。雍正年间他被提拔为礼部尚书,1725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张伯行总督喜上加喜(清官张伯行的崩溃)(7)

5.

颇负重望是崩溃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段奇妙的故事,关于张伯行的历史传记肯定会颇为有趣,深深吸引读者。虽然学术界对于长江一带的海贼情况、噶礼派系及主要人物、张伯行的朋友圈子、其哲学和别的著作都有细致的研究,但史料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大量谜团仍未解开。我认为,要理解张伯行的一生,特别是1714年他所遭受的冲击,要将精神研究纳入历史研究的范围中来。

我觉得张伯行患有一种叫作妄想症的精神疾病,1714年他在苏州所做的就是为了创造一种妄想的“社群”环境。这种被假想出来的被歧视和被迫害,“源于个人试图对于环境及所发生之事加以解释的行为,而这些事情往往是个人不合群的行为、态度和幻想的产物”。

幻想的形成往往由一些导致个人怀疑自身能力的不幸事件所触发,患者会对某些事情特别敏感,从而对不利或危险的信号反应过度。之后,患者会从周遭的环境中,挑选那些符合自身对世界的解释的事情。如果他的基本前提成立,幻想就将牢不可破,极富系统性和逻辑性。

妄想症的症状容易出现在那些自视清高、以自我为中心、自命不凡的人身上,这些人往往道德感强,颇孚众望。妄想症患者有很强的事业心和高智商,还具备有条理、朴实和顽固三大性格特征。

随着妄想症的发展,即使患者实际上并没有遭到联合攻击,也没有遭遇那些被他指责和令他恐惧的事情,也会在心理上将周围的一切都编织成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态度和意图都是妄想的”。

正如耶鲁大学精神病学教授诺尔曼·卡梅隆(Norman Cameron)的研究所显示,“假象的环境会不断发展,直至对患者的清白或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患者通常会先将威胁直接斩草除根,然后爆发出一系列防御性或报复性的行为。患者已经在精神上演练过多次,要对假想的诽谤者和迫害者进行系统、公开的回击。而处在真实环境中的人却不赞同患者的态度和反应,会进行有力的反抗或还击,其强度取决于人们将他的爆发视为妄想症还是邪恶行为”。

在张伯行传记中有如下一些事实,这都是精神解读的例证 :张伯行是独子,为人谨小慎微,家教严格;在复杂的问题面前时常感到困惑;尽管长期刻苦学习,但在科举考试的每一级都曾落榜一次;一直不愿做官;仕途开始之年已经年过半百;拒绝幕僚协助其工作;1712年已经耗尽了所有家产;被康熙认定是清正廉洁的清官,一直受到信赖和支持。

传记当中的其他细节也暗示了张伯行精神的崩溃,尽管西方学者通常认为这些话是陈词滥调:他很早就开始读书,早年就成为很正统的人,不愿意和别的孩童玩耍;十三岁时母亲去世,他表现得悲恸逾常;父亲是个行峻言厉的人;他拒绝为任何一官半职支付例银(也可以说这是贿赂),严格遵守所有的礼仪规定,并且深刻地渴望能够效仿过去的贤能之士。

张伯行的精神崩溃也有清朝社会规范的原因尤其是社会要求独子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对孩子过高的事业期待;以及复杂多变的官场——需要为人圆滑、精通人情世故;为了避免上级的折磨,还要定期交纳例银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张伯行精神崩溃的诱因。

已过半百之年的张伯行对为官之道一窍不通,因此,他所承受的压力也更大。与噶礼和海贼的矛盾冲突深深困扰着他,这是他第一次精神崩溃的原因。为了证实自己的假想并将之系统化,张伯行把苏州想象成一个充满海贼和刺客的地方,还将布政使牟钦元作为接替噶礼的假想敌。随着恐惧与日俱增,他开始了复仇行动。因为他官职甚高,他的行动免不了要惊动皇上,皇上则派遣钦差大臣进行全面的调查。在1712年与噶礼发生冲突之时,张伯行还是比较清醒的,可到了1714年,他的目标不过都是些虚无的想象。

正常的仕途也许能将张伯行从崩溃当中解救出来,要是早些年因为不能胜任而被撤职,或许他能够与这一官僚体系和平相处。但现实却是,康熙帝为了展现儒家君王风范,将张伯行推到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境地,而他长期以来所接受的高度理想化的教育尚不能适应这一环境。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将张伯行突然从压力巨大的高官显位上撤职,并且让他去从事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日常工作,康熙帝在不经意间找到了当今医学界所认可的成功治疗妄想症的妙方。

张伯行总督喜上加喜(清官张伯行的崩溃)(8)

【相关图书】

《中国纵横》

史景迁 著

张伯行总督喜上加喜(清官张伯行的崩溃)(9)

这本书当中收录的是史景迁最有代表性的论文,反映了他尽可能精确、公正和透彻地思考中国的努力。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中西文化交流、儒家理论和国家权力、中国的社会历史、革命中国,以及恩师的介绍。书名叫做《中国纵横》,部分源自作者对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敬意,因为他喜欢“纵横”这个词语,它寓意着曲折而不失目的性,还寓意着以某种逻辑来厘清“辐辏并进”之脉络的努力。

知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评价道:在史景迁感同身受、叙事巧妙的文字里,中国人所经历的这些,都化为有血有肉的遭遇,尽管有时候残酷不堪。通过真切摹写出人物的品性及其处境,史景迁亲切地带领我们走进这些人的生命,让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仿佛跟他们有过直接的交流。这种感觉,只有最好的历史作品里才能赋予。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转载:请联系后台

商业合作或投稿:rq@imaginist.com.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