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一线风雪中逆行的港城交通人(新春守护)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开栏语:

新春佳节来临,阖家团圆。在幸福安宁的背后,是一群人的默默守护。

他们扎根基层一线,维护着社会治安,重复着日常巡检,保障着日常安全生产……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今日起,上游新闻推出“新春·守护”系列报道,走入他们的日常工作,致敬这群守护人。

防控一线风雪中逆行的港城交通人(新春守护)(1)

1月26日凌晨,城市已渐渐进入“梦乡”。

在重庆轨道交通的各个站点,出入口的卷帘门虽然早已拉下,但站厅站台内仍有不少工作人员,正在为市民们的安全出行开展着维保工作。

在地铁6号线、国博线换乘站礼嘉站,陈飞虎、夏汗茂、熊飞三人也已经投入到站台门的维保作业之中。

春节即将到来,他们的工作就是要保证这些站台门能够正常稳定运行,为大家的春节假期安全出行当好“守门人”。

防控一线风雪中逆行的港城交通人(新春守护)(2)

保障站台门正常运作

当天凌晨0点30分,上游新闻记者来到地铁礼嘉站。

顺着楼梯步入站厅,就会发现不时有头戴安全帽、身着工装与反光马甲的维保人员步履匆匆——如果说在列车运营时间,车站是属于乘客与客运服务人员的,那么到了深夜,这些维保人员就是绝对的“主角”。

“大家的工作各有不同,我们三个人要负责的就是对站台门进行维护保养。”今年33岁的陈飞虎,是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车站设备维保部门梯车间的站台门维修工,入行至今已有10年。自6号线、国博线开通运营后,他便投入到该路段11个车站的站台门维保工作之中。

按照工作安排,陈飞虎与夏汗茂、熊飞组成的维保小组,会在当班的深夜开展日常维保、月检、季检、年检以及专项检查等工作。此次来到礼嘉站,正是他们对该站站台门进行季检的日子。

“我们会对礼嘉站48个站台门的障碍物探测功能、光电传感功能进行全面测试检查,还会对6、7个站台门进行全面‘体检’。”陈飞虎说,对于乘客而言,障碍物探测、光电传感是最直观体现站台门是否正常运作的功能,所以在检查测试过程中,决不能有半点马虎。

防控一线风雪中逆行的港城交通人(新春守护)(3)

8毫米金属条成检测“神器”

凌晨1点,伴随着工单的下达,陈飞虎和同事们背上了工程包,带着铝合金人字梯便来到了国博线礼嘉站的站台层。

“螺丝刀、扳手、钳子、绝缘胶布……”夏汗茂将工具整齐的码放在地上,对开工需要使用的工具逐一进行清点与记录。完成清点后,身为组长的陈飞虎向大家介绍了当天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要点。与大家一起在“安全技术交底书”上签字,将红灯和黄灯的手提信号灯放在了车站轨行区的首尾后,工作随即正式展开。

“我们三个人,一般都是轮流进行实操工作。”陈飞虎说,当天的实操工作,主要由夏汗茂进行,他与熊飞来协助完成。

“你用钥匙打开站台门,我来测试障碍物探测功能。”只见夏汗茂从摆放在地面的工具中拿起一块金属条,在陈飞虎通过钥匙操控打开站台门并随后关闭的瞬间,将金属条插在门缝中。

大约一两秒钟,站台门随即自动打开。这说明,站台门已经“感知”到有异物侵入,并通过重新开门,来确保出入安全。

“这个金属条的厚度有8毫米,是我们开展测试工作的重要工具。”陈飞虎说,障碍物探测功能通俗来讲就是防夹功能,只要是大于8毫米的物体被门夹住后,站台门重新打开即为测试通过。

“平常如果遇到不能重新打开的,我们就会对门的电子锁进行调整,确保功能正常运转。”

防控一线风雪中逆行的港城交通人(新春守护)(4)

每道门都会进行4次光电传感测试

除了测试防夹功能,光电传感功能也至关重要。

“每个站台门都安装了两组光电传感设备,在关门的过程中以及关门后的15秒内,如果有异物遮挡传感设备,站台门就会重新打开。”陈飞虎说,该功能在乘客上下车阶段作用重大。“如果有乘客在关门的刹那要上下车,站台门就会打开确保乘客安全。”

此时,夏汗茂已经步入到轨行区,在站台门内侧旁边的一个金属立柱旁停了下来。在该立柱上,设置有两组光电传感器。

陈飞虎在站台上通过钥匙打开站台门后,在门即将自动关闭的时刻,夏汗茂用手遮挡住传感器,站台门便发出警报声,重新开启。

“这种光电传感测试,每个门都会进行4次。”夏汗茂说,除了关门瞬间每组传感器进行一次测试外,他还会进行两次默数12、13秒的时候,再次用手遮挡传感器,测试其关门后15秒内是否可重新开门。

“48个站台门要完成所有的测试,大约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陈飞虎说,这项测试完成后,他们会对未通过测试的门进行维保,确保功能正常使用。

“相较于以前刚开通的时候,站台门出现问题的情况越来越少了。”得益于市民文明乘车习惯的逐步养成,强行用手扒门、阻碍门正常关闭的情况已经少有发生。陈飞虎说,正是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减少,站台门维保工作的开展也会更加顺利,他们也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每一个站台门的全面“体检”工作之中。

防控一线风雪中逆行的港城交通人(新春守护)(5)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