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

历史对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在洪武年间的几个案子,让他一直处于舆论的旋涡之中。有人认为他嫉贤妒能猜忌大臣,所以才做出杀害功臣的事情。也有人认为他是为了反腐和安护百姓,所以必须对权贵动手。为了证明这两种极端的观点,历史爱好者们在明朝文献中收集了大量的证据。从这些文献资料来看,朱元璋的行为非常矛盾,很多时候难以自圆其说。其实这里面的问题很简单,因为现在能收集到的明朝史料,有相当部分是伪造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关于朱元璋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那些事。

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1)

朱元璋和沈万三的故事流传很广,在民间有大量的受众,甚至被拍成影视剧。在不同的影视剧中,沈万三和朱元璋的关系是不同的。有的说他们是结拜兄弟,有的说朱元璋靠着沈万三的支持才建立明朝,最后朱元璋还卸磨杀驴。甚至在《明史》中也有沈万三出钱修建南京城墙和犒劳军队,结果引起朱元璋猜忌的篇章。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民间评书和小说家编造的谎言,朱元璋和沈万三从来就没有任何交集,根本没有见过面。按照历史文献来推测,沈万三在明朝建立之前就去世了,根本没有机会去拜见朱元璋。

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2)

沈万三是元朝人,家住吴会周庄,被誉为江南首富。他的父亲沈佑就是大商人,后来又得到巨富陆道源的巨额投资,于是通过投资海洋贸易成为江南第一富豪。时人对沈万三的评价是,"资产巨万、田产逾吴下",流寓遍及南京、苏州、吴江等地,名满天下。按照正史的记载,沈万三以苏州为核心经营自己的生意,赚取了巨额的财产,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富豪。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张士诚政权攻占了苏州,沈万三出钱支持张士诚,张士诚还请人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朝建立后,沈万三又投靠了朱元璋,主动出钱帮南京修城墙。

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3)

按照史书记载,沈万三在修南京城时出力很大,这个南京城的三分之一都是他出钱修建的。朱元璋也因此给沈万三的两个儿子封官,允许沈万三在南京城大量投资做生意。后来沈万三有出犒劳明朝军队,这让朱元璋大怒,于是被猜忌。好在马皇后知道后劝说朱元璋,朱元璋才免了沈万三的死罪,最终把他流放到云南。按照正史的记载,沈万三死于洪武十二年,活了八十多岁。这种说法虽然来自于正规史料,却有着很大的矛盾之处,所以在历史爱好者中受到质疑。他们找出很多其他的史料,证明其中的虚构成分。

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4)

其中最为奇葩的是,沈万三被充军时已经八十岁上下了。将一个八十岁老翁充军到云南,而且还活了好些年才死,这简直难以置信。古代对于老人的刑法都会依照情理给予减免的,史书记录的这种做法非常不可思议。同时对于沈万三充军后的遭遇,正史与沈家家谱也不太一样。沈家认为沈万三死于洪武二十六年,享年八十八岁。他们的依据是来源于道教的《张三丰全集》,据此记载沈万三在流放路上遇到张三丰,便跟随张三丰修道,最后云游四方,在福建去世。可这个说法在道教更神奇,道藏里面说沈万三最终成仙,在康熙年间还出现过。

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5)

鉴于沈家家谱中关于沈万三的内容很多来自于道教,因此可信度不高,有着大量的神话元素。因此主流观点一般都认为沈万三是在洪武十二年去世的,但在出生日期上比沈家认为的要早。可是沈万三家乡地方县志上却有着另外的记录,与正史、沈家家谱都截然不同。

按照《吴江县志》记载,"张士诚据吴时,万三已死,二子茂、旺秘从海道运米至燕京。"从这个史料来看,沈万三在张士诚攻占平江时已经去世了,根本活不到明朝建立。这个史料的最早编撰者是明朝人莫旦,他家和沈家是儿女亲家,所以被认为可信度很高,也被地方志采纳。

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6)

按史书记载,张士诚在元朝至正十六年攻占平江地区,这发生在公元1356年。而朱元璋建立明朝是在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如果沈万三死于1356年以前,自然不可能在1368年之后被朱元璋流放云南。而分析当时的历史情况,可以发现这个记录是符合历史背景的。

元末农民战争时期,张士诚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控制了大运河和海路运输,迫使元大都和北方地区出现大面积饥荒。元朝南下的军队在缺粮的情况下裹足不前,最终在内讧中贻误战机。而张士诚便乘机在南方割据称王,其他农民义军首领割据自立。

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7)

沈家作为当时的江南海洋贸易的大家族,必然在海运上有自己的渠道。虽然张士诚截断了大部分运输渠道,但沈家偷偷往元大都运送粮食也是有可能的。实际上除了沈家外,当时割据浙江的方国珍所部也曾向元大都运粮,以换取元朝的官职,避免被南方元军攻击。

如果继续以年份为依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流放云南上也存在很大的漏洞。按照史书记载,沈万三被流放云南是在洪武二年。可是在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才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征讨云南的元朝残部。到洪武十五年,傅友德等人才基本平定云南。

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8)

然后在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下旨让沐英镇守云南,傅友德和蓝玉班师回南京。而沈万三死于洪武十二年,或者二十六年的说法,都明显与此矛盾。朱元璋怎么可能将一个八十岁上下的老人,流放到敌人的地盘上去?从这个角度看,正史中两段史料明显是互相冲突的,其中存在很大的疑点。

同时在地方志中,却有更多的内容支持沈万三死于1356年之前的说法。按照地方志记载,沈万三的第三子叫做沈荣,沈荣的墓志铭上写他死于洪武九年,享年七十一岁。按这个记载推理,沈万三被流放云南后竟然活了一百多岁,这已经无限接近于道教中成仙的说法了。

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9)

从沈荣的墓志铭来看,行文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沈万三早于洪武九年去世的情况。比如在墓志铭中,称呼沈万山为"先君子"。这说明在沈荣去世前,沈万山早已去世。这就与其死于洪武十二年或二十六年的说法矛盾,却支持了死于1356年之前的说法。同时墓志铭中还提到,沈荣后来主持了沈家的生意,曾建积善堂用来"承夫先志"以资纪念。这不但说明沈万三死于沈荣之前,也说明沈万三死于元朝末年,而非明朝建立之后。按照记载,沈家的积善堂建于明朝开国之前。如果沈万三活着,沈荣不可能挂出"承夫先志"的牌匾。

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10)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说明,沈万三很可能是死于公元1356年之前。在张士诚攻占平江后,沈家做主的就是他的几个儿子了。到了洪武年间,已经死去多年的沈万三又怎么可能帮朱元璋修城墙和犒劳军队呢?更何况正史中流放云南的记载与傅友德攻占云南的说法明显冲突,很显然这段是有伪造的重大嫌疑。

于是有人提出异议,既然史料是有问题的,那为什么又堂而皇之地进入到正史的记载之中呢?其实这和《明史》修撰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关联,也与其素材的来源相关。《明史》是由清朝雍正和乾隆年的名臣张廷玉主持修撰的,其中既采纳了明朝官方史料,也收集了很多民间传说。

明朝的沈万三活了多大了(笑谈大明增八沈万三并未被朱元璋流放云南)(11)

由于满清替代明朝统治中原,又因异族的身份被百姓排斥,所以在明朝的事情上非常敏感。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满清文人一方面制造了很多民间故事,以抹黑明朝的统治,另一方面也收集很多对明朝不利的历史信息。历史文献中很多污蔑和抹黑朱元璋的部分,大多数都是如此产生的。张廷玉在编撰《明史》时出于政治的需要,对其故意不加筛选和修正的纳入其中,于是便产生了不少自相矛盾的奇葩记载。朱元璋和沈万三的民间故事很多,其实都是小说家编造的。张廷玉把这些牵强附会的东西弄进去,于是形成了这种荒诞的历史情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