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撕心裂肺(陈道明亲爱的千万不要在朋友圈里歇斯底里)

我们一面享受着信息获取的便利,一面也被过剩的声音裹挟;看得太多、听得太多,内心的声音也在摇摆。

一车一马一人满过的生活已经离我们很远。

翻看朋友圈,看到别人过得很好,内心会卑微;看到朋友在低谷,自己能做的也就只是几句安慰而已,苍白、虚无。

过多的朋友圈,喧嚣着把我拖入一座孤岛,拥挤里孤寂,热闹里凄凉。

所以,我放弃了朋友圈的歇斯底里,面对生活沉默不语。

01

他德艺双馨、他孤傲低调,他是陈道明。

陈道明撕心裂肺(陈道明亲爱的千万不要在朋友圈里歇斯底里)(1)

16岁入行,30多岁成名,成名后他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迅速和圈子保持距离。这样的冷静和克制源于极度的清醒。

自我表露的愿望人人都有,每个人都有社交需要,有渴望被认同的需要。

演员作为公众人物尤为如此。被关注才有流量,有存在感才有商业价值。

但是,近年时兴的各种综艺节目,你看不到他的身影;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经常一两年不接戏。

始终坚持着一种清微淡远的生活习惯。

他说:“职业演员不要过多看重结果。得奖了,别太当回事,到头来,对一个角色的塑造,奖项说明不了问题。它只是奖赏了你的过去,一点都不能说明你的明天。”

02

生活终究只是一个人的。多大的圈、多美的花、多响亮的掌声也就只是那样而已,日子是自己过的。

正如杨绛先生说过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过多的关注鲜花和掌声不免拘俗守常,容易被生活绑架。

陈道明撕心裂肺(陈道明亲爱的千万不要在朋友圈里歇斯底里)(2)

关于演戏,陈道明从来都是自己把控节奏,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的关键在于剧本,好的剧本让他想拍。

他只做想做又能做的事情,从不勉强。

有人说他清高。他幽默地答道:“我很轻,但是不高。”

他说:“清高这个词对我来讲,每个人的生活态度不同,着重点就不同。

不是说大家都做一件事情,就不清高了。大家都喜欢做这个事情,只有一个人不愿意做这个事情,这个人就变成清高了吗?那就太形而上了。”

陈道明撕心裂肺(陈道明亲爱的千万不要在朋友圈里歇斯底里)(3)

03

周国平说:“热衷于社交的人往往自诩朋友众多,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社交场上的主宰绝对不是友谊,而是时尚、利益或无聊。真正的友谊是不喧嚣的。”

苦也好,乐也罢,生活终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活在”朋友圈。

陈道明在自己最火的那段时光里选择独处,在接受杨澜的采访中,他说:

“我一上酒桌应酬,就是煎熬。

尤其是当一个人喝醉了,一句话跟你说了四五遍,一张名片递给你八次时,你就会感到一种窝火,一种愤怒,特别烦。

现在社会在强调竞争,往往忽略和忘记了独处的美德。”

他的独处时光,并非是无奈的打发时间,而是看书、练字、弹琴、画画,充实自己。

真正成熟的人,大都内求,重独处,自有常人难忘项背的境界。学会独处,是每个成年人一生的课题。

陈道明撕心裂肺(陈道明亲爱的千万不要在朋友圈里歇斯底里)(4)

因为极度的清醒和克制,因为拒绝了在各种圈的游离,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经营自己,沉下心来认真表演,塑造角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