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孩子3岁定80(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生)

为什么说孩子3岁定80(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生)(1)

来源:混沌大学(ID:hundun-university)

编辑:Juvae

我们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次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到大脑的控制,那么大脑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读了这篇文章,相信你会对如何学习,如何作出更优质的判断与决策,有着更高维度的认知。

——洪兰 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为什么说孩子3岁定80(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生)(2)

授课老师|洪兰 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1 眼见为实是真的吗?不

我们永远看不见世界的真相,你看到的,都是你所想看到的世界。

来,说几个例子,你来感受下:

为什么说孩子3岁定80(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生)(3)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左边的更大,右边的更小,可事实上,这两个甜甜圈一样大。

这种误区是怎么造成的呢?

视网膜并没有骗我们,骗我们的是大脑。理智并没有帮你做决定,告诉你左边的甜甜圈更大的,是感性。

所以人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一个感性的动物,感性程度超过理性程度。

因为你看不见世界的真相,所以要调用理性去解释它。

为什么说孩子3岁定80(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生)(4)

如果和12、14放在一起,我们就会把中间的图形解释为13,如果和A、C放在一起,我们会将它解释为B。

这说明什么?

在同样的环境里面,有背景知识的人看到了,没有背景知识的没有看到(即看到了但不能理解其背后的含义)。你的背景知识,帮助你决定你看到的东西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一定要多阅读。

你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犯什么样的错误,这就是语境效应。

为什么说孩子3岁定80(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生)(5)

这是一个很零碎的信息,不知道是什么,但假如我给你一个背景架构,说这是一个人在骑马,你是不是可以调用大脑把它拼凑出来?

事实上,我们对外界信息的解释完全是这样的。

为什么你看不见你不知道的东西?

因为我们对信息的解释是 top-down(自上而下加工),信息来了,然后bottom-up ,眼睛送上去。当你不知道,top-down不出来的时候,你就看不见了。

也就是说,人们坚信眼见为实,其实眼见不为实。

大脑倾向于用零碎的信息拼凑出一个合乎自己逻辑的故事来,当拼凑不对时,偏差就产生了。

✦ Tips:

如何避免“偏见”?

看下图,你能看到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士,还是一个老太婆?

为什么说孩子3岁定80(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生)(6)

不管你看到什么,我们都没有办法同时看到年轻的女士和老太婆,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人。

这就是为什么有了偏见以后很可怕,很难改。

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免偏见呢?

事缓则圆,一定不能完全依赖系统1来判断,具体说,有以下2点可以帮助避免或减少偏见:

第一、能够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避免先入为主。然后你亲身去体验,以影响你的感觉。

第二、一定要阅读。

今天,你要帮助自己成功,非要阅读不可,这是能够使你在竞争上比别人走的快、爬的高、看的远的唯一方法。

2 人人都该懂的大脑常识

为什么我们会犯那么多的错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偏见”?

了解清楚大脑是怎么运作的,以及大脑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你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接下来,我将向各位普及一下关于人类大脑的常识。

大脑怎么做决策的呢?

要知道,人不是理性的动物,意志对情绪的控制弱,情绪对意志的控制强。

所以,我们做决策并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若没有了情绪,没有了偏好,人无法做决策。

但是,教育则是神经外科的手术刀,可以改变神经回路的连接,改变大脑的结构。我们可以依靠教育、经验和修养,来超越天生的动物本性。

为什么说孩子3岁定80(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生)(7)

看上图,黄色是前脑,紫色是顶叶,管空间,我们的记忆都储存在这里。灰色是颞叶,听觉皮质都在这里。绿色是枕叶,我们叫视觉皮质。如果视觉皮质坏了,你也就看不见了。

前脑——

掌控计划、策略和情绪调控

前脑如果受伤,人格就会改变,这个人就不再是你了。

最早的例子是1848年,一个叫菲尼斯·盖奇的工头,炸山修铁路。有一天,他不小心把炸药引爆了,随身带的一根棍子从左颊进去,从前脑出来了。

后来,他没有死,也没有失去意识,能吃能喝能走路,还能够说话,康复以后就回到工地去上班。

但遗憾的是,他的前脑被损害了,不能做决策,而且脾气暴躁,看到女生走过去,甚至直接性骚扰。后来铁路公司给了他一笔钱,让他走,可是因为前脑受伤,不能做决策,钱很快被骗得精光。最后不得已,这个人流落到了马戏团。

前脑受伤就等于是废人了。可以说话,可以吃饭,可以走路,但是没有理智了。

杏仁核——

大脑的恐惧中心(下图方框区域)

为什么说孩子3岁定80(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生)(8)

有这样一个实验,把实验者的手绑在仪器上,铃声一响,两秒钟后,电流会电到你的手。实验结果是,铃声一响,杏仁核恐惧中心,恐惧灯会马上亮起来。

梭状回——

借调能力

大脑是50万年前发展出来的,文字是5000年前才出来的。

也就是说,当文字出来的时候,大脑功能已经分配完了。如果突然来了一个新的工作让它做,而你又不能长出一个新的大脑,该怎么办呢?——

借调别人来处理文字。

那个借调的地方,就是fusiformis gyrus(梭状回)。这里本来是处理脸和外界物体的地方,人的脸是对称的,因此这个地方是不分左右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学中文,英文、日文,刚刚学写字的时候,有6%左右的孩子会出现偏旁颠倒。原因就是出在fusiformis gyrus(梭状回),因为它不分左右,而现在被借调用来处理文字了。

所以,这不是孩子的错,是演化的关系。

眼眶皮质——

学习能力

大脑有学习的能力,例如前脑里面有一块叫orbitofrontal(眼眶皮质),是专门抑制你自己不要做不对的事情,大概到20岁才成熟。

比如,两个月的婴儿谁抱都可以,不会认生。6个月的时候,陌生人来抱就要哭了,因为两个月的时候前脑还是蓝的,没有活化。6个月,前脑就起来了,就认生了,陌生人抱就不肯了,而10个月大的婴儿,他的新陈代谢已经到达到成人的水平。

我们的神经并不是全部连在一起,而是要靠神经传导物质来传导。而且,大部分大脑的问题,都会出现在神经传导物质上。

多巴胺

兴奋性质的神经传导物质,与大脑的情欲、开心感觉有关,也与上瘾有关(吸烟、吸毒、刷手机成瘾)。

多巴胺不足或失调会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比如帕金森。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有多动、注意力缺失等问题,医生一般给你开的药是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不过,运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当运动促使心跳达到最大值的70%时,大脑会自己产生多巴胺。

血清素

调节心情、食欲、睡眠、记忆和学习。90%在肠道中调节肠的蠕动,大脑中只有2%,其余8%-9%在血小板中。

所以,有人说我们的肠胃是第二个大脑,就是因为血清素的关系。

相信大家一定有这种经验,肚子饿脾气暴躁,肚子饿睡不着,肚子饿记忆力不好,肚子饿没有动机,问题就在血清素。

去甲肾上腺素

与注意力、压力荷尔蒙有关,与肾上腺素一起作用于「战或逃」,增加心跳速率,使得血压升高,增加骨骼肌的血流和脑部的供氧,指示肝脏释放葡萄糖到血液中。

催产素

减少焦虑、恐惧,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安全感,与亲子联结有关。

自闭症者血液中的催产素浓度很低,因此它可以治疗自闭症及亚斯伯格症候群的重复行为。

举个例子,小老鼠生下来,母亲就去舔它,舔它的时候,母鼠的脑跟小鼠的脑都会产生这个催产素。如果小老鼠生下来,妈妈死了,没有关系的,你可以帮助它,用毛笔去刷它的皮肤,刷它的毛,也会产生催产素。

再比如,握手、拥抱、亲吻,都与催产素有关系。

三岁定终生吗?NO。

实验发现,大脑是环境和基因互动的产物,它用进废退。

它会应外界需求而改变神经连接,学习、经验、压力、创伤、受虐……都会改变大脑。

举个例子,一个20多岁的德国大学生,请他先到实验室照一张大脑的样子,然后叫他练习抛接3个球。练到一分钟内球不落地才能停止。练成后,叫他回到实验室扫描他的大脑。然后回家休息3个月后,再来扫描他的大脑。

我们发现,原本已经定型的运动皮质,会因为被使用而变大,停止练习后,就会变小。

也就是说,大脑会不停因为外界的需求改变里面神经的分配,并且越小的时候受伤,大脑的功能转变是越快。而且,改变要主动才有用,被动没有用。

举个例子,同样开车45年,开出租车的司机要比开公交车的人的大脑海马空间记忆更大,因为出租车司机是主动选择路线,而公交车司机是被动,只能按原来的路线开。

3 小结

为什么说孩子3岁定80(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生)(9)

大脑产生了观念,观念就引导了行为,然后这种行为会产生结果,最终结果改变大脑,整体是一个循环。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总和,你过去的经验造成现在的你。

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每一分钟长25万个神经细胞,出生的时候,就会有10的13次方这么多。每一个神经细胞都要吃喝,而我们无法负担这么多,就必须要做修剪。

只有了解大脑是如何运作的,透过经验去学习,运用聪明智慧去选,去读好的书,才能帮助神经的正确连接。

总之,有很多事情都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去得到最好的结果,要学会用大脑去找出解决事情的最好方式。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却有很多条路径供你选择

——犹太教塔木德经

*以上内容根据洪兰教授在混沌大学的课程整理而成,内容仅为全部课程的1/9。

本文由混沌大学(ID:hundun-university)原创发布,授权互联网早读课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