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解读千古经典名句第三辑 千古经典名句全解3

转载解读千古经典名句第三辑 千古经典名句全解3(1)

101.避其锐气,击其情归。 (孙子兵法·军争)

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凶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地打击。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指军队未行动前就像没有出嫁的姑娘那样沉静,一行动起来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广泛的学习,详细的询问,慎重的思考,明确的分辨,踏实的行动。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比喻培养人的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的不容易。

105、仓廪(lin)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即使仓库里有充足的粮食也不要盛气凌人,懂得讲究礼节;即使吃饱穿暖了,也不要胡作非为,知道荣辱。意思是说物质上富裕了不要忘记精神上的修养。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得到好处。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空羡慕,是永远得不得鱼的,还不如回去结张网来捕鱼。意思是说人不能只 有言论没有行动。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下)

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结又大又甜果子的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结又小又酸果子的枳树。意思是环境条件对人事物的影响。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u)。 (吕氏春秋·尽数)

经常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到侵蚀。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蚂蚁啃噬的洞穴,最后也会被摧毁的。叫人不要小看自己的所犯的错误,一点点小错的积累会使你的人生毁于一旦。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策·秦策)

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拾了据为己有,晚上家里的大门不关,没有人去盗窃人家东西。形容治安秩序和社会风气很好。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15、鹬(yu)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谁也不让谁。这时,恰好有个打鱼的人从那里走过,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去了。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策·齐策)

别人攻打你,你一定能战胜别人。你去攻打别人,也一定能克敌制胜。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男性愿意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女性愿意为取悦自己的人去梳妆。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这是战国卫人荆轲去刺秦王临别时的两句千古绝唱,意思是: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越春秋)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仅仅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会随之而来。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这是一段故事,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即沛公)。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鸣:鸟叫。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122、众口铄(shuo)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意思是众人的责难和非议,可以把坚硬的金属熔化掉;不断的诋毁诽谤积累起来,可以把人的骨头毁灭掉。比喻舆论作用极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意思是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125、燕雀安知鸿鹄(hu)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那家雀、燕子哪能知道天鹅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意思是说,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后来人们就用"运筹帷幄"来形容善于策划善于指挥的人。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意思是,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鹅毛还轻。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聪明人想了一千遍也有错误的时候,而愚蠢的人(平凡的人)想一千遍也有正确的时候,意思是: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始终正确的人和事。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用绳子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也会断, 水滴滴在石头上,时间长了,石头也会被击穿。用来形容长年累月执着的去做一件事情,终究会成功。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书·枚乘·上书谏吴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用来表示对人对物不可要求太高。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书·辛延年·羽林郎)

人生结交有新有旧,不能结交了新的忘记了旧的,无论如何不能逾越这个为人之道,这里的贵贱不是指地位的尊卑和价值的高低,而是'无论如何不管怎样’的意思。

135、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风大的时候才看得出,哪种草生命力强,能够活下来;天气冷了,才看到哪种花最后凋谢。比喻只有经历了严酷的考验,才能看得出事物的本质。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 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意思是在某处先有所失,可在另一处又有所得。比喻在某一方面有所失败,在另一方面有所成就。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精诚:诚心诚意。诚心诚意所到达的地方,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能被他打开。形容对人真诚产生的感动力。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不可遗忘,共过患难的妻子不要遗 弃。指情谊深厚,不能忘怀。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有志气的人不喝偷来的泉水,贫穷的人也不接受别人丢过来的食物.

143、老骥伏枥(li),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山不辞土石才这么高,大海不弃细流才这么深。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周公吐哺”是个典故:据说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中断数次,表示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意思。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意思是为国献身,血洒疆场,去赢得胜利!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既然是两兄弟,何必手足相残。

【诸葛亮·出师表】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学习需要有目标,才气需要不停的学习才能累积,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