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北民族大学诺如病毒(西北民族大学265人感染诺如病毒)

9月4日,西北民族大学发布“关于校内部分同学发生腹泻等不适症状情况的通报”,自9月2日,陆续有校内学生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截止9月4日18:00时,共计发病265人。经当地卫生部门、疾控部门专家判断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叠加引发。

“诺如病毒有食源性感染和通过口粪污染物在人际当中传播两种特征,短短两天时间内出现这么大规模的群体感染,不排除同时存在食物污染和人际传播,诺如病毒可导致急性胃肠炎,大多数病人2-3天后可自愈。”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兰州西北民族大学诺如病毒(西北民族大学265人感染诺如病毒)(1)

图片来自西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

不限于冬季发病的‘冬季呕吐病’

本次诺如病毒感染病情出现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又称“榆中校区”),该校区位于兰州郊区榆中县夏官营镇附近,位置较为偏僻。

目前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的刘芳(化名)是在该校榆中校区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她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西北民族大学本学期开学后一直实行封闭管理,外卖禁止进校,因此学生一般都是在学校食堂就餐,不会接触到外面的食物,“一开始的症状都是上吐下泻,大家就以为是食堂的食物不干净导致的肠胃炎,对诺如病毒比较陌生,没往那方面想。”

刘芳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自校内学生出现感染现象以来,校方已经陆续有领导到寝室慰问,安抚学生情绪,并提示大家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寝室通风,预防诺如病毒。

但目前诺如病毒的校内传染源仍然没有确定。根据西北民族大学通报目前已有214名学生恢复健康,但具体传染源尚未明确。

健康时报记者检索发现,自发布“关于校内部分同学发生腹泻等不适症状情况的通报”后,9月5日和6日两天,校方共发布了3条有关诺如病毒的消息,包括对诺如病毒的宣传教育、发病症状以及感染性腹泻的防治知识等。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因为冬季比较多发,所以又叫“冬季呕吐病”,但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发现,一年四季都会有相关病例报告。虽然不是国家法定传染病,但它具有高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早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诊断,不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的话,会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但该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和呕吐都是较为普遍的自限性疾病,此类疾病一般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无需特殊治疗,靠自身免疫即可逐渐恢复痊愈,感染上该疾病也无需恐慌。”前述疾控中心专家说。

根据甘肃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幼儿园、学校等人群聚集单位或场所发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及时向辖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事件的调查和处置,应封存可能导致病毒污染、传播的食品、原料以及工具、设备等,及时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无疫苗和特效药物,多数患者1-3天可康复

“诺如诺如病毒并不是新发疾病,我们对它一点儿也不陌生,这几年陆陆续续各地都有相关病例,该病容易在养老院、餐馆、学校、托儿所、医院、游轮等相对密闭的场所暴发。目前没有疫苗和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前述疾控中心专家说。

健康时报记者发现,2019年3月,福建工业学校曾有31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现象,福州市仓山区疾控中心采集部分发病学生样本检测判断为诺如病毒感染。

同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曾出现学生集体感染诺如病毒的情况。2019年7月,北京市朝阳区位于豆各庄乡的万科青青家园、富力又一城、京城雅居、朝丰家园等多个小区居民出现腹泻、呕吐的症状,疾控部门从调查情况判断,存在诺如病毒感染情况。

前述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记者,由于诺如病毒有较强感染性,较低病毒浓度即可引起感染暴发,因此食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如贝类、生菜等新鲜农产品或饮用水,就会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感染性疾病。其中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常见食品。保持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为有效的措施,此外人群密集处应注意做好通风和清洁措施。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主任余少灵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流行的高发季节。该病毒传播力强,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如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等,该病症状与普通的急性肠胃炎症状高度相似,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式也大致相同,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如果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要采取补液治疗。

来源:健康时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