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小利而失大利的原因(田者让畔求其事实必定)

黄霸以赏诱吏,为治道之蠹 (总第九十九)

《资治通鉴》里最具鉴戒意义的这些事儿

《资治通鉴.汉纪十九》:“诏曰:“颍川太守霸,宣明诏令,百姓乡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无重罪囚。其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

图小利而失大利的原因(田者让畔求其事实必定)(1)

这个颍川太守黄霸真的是很能干。他把自己推行教化的成绩,条分缕析,呈报天子,得到了天子的赞赏

以上文字信息量巨大不提,似乎提示了我们这么一个思路:这个颍川太守黄霸真的是很能干。他把自己推行教化的成绩,条分缕析,呈报天子,得到了天子的赞赏,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条出自于汉宣帝的亲笔爵赏诏令。因此而可以说,各级公务人员把自己的工作成绩,通过自己的文笔让世人知道,即把关于自我的文宣工作做得如此之好,大概可以算作是自黄霸始吧!或可以这样认为:当今的工作总结汇报,也许,灵感就来自于这个颍川太守?

同样是推行道德礼教,通过文宣让天子表彰自己,譬如隋代的宰辅苏威,用五种至高无上的伦理道德去督责普通平民的生活,要求天下人都对照“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来要求自己,做不到就责罚。试问,能做得到吗?教化是一个需要时日的进程,这个进程随时会因战争疾病而终止,总之,遇乱则止,遇贫则断。苏威强制督查导致百姓,能不怨声载道?而汉代的颍川太守黄霸则不同,诱导下级把对社会上倡行教化的相关事例作为政绩,逐条逐级上报,然后自己汇总到朝廷,这让他受到了天下人的称颂。

为什么会这样呢?颍川太守,后来升任廷尉的汉代的黄霸,是用奖赏去诱导他的下级官吏,下级于是连哄带骗,让百姓上报道德模范。隋朝的宰辅苏威,则是用刑罚去督责平民,让人人都是模范人物,两者导致民众的恩怨反应,自然非常悬殊,但在实际上,他俩的做法,对天下大治的侵蚀,结果是一样的,几乎没有差异。

图小利而失大利的原因(田者让畔求其事实必定)(2)

谁会在田者犁田之际成为田畔路人?

颍川在黄太守的教化下“田者让畔,道不拾遗”,意思是颍川农人的觉悟到了圣人的地步,他们在田埂上相互让路;路人见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不会捡起来收归己有。记述这些高尚到极致的事例之言辞,在史家传记里,用这样的语句评说:这是儒家经典中发扬和张大圣人关于教化的言论。

对此,史评大家王夫之实在忍不住了,他断然否决:“而诗书所载,孔门所述,未尝及焉。”大意思:求证《诗》《书》所载,以及孔门弟子所记,都不曾涉及这类话题。

“田者让畔”,在自然小农经济的年代里,求其事实,必定“莫须有”;“道不拾遗”则过于理想化,可遇不可求。正因为是典型范例,就不具普遍性。

图小利而失大利的原因(田者让畔求其事实必定)(3)

盛世之民众“男人诚实,女人纯愚。”之被称之为“盛世”的社会里,人们朴实忠厚,无需用奸巧虚伪去修饰。

在过去,倒是有这样的说:盛世之民众“男人诚实,女人纯愚。”讲的是在被称之为“盛世”的社会里,人们的朴实忠厚,无需用奸巧虚伪的说辞去修饰。所以,才会有孔子的言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大意为:不要用礼仪道德规范去限制平头百姓,礼仪道德所要规范的,是士大夫阶层的行为举止,如同对士大夫阶层而言,因其已开化到无需用刑罚去加以劝导和惩戒一样。古代圣人的训示,如同日月星辰一般,亘古不变。

孔子去了,深刻的道理变异了,平和质朴的语言绝迹了;诸子百家之言,要么激昂,偏激到了极点;要么危言耸听,譬如佛教与老子的门徒所言。佛道把功德的作用夸张到了浩瀚无边,仿佛日月星辰都得以他们为中心来位移,或者转动。

只不过,古代圣人推行教化,岂可期望天下以自己的意愿为转移?尧帝圣德,却有不肖之子叫朱丹;舜帝则有不恭之弟叫象;周公贤德,也有不讲道义的老兄,一个劲儿地疑心周公摄政时的居心;即使是孔子,圣人也有“朽木不可雕琢”的弟子。说什么“田者让畔”,这是要让农民在自己劳作的田埂上,向莫须有的路人让路;草野之民确实无知,于是就得让他们从从容容地去践行君子审视自己的中庸之道,有这样的道理吗?

以法律去治理,以刑罚去约束,以利益去诱惑,普通民众尚且还会去设法掩饰自己的不法行为。倘若,人与人的交往,都似这般示人以伪装,必定为君子所厌恶。这大概是后世腐儒轻视平头百姓的原因吧!

汉代研究儒学的人,言辞荒诞而含义诡异,所影响的是整个士大夫阶层,并以此来指导国家的行政事务。时为颍川太守的黄霸在督民时所使用的歪门邪道,就来自于这么个论调。

王夫之认为:“君子之道,如天地之生物,各肖其质而使安其分,斯以为尽人物之性而已矣。”大意是:正人君子所恪守的道,如同天地衍生万物,万物各有具象,各有本质,各安本分。私下以为,所需要的不过是尽量发挥人与物的个性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