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的父母怎么对付(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

重男轻女的父母怎么对付(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1)

俗话说:“亲不亲,一家人。”《知否》里孔嬷嬷告诉几个“兰”说:一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放在大家庭里父母与子女间相处也是一样的,有多少手足间的仇怨,都是因为父母的不公平造成的。可遇到了不公平的父母,尤其是重男轻女的父母,作为女儿该如何做?才能既让父母开心,又能让自己安心呢?

电视剧《随性所欲》中有句台词:“我们花一生的时间等父母给我们道歉,他们花一生的时间等我们说声谢谢,但我们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在我们的认知里,父母和手足是我们在尘世间最亲近的人,也是不论外界风雨如何,他们都是会爱护我们,保护我们的亲人。

然而,我们想得很美好,现实却是滴血地残忍。生活里,有多少“樊胜美,苏明玉和房似锦”这样的女儿。有人说,现实中的女儿比电视剧里的女儿更悲催的也不少,只是电视剧里比现实里还多些温情和柔软的亲情在。

重男轻女的父母怎么对付(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2)

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做女儿的该如何做?56岁的魏阿姨说:尽孝就好,别多想

结婚前的各种不公平,导致自己成为付出型性格,总以为这样就能够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谁知,越是无条件的付出,越经常被现实打脸。

魏阿姨出生在江南一个小村庄里,家里只有她和弟弟两个孩子。母亲十八岁就生了她,因为没有外婆和祖母的帮扶,她从小就懂得帮母亲干家务活和农活。父亲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当工人,每月会把工资寄回家作为他们母子三人的生活费。

在魏阿姨有记忆的片段里,母亲怕他们掉进池塘里,经常把他们姐弟两个人拴在农村敦实的圆桌腿下,他们只能相互看着,却不能够在一起玩耍。

后来,魏阿姨可以读书了,母亲却只让她去半天,剩下的半天在家做家务,照看弟弟。若有一点做得不好,或者是弟弟不开心了,她都会受到母亲的指责和鞭打。

重男轻女的父母怎么对付(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3)

魏阿姨十岁那年,他们母子三人被父亲接到北方某个小城市里,跟父亲一起居住生活。因为母亲不是正式职工,全家的生活都依靠着父亲微薄的工资,母亲只能跟随父亲所在单位里的建筑队打些零散的活。

魏阿姨每天骑车带着弟弟去几里外的学校读书,回家后还要做一家四口人的饭菜,晚上还要帮母亲清洗一家人的衣服。有时赶上女孩子生理期的时候,魏阿姨的肚子疼得直打滚,母亲就说魏阿姨是故意偷懒,不想干活,装出来的。这一点让魏阿姨记忆深刻,不知情的父亲听从了母亲的挑唆话,一巴掌扇在魏阿姨的脸色,魏阿姨昏过去了,就这样,她也没有得到父母的疼惜,一直说是她装病不干活。

比魏阿姨小两岁的弟弟,整天跟学校里的同学打闹,不好好读书。到了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父母看到魏阿姨的成绩在年级前三名,还得了很多的奖状和奖品,不仅没有夸奖魏阿姨,反而因为弟弟的成绩把她暴打了一番。理由是,魏阿姨这么小就学会自私,只知道自己学习,不知道督促弟弟的学习。女孩子学得再好,也是要嫁人的,弟弟才是魏家的根苗。

重男轻女的父母怎么对付(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4)

初中毕业后,魏阿姨考上了技校,再也没有花过父母一分钱。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不仅获得了最高助学金,还经常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比赛,三年除去生活费,还积攒了几百元钱。

弟弟初中毕业后,既没有考上技校,也没有考上高中,只能自费读了一个技工,父亲通过花钱找人把她弟弟分配本系统野外工作。而魏阿姨毕业后,直接被父亲工作系统里的基地处要去,直接成为了当年很多人羡慕的办公室工作人员。

母亲每次家庭聚会的时候,都会看着弟弟被阳光晒黑的脸说,如果你们姐弟两个人换一种工作就好了,反正你姐早晚要嫁人,找个家境好的,怎么都能够调回二线工作的。

重男轻女的父母怎么对付(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5)

结婚后,魏阿姨和弟弟的贫富差距拉大后,父母更加意难平

魏阿姨找对象的时候,父母不是嫌弃男孩子家境不好,就说嫌弃人家给的彩礼不够多。魏阿姨通过老领导的帮助,将自己的工作调离父母很远的地方,是本系统的一个分公司,只为逃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很快魏阿姨自己谈了对象,是一个跟自己一样学历的年轻人。虽然家在山区,可父母都是老师,都有退休金,家里5个孩子,只有他走出了大山。

当魏阿姨带着对象回家后,父母说必须给3万元的彩礼钱,否则他们坚决不同意魏阿姨领结婚证。90年代初,要3万彩礼就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魏阿姨和对象把自己的积蓄都拿出来了,她对象回家从父母那里也东拼西借,好不容易凑够了彩礼,单位也分了福利房,本是很开心的事情,可魏阿姨的父母却因弟弟找对象,答应给她5000块的嫁妆也不给了,还让魏阿姨自己准备,别人家嫁女儿时给的被褥。

重男轻女的父母怎么对付(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6)

结婚十多年后,魏阿姨的父母看着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心里就泛酸。先是魏阿姨的老公升职加薪,其次是魏阿姨的女儿学习很好,最后是魏阿姨弟弟的婚姻不好,导致父母对魏阿姨怎么看都不顺眼,她给父母买多少东西都是应该的,过年的时候,父母主动要求魏阿姨必须给一万元的过年费,还要逐年增加。

等到魏阿姨的女儿上大学的时候,父母又说他们家没有老人给子女考大学的基金,别人家有,那是别人家的事。这些魏阿姨都不计较,该如何孝顺还是如何做,不计较这些金钱上的事情。

直到魏阿姨他们在当地的市中心买了套大房子,而且直接写的是女儿的名字后。魏阿姨的父母不干了,找到魏阿姨家里折腾,非让魏阿姨把房子写自己家孙子的名字,说你们家女儿将来是别人家,嫁人时谁家不买房子啊?你侄子才是咱们家人,你做姑姑的将来还是要指望侄子给你们养老送终,给你们坟头上香。

魏阿姨父母的折腾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让魏阿姨的女儿很气愤,也惹怒了魏阿姨的老公。虽然他没有直接掉脸,但话语里已经很不好听了。

重男轻女的父母怎么对付(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7)

魏阿姨父母看到这样,就直接跟他们说,你们现在什么都有,可你弟弟他们家是普通工薪阶层,日子过得艰难,将来你侄子的婚事还没有着落,你做女儿,做姑姑的,必须一次性给我们10万块的赡养费。

魏阿姨知道这是父母变相跟自己给弟弟要钱,没有理睬父母的要求,随便他们在外人跟前说自己这个女儿如何不孝顺,就是不拿钱出来。

因为父亲退休了,有自己的退休金,母亲作为家属,当年一次性交足养老保险后,那个钱也是魏阿姨一次性给的。如今母亲也有一点退休金,他们老两口每月有5000多块钱,怎么就不够生活呢?不过是打着孝顺父母和赡养父母的名义,想从魏阿姨这里得到一些钱给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如果魏阿姨的父母知道她有三套房,就是不告诉他们,她父母还会做出什么举动呢?魏阿姨不说,就是因为父母重男轻女,见不得女儿比儿子过得好。真是应征了那句: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你过得好,包括父母。

重男轻女的父母怎么对付(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8)

结语:

生活里像魏阿姨父母这样的老一辈人不少,他们骨子里就重男轻女,觉得女儿是外人,儿子才是自己家的根苗,自己的一切,包括女儿挣的一切,都应该给自己的儿子。

56岁的魏阿姨如今也退休了,可她却很少回母亲家,她觉得如今父母身体还不错,自己就不必要去他们跟前找不痛快,等到父母需要人照顾了,自己该尽的孝道还是要尽的。

女儿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做好自己就好,千万不要被父母亲情绑架,没有原则地贴补了娘家,最终不是失去自己的小家,就是一个人孤独终老。

因为嫁出去的女儿是没有家的,融不进的婆家,回不去的娘家。女人有条件的话,一定要给自己买个独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哪里都回不去的时候,自己还有个窝。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