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

陈氏农场位于老埔场村,系东源县蓝口镇4个省定贫困村之一,2016年开始由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对口实施帮扶村。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1)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2)

陈氏农场的建立,源于5年前创办人苏伟忠的一场家庭变故,因常年在东莞创业,主要做供港烧腊,也赚了一些钱,得知家里妻子身体不好,需要有人照顾,而孩子已在外上学,家里已无人可照顾,苏伟忠毅然放弃东莞的产业,回乡照顾妻子,而陈氏农场的命名,也是以妻子的姓命名。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3)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4)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5)

在蓝口镇东江河边,苏伟忠闲着无聊时,就会去钓鱼,当他每次路过老埔场村,看到百亩的荒地闲置,心里感到一片寒酸,心中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百亩荒地通过村委对口扶贫投入资金平整后,他跟村委流转160亩20年期限土地,加上自己投入百万引进荷花种植,第一年百亩荷花盛开,美景吸引附近万人游客观赏,一度道路水泄不通。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6)

苏伟忠引进荷花产业,除了荷花观赏性,荷花全身是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片、荷叶、花及种子的胚牙等都可以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为世人称颂。驻村扶贫工作队,看到荷花产业发展的潜力,找到他希望带领村民发展荷花产业共同致富,通过苏伟忠的带动,影响了二十多户村民开始种植荷花,他以低于市场价提供莲子种苗给村民,莲子成熟后帮忙收购联系市场,产品畅销珠三角各大城市。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7)

回乡源于对妻子的爱,回乡创业源于农村出身苏伟忠,对农业农村的情怀,虽然荷花盛开,带来巨大的人气,但一年只开一次,因无法封闭性管理,无游客门票收入,荷花开花季观赏主要在7月和8月,观赏期后莲子成熟,要急时采摘上市,百亩荷花地,因村里找不到足够人手采摘,而造成经济损失,莲子采摘后保鲜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因莲子保鲜期短,当天采摘,2-3天要上市,超过期限影响莲子口感,所以一直无法实现跨省销售。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8)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9)

在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后,苏伟忠拿出一半的地,开始种植优质水稻,正值秋天丰收季节,农场开始收割水稻,农场一片忙碌的场景,苏伟忠负责收割水稻,妻子负责晒稻谷,一幅古人“男耕女织”幸福画面。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10)

夕阳夕下,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让多少城市人向往的美景。我问苏伟忠做农业赚钱吗?他说:“除去成本开支,基本都是平。”,我继续问:“那你为什么还做?”,他说:“主要自己想为家乡做点事,也给自己积些好口碑,虽然做农业很辛苦,但可以陪伴在妻子身边,很多苦一起捱过去,苦也变成了甜。”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11)

百亩荒地,一间铁皮房,5年时间苏伟忠和妻子在荒地上从无到有,到百亩荷花盛景,其中艰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有着中国农民特有品质,默默耕耘、辛苦劳作,捱着做农业的苦,丰盛了人民的饭碗。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12)

河源农村的茶园(河源蓝口镇陈氏农场)(13)

【苏伟忠】为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广东韶关平浦基地2021年第一期学员

转载注明:

来源:粤农人家 作者:黄礼康

做新时代新思维新农民,免费帮100位新农人写一篇文章和拍一段无人机视频,交农业情怀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