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铁锅镜面是怎么做出来的(看传统技艺如何把准时代脉搏)

光明网讯(记者李汶键)如何打开销路,如何保护品牌,如何与时俱进……互联网时代下,各类老字号和传统手工艺品常常面临发展和转型的阵痛。从昔日“网红”到再度“出圈”,齐鲁腹地的章丘铁锅已经在这条道路上探索了很久。

老字号“回炉重塑”,拓渠道销往全国

中国人对美食的执着不仅要看火候,对于锅具的选择也大有讲究。“铁匠之乡”济南章丘当地手工锻造的章丘铁锅,因具有不粘、火候易掌控、省油耐用等特点,一直很受欢迎。

“历经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在一千度左右的高温锤炼,经受上万次锻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铁锅。”济南市章丘区铁匠手工艺行业协会会长刘紫木一直对传统技艺着迷,据他回忆,当时章丘当地做铁锅的老板冯全永找到他,仓库积压了几千口锅,完全卖不动,打锅的匠人们更是面临温饱问题,于是他一头扎进当时并不熟悉的厨具领域。

章丘铁锅镜面是怎么做出来的(看传统技艺如何把准时代脉搏)(1)

2014年是章丘铁锅最低迷的时期,大量库存积压,仅剩不多的老师傅也在咬牙坚持。(摄影 王雅洁)

刘紫木联合当地工匠,开始着手改变现状,从工艺改良,到包装设计,再到品牌形象对章丘铁锅进行重塑。

“2016年,‘臻三环’‘同盛永’等当地品牌开始有了一些名气,销量也有了起色。”刘紫木说。

2018年,章丘铁匠师傅传代打锅的故事被搬上了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节目播出的十几分钟里,章丘铁锅网店库存的两千多口铁锅被抢购一空,匆忙开张的实体店同样被顾客买光,就连挂在墙上的样品都被人摘下买走,单价飙升至数千元。一时“洛阳纸贵,章丘无锅”。

“千锤百炼”出好锅,品牌保护亟需步入正轨

随着章丘铁锅的需求暴涨,刘紫木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无数机器仿冒品开始以次充好,对“章丘铁锅”的品牌和传承造成了困扰。

章丘铁锅镜面是怎么做出来的(看传统技艺如何把准时代脉搏)(2)

历经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在一千度左右的高温锤炼,经受上万次锻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铁锅。(摄影 王雅洁)

市场趋于平静后,刘紫木和铁匠传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维护章丘铁锅的良好市场秩序。

2018年,刘紫木成立济南市章丘区铁匠手工艺行业协会,开始着手保护章丘铁锅的知识产权。

同年7月,“章丘铁锅锻打技艺”被选入济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章丘铁锅的品牌保护工作走向正轨。

与此同时,刘紫木推动匠人们开始试水在拼多多上开设平台,并专门申请了“章丘铁锅旗舰店”。也正是通过这家官方旗舰店,章丘铁锅进一步打开了销路和品牌知名度,迈向了产业新阶段。

依托电商为时代把脉,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现在,章丘手工铁锅的两百余位师傅的年产量预计在10万口左右。今年以来,刘紫木的“章丘铁锅旗舰店”被平台赋予了“品牌”黑标。

新电商让传统技艺焕发了新的生机,刘紫木和匠人们也通过电商渠道的销售,摸索着消费者的新需求。

五十多岁的冯长全是当地的打锅师傅,他锻造出了明火和电磁炉都可以使用的平弧底铁锅。“刘紫木通过电商了解到很多年轻人喜欢用电磁炉,就开始研究如何锻打既能保留章丘铁锅核心特色,又能锻造出平弧底适用于电磁炉使用的铁锅。”冯长全说。

此前不久,拼多多正式启动“2022多多新匠造”行动,再一次为“章丘铁锅”打call。“多多新匠造”的项目负责人表示,“多多新匠造”将通过流量扶持、品牌打造、电商培训等一揽子措施,重点扶植像“章丘铁锅”这样的乡村好物实力“出圈”,带动村民创富增收。

随着章丘铁锅的持续热销,很多打锅师傅的收入较此前翻了4、5倍,也由此吸引来了新一代年轻匠人,为章丘铁锅这项非遗锻打技艺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延续着古老传统的技艺,因为有了时代属性的新发明,让章丘铁锅演变出更强的活力与新意。

来源: 光明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