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困南屯(赵匡胤困南唐六)

赵匡胤困南屯(赵匡胤困南唐六)(1)

宋主赵匡胤御驾亲征,开始两个月,军歌嘹亮,捷报频传,东京汴梁一片欢腾。可是不知哪天起,前方战事再无消息,派人出去打探,有去无回。亲王千岁赵光义在朝主事,整日也是惴惴不安。

而前方宋主赵匡胤更是夙兴夜叹,夜不能寐,多次派人求救,不是闯不过敌营,就是好不容易过了营帐,半道又被人截获杀害!消息始终传不出去。就这样,一晃二月过去了,前线情况杳无音信!

二弟亲王尹京赵光义在朝急得像热锅蚂蚁,心里朦胧的感觉:大哥可能遇事了!这日,正在焦急之时,忽然有人来报:皇外甥俊保从前线来了。赵光义连忙让他进来问话。

听完高俊保的话,亲王又开始焦虑,厅堂上来回踱步。心想,这粮草,人员都不是问题,但这统兵挂帅该选谁合适呢?俗话说:一人不行累死三军。能挂帅的都已经去前线了,剩下的朝中之人,谁能挂帅呢?刚才,俊保提到大哥派了两路人马去闯敌营:另一路是郑应和潘仁美(他们也不知闯过敌营没有),这郑应之母……陶三春,行不?

陶三春,出生于蒲城县,是一品勇猛夫人。五代时,流落江湖的好汉郑恩路经蒲城县,因偷西瓜,遭到看瓜女陶三春的痛打。后赵匡胤见她才貌出众,从中撮合,郑恩与陶三春订下姻缘。

陶三春手使两把铁锤足有三百来斤,舞动起来犹如风卷残云一般,一度曾和曹彬、高怀德、石延超等过招,几个回合都败给了陶三春,就连那山西的杨衮也战她不过,可谓女中豪杰!

京城里恐怕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了,可时过境迁,陶三春也已年过四十,不知还能不能…愿不愿意…为国出力呢?想到这,明天,我要这么这么……前去拜会陶三春。

陶三春生在武术世家,从小就喜欢练武,虽说,这些年经历了很多事,可她在自家后院练功根本没放下过。赵光义领朝中重臣一起来到陶三春家,在前院没见到陶三春,这时早有家人稟告说,亲王千岁造访来了。

赵光义见到满脸汗涔涔的陶三春,忙上前施礼。见到亲王千岁这样,陶三春连忙还礼。宾主落坐,赵光义说明来义,陶三春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不行,亲王千岁,朝中那么多人怎么就想到我这个女流之辈了呢,我当不了元帅,你另请高明吧!”赵光义眼见此事要黄,自己带头“扑通”一下给陶三春跪倒,群臣见了也纷纷下跪,陶三春吓得连连后退,又觉不妥,走上前来掺扶亲王千岁。赵光义历数陶三春昔日战功,又将高俊保所言前线战况又说了一遍。最后说:“朝中已经无人可用,如若夫人不肯为国分忧,领兵挂帅,我主休矣,国家休矣!”说完泪如雨下。

陶三春是烈性女子,从来没见过亲王殿下如此流泪。想起当年丈夫郑恩惨死之事,宋主如此薄情,而今宋主君臣又在寿州城中受难,心中暗想:“该!”,可场面上又不能说出来,心里就像打翻的五味瓶,不知啥味;又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但还得表明态度啊,三春急中生智跟亲王殿下说:“若要让我挂帅,必须要高俊保当先锋,让赵美荣(高俊保的母亲,赵匡胤的妹妹)作我的副将才行!”赵光义心想,这是生生绑架他们娘俩嘛!但口上还不能直说,只好说:“行,亲王我答应你!”

赵匡胤困南屯(赵匡胤困南唐六)(2)

回去后,亲王赵光义跟妹妹一说,赵美荣开始愣了一下,但想到自己丈夫和儿子都已上战场,我一人在家也不放心,不如上前线看着他们爷俩,现在国难当前,咱们一家齐上阵,并肩为国效,也是应该的,就答应了。这赵美荣从小跟父亲赵弘殷习武多年,练就一身好武艺,丈夫高怀德三五十个回合都难胜她,也是一名女中豪杰,但一直很少有机会上战场。

没过两天,几百担粮草齐备,十五万兵马点起到场,陶三春升坐帅堂,点将派兵,直奔寿州。

赵匡胤困南屯(赵匡胤困南唐六)(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