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老师的关爱(究竟该如何理解)

怎样对待老师的关爱(究竟该如何理解)(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诗经常被人用来形容和赞美教师在讲台上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不错,只有教师的辛勤耕耘,才会接触丰硕可喜的成果。有不少教师在辅导学生上花费的时间,甚至远远超过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把别人的孩子培养成才了,而自己的孩子却未能成才,这也是教师应该得到认可和称赞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老师对学生所付出的爱。

怎样对待老师的关爱(究竟该如何理解)(2)

01.真正的师爱,绝不是“施舍”,而是“尊重”。

我曾经认为,既然是“爱”,那么一定是“阳光”的。

学校在开展申请助学金工作的时候,我统计到班上一共有3名“建卡贫困生”。 其中,有一名女生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她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给老师的整体印象还并不错。

那一次学校组织家访的时候,我到她家去了解了相关情况。她的家离县城比较偏远,家里面也净是“患病之人”。爷爷奶奶在家务农,常年患病,花费了不少医药费;单亲家庭,母亲早年离开家庭,父亲因此而患上精神病。鉴于此,政府给予贫困资助,专门为其办理了“建卡户”证件,办理了“建卡户”的学生在学校读书的学费由国家补助,但是连学生本人的生活费,他们家庭也根本无力承担,一切费用,都是由孩子的“姑妈”支出。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我便对这名同学给予了一些特别的关照。比如经常喊她到办公室询问学习情况,给她讲题,帮助她垫资一些费用,学校有“勤工助学”的机会也我尽量为她争取到,就算是她违纪了犯错了,也很少批评她,毕竟是女孩子嘛,自尊心很强。为了能够帮助她学习,也安排了几个成绩优秀的同学跟她同住一个寝室,同在一个小组。

怎样对待老师的关爱(究竟该如何理解)(3)

她性格内向,很少说话,我认为她是“心领神会”。但是,后来她的成绩有些下滑,我就很奇怪了,为什么我这么关照她,为她营造良好的环境,成绩还反而下滑了呢?我找她谈话,她也很少正面回答我,基本上都是“低头不语”。我有些纳闷甚至生气了。

我总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会这样。直到有一天班长跟我说,“老师,您就别过度关照她了!”我一听,觉得奇怪了,关照她爱护她还有措吗?班长说:“老师,其实您不知道,您越是这样关照她,她越是反感。因为您这样做,她在班上就是尽人皆知的‘贫困户’了!”班长说的这句话,让我猛然一惊,但顿时明白了:原来,是我无意之间把她“塑造成了一个贫困生的典型了”,孩子需要的是“尊严”,是“平等”。

我只顾自己的想法,而一厢情愿地对孩子进行“特别关照”和“爱护”,但是一点没有顾及到学生内心的想法。我所想象的“像阳光一样灿烂的爱”,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洪水猛兽”,给她带来的更多的是恐惧、不安。

现在我明白了:对学生来说,真正的爱,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基于平等认识的“彼此尊重”。

怎样对待老师的关爱(究竟该如何理解)(4)

02.奉献师爱需要注意分析对象,需要注意分寸。

一个班级之内,有几十名同学。他们性格各异,情况不同。有的同学性格活泼,有的同学性格内向,有的同学家庭富裕,有的同学家庭贫寒,有的同学敦厚老实,有的同学油嘴滑舌,有的同学目标明确,有的同学倍感迷茫,有的同学自控力强,有的同学自控力差,有的同学悲观内敛,有的同学乐观豪放。

老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首先了解学生,然后对不同学生拟定出不同的管理方案。比如,对性格内心、悲观内敛的同学,平时就要多加问候关心和激励肯定,在语言上要委婉柔和;对油嘴滑舌、自控力差的同学,就要多加提醒和监督,犯错了一定要批评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否则,则难以管束好这类学生的“调皮行为”。

怎样对待老师的关爱(究竟该如何理解)(5)

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况,师爱的本质都一样,但其形式则不能一样。脸皮较薄、自尊心强的学生,如果老师一味地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这可能会适得其反;对于承若学生提供帮助的,如果老师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这可能会让学生误解老师在哄骗他;对于帮助过的学生,老师也不要经常提及,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造成“帮倒忙”的负面作用。

同时,老师在奉献师爱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分寸。对于任何人的帮助,都不能干扰其生活,触犯其自尊。男教师在为女同学提供帮助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分寸,绝不能有任何超越师生关系的行为。否则,师爱就变了味,坏了质。

怎样对待老师的关爱(究竟该如何理解)(6)

03.师爱不能简单地“赐予”给学生,要注意方式。

在夏季学习期间,由于天气炎热,教室里又没有空调,我非常担心同学们变得浮躁好动,影响学习。于是隔三差五,我就自己给学生买冰糕、买西瓜来消暑,钱都是自己贴,我们一般都是“突然袭击”,没有提前告诉大家,所以,当学生们看到老师送来的冰糕和西瓜,大部分人都感到非常惊喜,同时感谢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当然,从内心的真实来讲,这也是属于“收买行动”,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一个好印象,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爱和付出,通过这种行动来激励大家认真学习,减少调皮和违纪的行为。我最最喜欢的,就是见到同学们吃着冰糕或者西瓜时的那种开心的笑容。

然而,还是有些同学一如既往地犯事和危机,我非常生气,把他们喊道办公室里训斥一顿:“平时我对你们的付出还少了吗?大热天的都跑去给你们买西瓜,还请你们吃冰糕,为啥子你们都不体谅老师的苦衷,非要违纪?”没想到这个时候,一个学生顶了我一句:“这都是你自己愿意的,又不是我们喊你买的!”

怎样对待老师的关爱(究竟该如何理解)(7)

这真是“零零后”的学生,说话上不着天下不挨地,都能气死你。但是,事后我一想,这位同学说得也对。我天真地以为,通过这种“收买行动”和讲台上面向全体学生的说教,就能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就能够感化好每一个学生。错了,这种直接的“赐予”,学生是不买账的。

如果我换一种方式,则可能有不同的结果。比如在买冰糕或西瓜之前,我先问问大家的意愿,征集一下有多少同学希望老师帮他们买冰糕或西瓜,这样一来,也许全体同学都会举手同意。既然他们都举手同意了,后面的事,还需要作为老师的你去不断强调吗?

通过这个事情,我认识到:对于学生的爱,不能简单地赐予,要注意赋予方式。可以集体体现,也可以个别表达;可以直接以聊天的方式表达,也看可以喊班委干部代为转达;可以是物质上的帮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奖励;可以是“宽容式的”,也可以是“责罚式的”。

当罚不罚,该批评的也不批评,这也是一种爱,不过这叫做“溺爱”。和风细雨,方能滋养幼苗;狂风暴雨,只能毁掉幼苗。

怎样对待老师的关爱(究竟该如何理解)(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