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唐玄宗开元年间,杜甫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榜了,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著名的《望岳》诗,大约就创作于这个时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

泰山五岳独尊,闻名天下,历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众多赋诗题词。杜甫还没到泰山的时候,就一直在想,泰山到底什么样子啊?应该写一首什么样的诗来描绘它呢?待他来到泰山脚下,放眼望去,只见一望无际的群山,青绿苍翠,绵延不断,再仰头看,只见泰山主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巍峨壮观,杜甫一下子就被陶醉了,他不由感叹:一定是造物主把所有的神奇秀美都集中到泰山了吧,否则它为何如此震撼人心啊!于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诗句开始酝酿。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

接着,杜甫带着登上绝顶的信心,一步一步开始了攀登。山中景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层云涌起,涤荡心胸,归巢飞鸟,尽收眼底,祥和静谧,真是美不胜收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

杜甫心里忍不住想象,登上山顶的情景会是怎样的呢?那定是像孟子说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吧。果然,当杜甫最后站在泰山极顶纵目四望的时候,他真切体验到了“一览众山小”的开阔境界。他一边俯视着渺小的众山,一边禁不住联想,做人也是如此吧,只要奋力攀登,就一定能登上人生境界的顶峰,从而拥有宽广的视野和俯视天下的阔大胸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

最后,杜甫把自己在泰山的所见所思以及不同角度的感受都融合在一起,一句句佳句美辞在胸中逐渐酝酿而成,最终奔涌而出,化作了那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

《望岳》这首诗,文采斐然,描绘细腻,想象丰富,气势豪迈,不但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泰山巍峨的雄姿、秀美的景色,而且揭示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哲理,反映出青年时期的杜甫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奋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和豪迈的胸襟气度,成为后人难以超越的千古绝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3)

摄影:景区特约摄影师 陈爱国

编辑:泰山景区融媒体中心 李晓璐

审核:泰山景区融媒体中心 范宏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