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怎样的语文教育才是)

近日,在厦门市外国语学校举行的“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对当下的语文教育进行了反思专家认为只是因为语文教育的特殊性,才让公众将对整个教育的批评都加在了语文教育上(4月12日 中国青年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怎样的语文教育才是)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日,在厦门市外国语学校举行的“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对当下的语文教育进行了反思。专家认为只是因为语文教育的特殊性,才让公众将对整个教育的批评都加在了语文教育上。(4月12日 中国青年报)

语文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议论纷纷的话题。语文教育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过去强调唯分数论应试教育,导致语文教育的功利性太强;语文老师不能吃透文本,不经意中歪曲了文本的原意;学生作文中,充满了假大空的说词,八股气、模式化现象严重;有的专家指出目前“假语文”现象严重等等。

应该看到,语文教育作为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教育课程里面的重头戏。从小学到中学,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在语文教育中,获得了对汉语的感知和领悟能力,增强了自己的审美感。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语文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语文教育蒙上了一层灰尘。

任何学科的教育,首先都涉及到一个谁来教的问题,语文教育也同样如此,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往往更容易使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写作。而如果仅仅为了考试而教书的老师,则是让人避而远之的,每天都是切割的零碎的知识点、无穷尽的考试,只是为了一个高一点的分数,这样的语文课,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喜欢的。有人认为不改变目前唯分数论的高考录取模式,则语文教育改革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不通过考试,又有什么办法能够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呢?考试似乎已经成为了老师们不想推进语文改革的挡箭牌。笔者认为只要考试能够适当改换形式,考试内容更加灵活宽泛一些,还是能够考察出一名学生的真实水平。况且,考试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罢了。

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东方古国而言,我们的语文资源是及其丰富的。从先秦的古文,到秦汉的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宝贵的古代文化资源,足够我们的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况且经过了新文化运动,白话文的推广,现代的散文、诗歌又是作为一种现代汉语的新形态出现。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不是资源,而是有效的引导与兴趣的培养,成功的语文教育应该能够使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领略到汉语文化的精髓所在。

语文教育说到底,还是要能够使学生成为有文化素养的现代公民。“真语文”应该是教学生成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审美品位的人,一个有思想涵养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社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总而言之,语文教育担负着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任重而道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