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太阳节讲究(正月二十补天节)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虽冬寒未退,但春芽萌生,雨水(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正式登场。新年的钟声仿佛还在回荡,很多人早已经进入了生活的正轨,却不知道“年味”还未走远,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正月作为新春的第一个月,在古代是相当受重视的,不仅寄托了百姓各种美好祝福,还可以根据正月天象预判当年是否是个好年头,因此正月里有很多传统小节日,而且节节习俗说法不同,明天就迎来了正月二十。

二月初一太阳节讲究(正月二十补天节)(1)

正月二十大多数人已经步入了正常生活,认为年已过完,走在外面也感受不到过年的年味了,仿佛一切都回归了平静,其实正月二十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叫“天穿节”。

天穿节也称为“补天节”,是纪念女娲娘娘补天拯救人类的节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由家庭主妇担纲祭祀的民俗节日。这一天人们主要是感恩女娲补天的恩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五谷丰登,在民间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常听家中老辈人说女娲是大地之母,这一天感恩女娲娘娘,4个传统习俗要牢记:1吃、2填、3补、4不动,下面一起来了解下正月二十的传统习俗。

二月初一太阳节讲究(正月二十补天节)(2)

1吃

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大亮点就是美食,不管节日大小,反正都与吃有关,过年吃饺子和面,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这些都成了节日特定美食,形成了食俗,那么正月二十吃什么呢?

正月二十补天节要吃烙饼或煎饼

二月初一太阳节讲究(正月二十补天节)(3)

相传正月二十是女娲补天的日子,当天要由家中妇女和面烙饼,饼要做的又圆又薄,做好以后先要往屋顶扔一张,意为“补天”,然后在家中角落和井边放几张饼,意为“补地”,仪式完成后一家人就可以坐在一起吃饼了,下面分享一种简单好吃的烙饼的方法。

【千层饼】

准备食材:面粉500g、五香粉5g、食盐3g、油2勺

1.面粉放入盆中,400g温水少量多次加入盆中,先搅拌成絮状,然后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团,然后盖上保鲜膜饧发40分钟

2.在饧发过程中,先做一个油酥,加入两勺面粉,放入五香粉、食盐、两勺油,搅拌均匀油酥就做好了。

3.面团饧发好以后取出,先撒一层干面粉直接抽成条状,然后分成小面团,擀成薄饼,刷上油酥对折几次,最后从一端卷起来,再擀成薄饼。

4.平底锅刷上一层油,放上面饼刷上油,小火慢煎,煎好一面再换另一面,两面煎到焦黄就可以出锅吃了。

二月初一太阳节讲究(正月二十补天节)(4)

2填

填是指“填满谷仓”,因此正月二十又叫“填仓节”。相传古代时,在节日当天黎明的时候,家家户户会到自家院子或打谷场,用草木灰画出一个个的谷仓,然后在谷仓的里面放上粮食,其寓意就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初一太阳节讲究(正月二十补天节)(5)

填仓节分为大填仓日和小填仓日,正月二十是小填仓,到了正月二十五就是大填仓,后来有些地方直接取中间的一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三把大、小两个填仓节一天过了。

3补

“补”自然是指“补天”,每年的正月二十就是关中一些地区的补天节,这也是我国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据说是起源于临潼骊山一带。

二月初一太阳节讲究(正月二十补天节)(6)

相传远古时期,女娲就是这里练五彩石补天拯救人类的,骊山东绣岭石瓮寺后面的山石呈现为红色,就是女娲练五色石时烧红的;另外骊山温泉也是闻名遐迩,据说也与女娲有关,当初女娲在这里练五彩石霞光满天,火光映红了天空,这光被太阳神吸收了,太阳因此发出耀眼的光芒,四季照射着大地,而骊山的地下水又吸收太阳热气,因此变成了温泉。

二月初一太阳节讲究(正月二十补天节)(7)

每年到骊山游玩泡温泉的人络绎不绝,因为人们觉得温泉是吸收了女娲的灵力才形成的,泡温泉不仅可以洗去身上的污垢,还可以除病健身,延年益寿。

4不动

“不动”就是正月二十这天不动针线活,在古代针线活是女子的必备技能,平常针线活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家人四季的衣服鞋子就靠女人一针一线做出来,但是到了过年时就不能动针线了,一是针是利器,过年动针线不吉利,二是过年应该适当放松,不然就是劳碌命。

二月初一太阳节讲究(正月二十补天节)(8)

那么正月二十不能动针线有什么说法呢?

正月二十是“女娲补天”的日子,在做针线活的时候针会戳破布料,有戳破天的意思,所以这一天忌动针线。

水墨话语

正月是习俗讲究最多的一个月,从初一到月底,每天都有不同的说法讲究,随着时代的更新,很多传统习俗已经被遗忘在时间的长河中,到了我们这一代,大多人只知道初一到初七的习俗,越往后面知道的人越少,但这些都是古老的习俗,寓含了美好的寓意和祝福,不忘老传统,才能把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好啦!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

#文化大拜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