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十大笛子名曲欣赏(笛子名曲那达慕1988赏析)

史诗级十大笛子名曲欣赏(笛子名曲那达慕1988赏析)(1)

笛子大师俞逊发先生

我国的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届时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乘车骑马,云集在碧绿丰美的草原上,参加赛马、摔跤、射箭、蒙古族象棋、蒙古族布鲁、歌舞等各种竞技比赛,还有唱戏、小吃、茶摊、说书、杂技等娱乐活动,同时也是物资交流、奖励先进、宣传党的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场面热闹非凡。

史诗级十大笛子名曲欣赏(笛子名曲那达慕1988赏析)(2)

热闹的那达慕大会

俞逊发先生于1988年到内蒙采风,体验生活,赶上了那达慕大会,为大会沸腾热烈的民族风情所感染,激发了创作灵感,遂创作此曲以抒怀,表现了大会的动人场面,赞美那美丽的大草原,赞美那牧民们的幸福生活,赞美我们那可爱的祖国!!乐曲构思巧妙,旋律优美动人,艺术风格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演奏难度极高,尽展大师风范。

《那达慕1988》的艺术特点有以下几个亮点:

1、旋律优美扣人心弦,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优秀的乐曲应该是主题旋律突出,曲调新颖,达到使人“闻而不忘,愈品愈香”的妙境,像《梁祝》、《二泉映月》、《十面埋伏》、《喜洋洋》、《赛马》、《命运》等,莫不是如此!!俞逊发先生创作的《那达慕1988》就具有此妙!!在乐曲中他将叠音、打音、滑音、吐音等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奏出了优美主题旋律,生动表现了蒙古同胞参加那达慕大会的轻松愉快、幸福喜悦心情和达慕大会上欢快热烈、令人向往的动人场面。此主题旋律优美,令人“听而难以忘记,愈听愈想再听”,这就难怪它能够作为笛友之歌,深深受到广大笛友的喜爱!!

2、乐曲布局独具匠心,艺术风格与众不同

我们常见的以内蒙音乐为素材的乐曲一般都是开头节奏自由,将内蒙的长调和短调结合起来,表现内蒙大草原的辽阔而又美丽的情景。像《牧民新歌》、《奔驰在草原上》、《牧歌》、《嘎达梅林随想曲》、《草原上》等皆如此。但俞逊发先生却打破常态,将常位于开头的自由段落安置的中间,可谓“独巨匠心,与众不同”。他没有简单的追求以旋律吸引人,而是“以意感人”,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让人耳目一新,记忆深刻!!

3、演奏难度很高,展现大师风范

可能有人会认为《那达慕1988》很简单,把它当作一般的乐曲对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首乐曲的演奏难度其实极高,那么它难在那里呢?难点有三:

其一:对气息控制能力要求严格

比如中间的自由长调段落,要求将乐句以一口气吹完,这就要求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控制气息功底,把内在的情绪用绵延不绝的气息表现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迷人美境。这种宽广与从容和炫耀式的循环换气是完全不同的演奏概念,循环换气可以一口气吹几分钟甚至更长,对于一个专业的演奏员甚至是有功底的业余爱好者来说都不见得是难事,但是这样以单纯的一口气,经过分析规画、尽可能的拉长,并且要注意音乐形象与艺术风格,这就对气息的掌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当人的气息在有效音色的范畴内发挥到极致,人的内在思绪随着音色的变化反映到音乐的形象上,这与一般循环换气特长音的效果是区别很大的。

其二:对手指灵活性与弹性的要求极其严格

有的朋友也许会说:笛子的指法我早已经熟练的不得了啦,手指也非常灵活。但是在《那达慕1988》中,乐曲采用了俞逊发先生创造发明的“指跳音”,“指跳音”对演奏者的 “气功、指功、舌功、唇功”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它要求演奏者在短暂的吐音上加上快速的颤音,过快、过慢、过早、过晚都不行,并且要注意弹性、跳跃性和节拍的变化,高低和强弱变化自如!!越是有造诣的朋友就越会感觉到这种技巧的难处!!而《那达慕1988》的“指跳音”的应用很多,再加上叠音、打音、滑音、波音等,这无疑促使对手指灵活性与弹性的要求又难上加难。

其三:腹部和唇部控制的难度大

本来腹部和唇部控制可以划到气息控制的范畴,但是此曲对它们的要求极为苛刻,故此应该单独列出,引起大家的注意!!曲中模仿人笑声的双吐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出蒙古同胞欢快喜悦的心情和豪爽大方的情怀。它要求演奏者腹部要极富弹性,像我们平时开怀而又豪爽地大笑那样,腹部还必须与唇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我们都知道当我们开怀大笑时很容易松懈而使气散,这就要求演奏者要把握好尺寸,恰到好处,努力作到腹部放松又不松懈,不僵而富有弹性!!《那达慕1988》整个乐曲是极富跳跃性的,对腹部和唇部控制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其四:风格难以把握

《那达慕1988》运用了大量的叠音、打音、颤音等,但是大家切不可以把它演奏成江南丝竹的味道,一定要注意蒙古风格的把握和音乐形象的塑造。

总之,《那达慕1988》是俞逊发先生的一首优秀笛子作品,乐曲构思巧妙,旋律优美动人,艺术风格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演奏难度极高,尽展大师风范,我们应该用心去品味它,用心去演奏它!

玉笛飞声闻新意,独具匠心更风流”,祝愿俞老师在天堂幸福快乐永远!

编者后记

本文是我十年前(2007年)撰写的文章,当时我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一眨眼十年就过去了,本次在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这十年来的学笛心得又做了进一步改进,特别题记。

——沁雪剑士,2017年07月23日于北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