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创新工作报告(向两会报告湘潭高新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纪实)

科技引领创新工作报告(向两会报告湘潭高新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纪实)(1)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陈静 摄)

科技引领创新工作报告(向两会报告湘潭高新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纪实)(2)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领衔发起的湖南先进传感研究院项目正式落户湘潭高新区。

科技引领创新工作报告(向两会报告湘潭高新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纪实)(3)

湖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落户湘潭高新区,打造湖南先进制造业高地。

科技引领创新工作报告(向两会报告湘潭高新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纪实)(4)

湘潭(高新)工业软件园开园。(记者方阳 摄)

科技引领创新工作报告(向两会报告湘潭高新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纪实)(5)

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湘潭市场成为统筹科技要素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引领创新工作报告(向两会报告湘潭高新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纪实)(6)

湘潭高新区与长沙理工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科技引领创新工作报告(向两会报告湘潭高新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纪实)(7)

湘潭高新区通过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发布采购清单、配套企业竞赛拿单,实现产业本地配套率稳步提升。

科技引领创新工作报告(向两会报告湘潭高新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纪实)(8)

湘潭高新区聘请15位创业企业家、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等成功人士建立创业导师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咨询、一对一辅导等服务,全方位、多角度帮助创业企业成长。

激发源动力 创新浪潮奔涌“智造谷”

——湘潭高新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纪实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贵 通讯员 刘澜 唐笠人

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湖南崇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华龙一号”超级心脏——主泵双向大推力滑动轴承,让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成功并网,公司已向着“第四代核电重大装备”等多个国家关键装备所需的高端精密滑动轴承的研发进军;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特种电缆应用在神舟飞船发射平台以及宇航员出舱用。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电缆供货商,华菱线缆的产品先后服务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任务300余次,产品可靠性达到100%;

国家试点,冲刺世界级!科技部公布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湘潭风能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进入,将可发挥财政、税收、土地、金融、贸易以及科技项目、基地、人才、评价等政策叠加效应,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分工协作、产业协同、竞争力强的风能产业集群;

……

在湘潭高新区这方热土上,处处涌动着锐意创新的浪潮。2020年,考察湖南时,赋予湖南新时代“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湘潭高新区紧盯“智造谷”发展定位和园区优势产业,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致力创新平台打造,持续优化政策供给,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畅通路径

助力“科技之花”转化为“产业之果”

湘潭高新区院士创新产业园内湖南千智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智机器人”)机器人家族又将增添一名新的成员,一款刚刚研制出的空地协作机器人正在紧张调试中。通过科技创新引路以及在产业园的培育下,千智机器人获得了较大发展,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5亿元,比去年翻了三番。

这个曾经需要为人才、资金、厂房四处奔波的小公司,湘潭高新区向其伸出援手,在院士创新产业园给它免费提供5年的办公和生产场地,为其研发人员在附近小区租下7个套间提供住宿,多次组织企业到长沙“招兵买马”,协助企业申请立项支持……在湘潭高新区的积极孵化培育下,千智机器人已成为行业内不可小觑的企业,自主研发、生产出了消防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智能型服务机器人等30余款特种机器人,已申请专利122项。

院士创新产业园是湘潭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双创”孵化平台,以院士创新创业示范带动创新要素有效集聚,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引人、服务感人、事业留人的“全方位保姆式”优质服务,在“小园区”搭建“大平台”,引来“大院士”撬动“大创新”。目前,产业园内有国家级平台5个、省级平台7个、市级平台8个,落地在孵院士项目10个,包括彭练矛院士、欧阳晓平院士、卢秉恒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涉及特种机器人、超纯高阻硅X光探测器、多肽药物研发中心、量子聚能供氧材料技术、单克隆抗体全人源化转基因动物研制、数字雷达、3D打印产业化等多个领域,共拥有国际国内首次或领先技术成果42个,行业首创成果19个。园区内千智机器人、正芯微、佰欧泰、汇动新材料、酷弗等项目均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对于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湘潭高新区通过建设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湘潭分市场,整合全市科技要素,形成了政策、技术、人才、资金、服务等要素资源集聚洼地,通过开展“科技服务进千企”“揭榜挂帅”“双先双联对接”等活动,构建了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开放的市场氛围。湖南时变通讯有限公司、湖南崇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企业通过科技要素大市场,建立了与高校的合作关系。今年1-9月,科技要素大市场挖掘企业需求344项,签订17份产学研合作协议,达成144个合作项目。

该区打造的“智造莲城”路演品牌逐步成为湘潭市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品牌路演活动,为全市产业项目、科技创新成果的集聚整合、高效引资开启了“破冰”之旅。每场路演采用“线上平台 线下平台 服务空间”的模式,面向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的专业化服务,构建区域O2O技术转移服务生态体系。今年,56家次投资机构、93家次金融机构参加6场路演,现场签订意向投融资协议金融为25.92亿元,已到位资金9.14亿元,成果转化项目20个。

同时,除高标准建设中南地区首个院士创新产业园外,建成了火炬创新创业园、科技企业加速器、中南高科智能制造产业园、金荣国际工业园、东方金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奥托斯孵化基地、力合星空、湘潭电商产业园等8家“园中园”,共有各类厂房和办公楼78.5万平方米。新松机器人产业园、力合领航城、湘潭市大数据中心3家“园中园”正在抓紧建设中。通过一批平台建设,孵化科技型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服务产业发展。

聚焦生态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日前,湖南世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湘潭高新区与华融湘江银行的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审批程序,无需抵押,获得银行500万元贷款额度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世优电气是湘潭高新区一家研发、生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电气控制系统的企业,拥有较强的科研研发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随着国家“3060”战略目标的提出,风电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势头,企业订单增加。今年1-9月,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1.1%。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公司对流动资金需求量增加。

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后,湘潭高新区结合省级相关政策,与银行合作,开展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试点。世优电气作为湘潭市首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一直精耕于风电控制系统领域,拥有知识产权100多项,成为湘潭市首家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企业。

湘潭高新区是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产业链、精品钢材深加工及新材料产业链和人工智能及传感器产业链的建设主体。该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链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6月24日,湘潭市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产业链产销对接会在湘潭高新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湘潭市场)举行。湘电集团、哈电风能、华菱线缆三家公司现场发布35.97亿元采购大单,湘电集团、哈电风能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15.42亿元。通过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发布采购清单,配套企业竞赛拿单,实现产业本地配套率稳步提升,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到64%。同时,突出打造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围绕风力发电机总成,制定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客商库、项目库、人才池、资金池及产业链分析报告、招商报告,制定《湘潭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实施方案(2021-2035年)》,明确目标、路径、措施。湘潭风能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

在产业链建设过程中,湘潭高新区实施产业链“四长”联动工作机制加快科技创新系统性改革,链长解决政策供给、盟长解决产业配套、行长解决企业融资、校长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攻关,突出发挥校长在产业链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创新联盟。以“突出‘五链五聚焦’打造‘双创’升级版”为特色的“双创”工作再次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产业链校长单位湖南工程学院牵头组建了“风电装备与电能交换”协同创新中心,湘电股份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台(套)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成套设备,成功完成了2.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整体充磁,相关技术及装备研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华联电机与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开展合作,并设立了联合实验室,世优电气与长沙理工开展合作,一批科技成果在园区得到转化。产业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48项,建立了由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门标准组成的风电装备标准体系,共有标准657项,其中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262项,行业标准项146项,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6项,企业标准231项。

同时,湘潭高新区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关键技术研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等中的重要作用。华菱线缆实现IPO首发上市。构建了“评估-担保-授信-交易-保险”五位一体的产业链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体系。开展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由管委会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以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对象,对其知识价值开展评估,作为信用贷款的主要依据,支持企业融资。时变通讯、世优电气、伊索尔、大用自动化、惠博离心机等获得贷款额度或者审批通过。

优化服务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湘潭高新区坚持把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湘潭高新区湖南湘钢瑞泰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在洁净钢特种钢冶炼用耐火材料、绿色制造耐火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给公司带来的是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等多重利好,今年预计产值能达到10.8亿元,五年内实现了翻三番,利润和税收也保持着每年20%—30%的增长。

在湘潭华联电机有限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3台磁悬浮高速电机成功交货。这样一台设备要卖近70万元一台,内部磁悬浮轴承完全靠磁力控制,精度控制在0.04毫米。这家靠技术开路的企业,从最初的租用1000平方米厂房发展到现在1.8万平方米厂房,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正在筹备上市工作。

在湖南沃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2%以上,在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装备、智能纺织装备三大细分领域,已与行业领军装备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定制化研发新一代智能变频伺服电控系统,产品通过了样机实验,预计明年公司产值可达到50%以上增长。

……

企业把创新作为发展壮大的主要“内因”,政府全心全意扶持培育和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是重要“外因”。湘潭高新区高位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在专项行动、智能改造等方面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企业的升级提质。

推动企业创新引领进阶。实施企业“登高”行动,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双五”企业、独角兽企业及隐形冠军五类企业,已形成目标企业项目库516家,狠抓规模企业“登高”,高新技术企业“进阶”。全年新增高企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205家,培育“双五”企业6家。着力专利倍增计划,开展非高企的规模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破零”行动,搭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指导企业挖掘技术特长,找到专利申报点。全年38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破零”, 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423件。

实施智能化转型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崇德科技、湘钢瑞泰等5家企业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世优电气、时变通讯等6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哈电风能、湘钢瑞泰等47个转型升级项目获批省制造强省、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等专项奖励;华菱线缆、金杯电工等18个转型升级项目列入省“三化”重点项目。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湘潭高新区通过引进专业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辅助账,指导企业研发费用归集。通过政策宣讲、制度解读,增强企业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增加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数量,加大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全年园区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超过2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84%,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