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膝外翻不厉害用治吗(小儿膝内外翻7个误区)

孩子膝外翻不厉害用治吗(小儿膝内外翻7个误区)(1)

作者:陈秋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小儿骨科

来源:瑞慈连锁诊所

Q:什么叫膝内翻或膝外翻?

A:膝内翻、膝外翻是膝部向外、向内的成角畸形,在小儿下肢畸形中较常见。膝内翻病变多表现在胫腓骨上端,膝外翻病变多在股骨下端。

Q:膝内外翻的成因有哪些?

A:成因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膝内外翻是小儿发育阶段的正常生理过程。在学步年龄,多数幼儿都有轻微内翻,角度在0度—15度。因为内翻是一种稳定状态,便于站稳。1—2岁,这种内翻会改变为外翻角。一般,2岁内小儿腿不直,若非特别严重,多是生理性的膝内外翻。

2岁之内,身体发育有一个正常的胫—股角正常范围,此时儿童正常的胫—股角度相差很大,从2度内翻到20度外翻不等。7岁后,外翻的正常范围是0度—12度。

超过2岁,小儿腿部肌肉发育,平衡能力明显提高,生理性膝内外翻会自然矫正。

病理性膝内外翻的原因有很多,如佝偻病、外伤、炎症、先天性骨骼生长障碍性疾病、骨骼软化症、骨骼发育不良、四型粘多糖病或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肿瘤、脊髓灰质炎及脑瘫等。

Q:什么样的膝内外翻需要干预?

A:针对3岁以上的儿童,无论内翻还是外翻,成角超过20度,两脚内踝超过3厘米,或两腿膝关节距离过大,就要考虑可能是病理性腿畸形,需要医疗干预。

Q:如何诊断?

A:膝内外翻在3—5岁儿童中常见,此时胫—股角度处于最大外翻位置,较易引起家长注意。

诊断时可运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取站立位,拍摄双下肢前后位X线片(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评估膝内外翻的情况,包括解剖轴和机械轴的情况。

骨骼发育不良的患者,如果软骨骨骺明显没有骨化,为了评估关节的排列,可能需要行核磁共振检查。

需要提醒的是,若两脚内踝不超过3厘米,一般不需要拍摄X线片,属生理性。也不用带支具或穿矫形鞋,会自行恢复,请家长放心。

Q:如何治疗?

A:2—6岁儿童的生理性膝内翻、发育性膝外翻不必进行特殊治疗,95%会自行纠正。

8岁以下儿童的膝盖有生长发育的空间。若膝内外翻较严重,即踝间距和膝间距超过5厘米,应佩戴支具和穿矫正鞋,目的是保护膝关节,防止韧带不稳。上述矫形器可应用1—2年。轻度的膝内外翻(膝、踝间距小于5cm)只需要夜用支具,中度以上(膝、踝间距在5—10cm)还要加用白天使用的支具。若经过矫形,治疗效果不明显,应考虑手术治疗。

针对双膝间距超过10厘米的膝内翻,两内踝间距超过10厘米的膝外翻,应考虑手术。手术年龄尽量推迟到12岁以后,以降低复发率。

先天性家族性严重的胫内翻者,至青春期下肢力线排列明显异常,应行手术治疗。在成角处进行胫腓骨截骨治疗术,手术中可同时矫正胫骨的扭转畸形。若病儿骨龄合适,可行胫骨近端外侧部分不对称性的骨骺阻滞术加腓骨截骨术,可矫正畸形。

佝偻病的患儿应在自觉症状消失、检查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确定佝偻病已经静止,年龄较大、骨质坚硬、膝间距超过10cm者可行手术治疗。

Q:髋关节发育不良,会导致O型腿吗?

A:不会。

针对髋关节发育不良,可佩戴支架进行髋关节矫正。一般,1岁内孩子戴3个月,超过1岁的戴12个月。

Q:矫正鞋什么时候穿?

A:超过3周岁者,但畸形角度不明显,可以穿定做的矫正鞋,以刺激脚部发育,有助于纠正畸形。需要提醒的是,要保证每天的穿鞋时间,白天、晚上均可穿。

孩子膝外翻不厉害用治吗(小儿膝内外翻7个误区)(2)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

稿费:100—1000小编huanbal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