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故事不超过五十字(中华历史典故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的故事不超过五十字(中华历史典故退避三舍)(1)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前去楚国避难,楚王对他十分厚待,重耳心怀感激。他向楚王保证,如果自己以后回国当政,愿晋楚两国世代友好;如果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终不可避免一战的话,他也定当命令晋国军队先撤退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以报楚王厚待之恩。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晋楚两国争霸战中,晋文公为了信守承诺,命令晋军后退九十里在城濮(今河南濮城)安营扎寨。楚军以为晋军畏惧了,于是立即追击。晋军集中兵力大败楚军,赢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现在“退避三舍”也被用来比喻不与别人争锋或主动退让。

退避三舍的故事不超过五十字(中华历史典故退避三舍)(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