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剿川实录(河南洛宁张泽武)

张献忠剿川实录(河南洛宁张泽武)(1)

张献忠剿川实录(河南洛宁张泽武)(2)

洛宁历史人物研究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一)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 张泽武

我查阅了大量的明清历史文献,对洛宁历史人物明朝四川巡抚张论做了全面探讨和研究,整理了《明四川巡抚张论传》,本篇共分五部分,一、张论生平事迹,整理于2003年;二、历代地方志中的张论事迹;三、明清两代朝廷大臣对张论的评价;四、张论的兄弟及子孙;五、张论故里、故居的文化古迹;六、诰封圣旨;七、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第二至第七部分整理于2019年11月。

张献忠剿川实录(河南洛宁张泽武)(3)

明朝巡抚官服(网图)

一、【张论生平事迹】

张论(公元1571—1634年),字建白,号葆一,河南省河南府永宁(今洛宁)县王召里德里村人,明末大臣,军事家。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中庚子科举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庚戌科进士。明崇祯年间,因其官至四川巡抚,世称"张巡抚"。

"公讳论,字建白,其先同州人,始祖曰仲文者,始徙永宁家焉。(仲)文生贵,贵生玹,玹生銲,銲生注,注生朴,朴生稔,稔生公父(士)益,传世久远,树德不衰,至于公而始大。"

张献忠剿川实录(河南洛宁张泽武)(4)

"按张公讳论,字建白,别号葆一,其宾于国,祀于乡。为兑泉公士益者,公父也,士益出于金竹公稔,稔出于朴,朴出于注,注出于銲,銲出于玹,玹出于贵,贵出于仲文,其先为秦同州人,至(仲)文以避兵徙永家焉,此艰难之始也,代有隐德。笃生公,有异征。"(《葆一张公行状》)

张献忠剿川实录(河南洛宁张泽武)(5)

明武林詹钟玉《张中丞传》

张氏祖籍陕西同州,即今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东埝桥村,元明之时村名雁羌。传至元朝末年,张仲文因避兵乱携家迁居河南永宁,后裔世居邑南金门川德里村,张氏世代有隐德,九传至张论。

张献忠剿川实录(河南洛宁张泽武)(6)

张论祖父张稔,字汝丰,号金竹,"性刚介严 正,丰采(彩)凛然,不疾言厉色"。"邑大旱, 蝗民饥相食,公度里甲中,至不能糊口者,可二十余家,乃出粟百余石,一一赈其乏,遂不知有旱者,邑侯高其谊义,旌之,加绰楔焉。"张稔生平事迹见《张氏家乘》,可见张稔乐善好施,多善行义举,为乡里称颂。

张论之父张士益,字进德,号兑泉。为永宁孝子,《永宁县志》有传。"风禀至性, 事段淑人以孝闻,读书好古雅,重儒术,好施乐善,为乡里所宗。""素行公直里甲之役,宜阳三原王知县即坐以公直相累,突以他事,薄惩十板。张论负杖请责,仍泣曰:"儿若不登第, 不敢一见父面。"张士益以孝行卓著,卒祀乡贤。(《张氏家谱》、《永宁县志》)

明武林詹钟玉《张孝子传》赞曰:

"祭海先河,禅山始麓,有开必先,无往不复。德里之村,实生望族,毓秀锺灵,珠胎玉璞。维此张公,内行穆穆,至性感人,天伦是笃。殚心奉母,必虔必肃,色养兼隆,旨甘并蓄。疾而籲天,響答唯速,仁心为质,匪棘其欲。文章启后,诗书式糓,鹊印龙旂,丹朱其轂。簪裾赫奕,芝兰馥郁,望气昆仑,探源星宿。顺德所征,施于邦国,千秌仰止,金门山谷。"

张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四月初四日出生在永宁(今洛宁)县南王召里金门川德里村一个家道殷实的耕读之家,张氏先世以孝悌力田起家,虽世代读书,但从未取得过科举功名。故而张氏历代先人非常重视教育,其父张士益对张论管理甚严,督促学业,希望张论兄弟能刻苦攻读,取得功名,光宗耀祖。

张论"生有异征,天资颖敏,不妄言笑,喜读书,善嘱词。少年之时,崭露头角。""八岁能属文,十岁烨然有声,十三补弟子员,十四廪于学官,读书一目十行,做文章片刻可就,十三经二十一史,志林稗海,阴阳八卦,河图洛书无不精通。"(《葆一张公行状》)万历"辛卯(1591年)科中河南副榜,癸己(1593年)以选贡试入成均。甲午(1594年)试礼闱,首录其房以文太奇复置副榜,时公二十有四,名声大噪。"(《葆一张公行状》)万历庚子科(1600年)中举人,万历庚戌科(1610年)中第三甲第59名。1997年我在北京国子监看到《明朝万历庚戌科进士题名碑》云:

"张论,河南永宁人,第三甲第159名。" 张论14岁考中秀才,21岁中河南副榜,24岁成贡生,30岁中举,40岁始中进士。

张献忠剿川实录(河南洛宁张泽武)(7)

张论考中进士后,授官行人司行人。不久祖母段氏病故,服艰归里。癸丑(1613年)服癸,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除行人,授皇华使节,奉简书诣蜀,历秦晋所至山川原野,低迥揽辔,有余思焉。戊午( 1618年),授陕西道监察御史。庚申(1620年), 秦昌帝即位,张论上疏建言:"首陈尧舜十二事,曰:处郊庙,正谟烈,勤政学,酌亲亲,覆相品,广言路,珍起居,惜经费,恤民穷,防魄兆,豫招携,廓大同。"俱堪称中兴之策,上嘉纳之。(《张公行状》)张论上疏,其言皆切中时弊,而勤政学,珍起居两议,尤有先见之明。天启辛酉(1621年),张论上疏"请恩选以补临御覃恩之缺,多士果征如茅斯拔"。寻奉命巡视京都西城。公上疏建言,一疏"齿及跋扈大吏,窟穴大党。又请罢内外欺蔽之臣,及缉获妖僧,积可参逆送法司。一时中外肃然震惊。"(《葆一张公行状》)

张献忠剿川实录(河南洛宁张泽武)(8)

天启元年(1621年)秋,大明四川永宁宣抚使土司奢崇明素蓄逆谋,占据重庆,拥兵叛乱,杀巡抚、府道大将等朝廷大员17人,攻陷名城四十七座,侵堕疆土二千余里,乘势围攻省城成都,长达百日之久,建立国号曰大梁,自称皇帝,朝野震惊。西南边陲,形势危急,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为此忧虑重重,天启皇帝审时度势,特命张论巡按四川,前往西南平定叛乱。朝廷"当遣巡方使畴不宜入蜀,以为大厉,公笑曰:“皆为其畴,为其难耶!东西南北唯君命是从,即死且不朽!"(《葆一张公墓志铭》)临行,天子曰:"尔督征,尔监纪,惟尔力!"(《葆一张公墓志铭》)"天子以监军事委公,以巡方御史监督各督抚征进",(《张中丞蜀事小传》)张论临危受命,心急如焚,公不及限,持节以往,单骑兼程,冲重围而入。公驰入成都,与四川巡抚朱燮元谋调骑兵、步兵共六十万,请帑金五十万,迅檄督抚,陈师新都,刻期进讨。"时承平已久,兵不习战,人濌且玩。叛军锋芒甚锐,我军惟怯,久祃于锦江,两军对垒,鼓声不振","公欲进师,师不进。"张论非常愤怒,擐甲愤裂,割牛酒,亲自按剑誓师,泣曰:"尔辈不用命,我即刎以谢朝廷。我即刎,尔蜀百万生灵将付谁手!".张论亲自援桴击鼓,鼓声起众始行,深入箐獠荑洞,又阴得其乡导奔奏者,经数十战,径殛之。(《葆一张公墓志铭》)大破叛军于泸溆之间,攻克重庆。张论曰:"贼巢险远屹崪,水势渤橘,扬去必为后患"乃挥军乘胜鬷迈逐北,覆其穴。获牛马器械累巨万。生擒黠首樊龙、张彤二渠魁,俘献石永高、黑蓬头等三十余人弃市。(《张中丞蜀事小传》)告诸郊庙,庆贺西南大捷。张论率大军乘胜追击,继续深入,捣毁叛军老巢,连破永宁、蔺州诸处箐洞,使之悉入大明版图,奢崇明仅以孤身远逃水西,这次战役,先后收复名城四十七座,复拓疆土二千余里,于是全蜀太平。

公在蜀平叛前后两载,"暴露腥风蛮雨之乡,险阻剑阁涪水之云,畏此简书,公毅然曰:"吾佩天子命,死忠死孝,他非所取计也。"(《葆一张公行状》)公在蜀"以蜀乱多艰",先后"章奏凡一百三十二,屹然一柱为剑阁雄。"(《葆一张公墓表》) 张论入川平叛,"而蜀平,自古用兵未有得志西南夷者。噫!此真得志矣!于是,贵州水西安氏亦称变,予(侯恂)则奉命监军封疆之事时,时走尺一请益于公,每叹公集思益广,如武侯之公忠;料敌制胜,如武侯之玄妙;而忧国奉公,则又如武侯之鞠躬尽瘁,宜其兵不留行,而立奏廓清也。"(《张公神道碑》)

天启甲子(天启四年,1624年),擢升张论为大理寺(棘寺)左丞。天启丙寅(六年,1626年),晋升张论为通政司右通政(银台右)。

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各军功尽归阁党,"以忤魏党意,而蜀功七年不叙。"(《张中丞传》)张论未出都时,曾上《灾异疏》中有:"客阉恩上加思, 例外求例"之语,魏党深衔恨之。(《葆一张公行状》)张论立朝不避权贵,刚正不阿因上疏言语戟毁魏忠贤,屡推不用,故川功七年不予叙录。长安(指京城)朝臣尽为公危,寻丁母朱太淑人艰归里(永宁德里)。

戊辰年(1628年),崇祯皇帝即位,铲除阉党势力,魏忠贤自尽。"今上龙飞首岁, (天子)敕大司马覆蜀功,公(张论)以解围、复城、捣巢三案,劳绩并茂"。(《葆一张公行状》)兵部上张论平蜀之功于朝廷,"谓拮据二年, 始终三案,冒险于峭崿,箐篁、蜒舌、獠牙,置生死于膜外,劳不亚督抚。""盖(明)实录云:上(崇祯)嘉叹,升二级,荫一子锦衣卫指挥同知世世不绝,赏白金四十,纻丝三袭,子诰命。"《张中丞蜀事小传》,张论"按蜀之时,固圉以不启戎心,挺铍力战,以消蜀氛,功绩有如此。"崇祯二年( 1629年),"奢酋(奢崇明)潜结水西(土司)安邦彦,复图报怨,合番蛮洞獠号十万,带甲毒逐,校联岛吻,进围永宁州,西南复大震。"(《张中丞蜀事小传》)朝野上下十分震惊,崇祯帝召开御前大臣廷议,朝臣一致认为张论曾入川大挫叛军烽气,捣毁其巢穴,能制贼死命,一致推举张论入蜀再度平叛。故而崇祯皇帝采用廷臣建议,特封张论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抚,起公田间,命往抚蜀。并"重赐之诰,贵其三世。"张论的祖父张稔,父张士益及张论三代,均诰封(赠)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抚,祖母段氏,母朱氏,妻段氏俱诰封(赠)淑人。

张献忠剿川实录(河南洛宁张泽武)(9)

张论闻命后,即日就道,抵夔州,简精锐八千人,泣血誓师,檄总兵官侯良柱将之,责其海子峒进军失利,函令图功自赎。又密授方略于监军道刘可训,激励将士。悬重赏以购贼首,令其万分戒严,务令击杀叛军片甲不留,方为全胜。进军之时,叛军气焰方盛,敌众我寡,张论手按天子尚方宝剑誓师,引谢玄淝水八千破强秦十万,督励道将,曰:"吾昔日索刃笮, 西捣之,我兵不毳,士殊死战,席胜竭猛力,贼可破也,何惧为?"(《张中丞蜀事小传》)张论于是挑选精锐之士六千人为敢死队员,冲锋陷阵,各给重赏,仍遍拜诸将,严令务必誓死以战。大军直趋五峰山,叛军驻扎山上,官兵不避刀弩矢石,有进无退,直逼奢崇明安邦彦大营大帐, "叛军备不坚,有懈色,我兵突至,错愕鸟兽散。""官军乘胜奋勇杀敌,遂大溃,得以尽斩累年逋寇,斩首万级,歼渠首(叛军首领),斩奢崇明,安邦彦二酋,函其首,告诸郊庙,俘获叛军无数。张论上疏报捷。"天子览奏大悦曰:"壮哉中丞! 某受赈有截,此西南第一奇捷也。"兵部尚书张风翼《叙功疏》云:"天子特许为西南第一功捷,煌煌天语,莫足以鼓劳臣之心,服壮士之心"天子犒金三万,以宠勋绩。

张论感上知遇之恩,益治师七万搜剿叛军余孽,公又"遣兵巡回山谷,鼙钲之声震动林壑,阴崖硿硥,窜伏摉弥。捕酋党陈文魁,胡宗禄及崇明妻马氏与子(奢寅)皆获焉,献俘作乐,考县告庙。因抚戢其地,留戍控守巴蜀一带,迨于渝岷宴然矣!"(《张中丞蜀事小传》)

张论于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出巡四川,两平蜀乱,功在社稷,全蜀太平,皆公力也。

张论平叛后,上疏朝廷条陈平叛善后事宜"如条陈进兵机宜,问叛首之罪,别招降之科,绝再叛之源,禁子女之留,专大将之权,续米粮之供,申连营之制,协会剿之期,及夫善后诸疏,悉绸缪石画也,宸衷多嘉之,章奏又凡一百四十三上。"(《葆一张公行状》)

张论上《报捷疏》云:"(平蜀西南大捷)此皆仰仗我皇上庞畅之威灵,辅枢诸臣豫定之方略,总督旧抚按臣分布之成算,道镇二臣誓死血战之赤心,遂一朝而斩僭号送死之元凶,又擒杀大方首逆安邦彦父子三人,至于安位黄口游魂,从此直捣巢穴,休息五省亿万年久安之祚泰山而四维之矣。"

又云:"崇祯二年八月十四日奉圣旨据奏,永宁大捷,奢崇明,安邦彦父子同时擒斩,伪逆渠魁,亦多俘获,杀贼至数万计,真西南第一功捷。奏称:新督、旧抚、按臣悉有指授,道镇督兵力战,该抚檄谕亦见方略,其有功各官,核奏叙赉,仍先行该布司查见,贮积存赏功等银,给发三万两,解赴军前,犒赏冲锋官兵,以示朝廷得意。"张论上疏报捷,归功于总督与将士用命,而已不言劳。

明兵部尚书张风翼《叙功疏》云:"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张风翼等为元凶授首,川局已结,遵旨叙录有功文武官员,以彰劝典,以励后效事。该四川巡抚张论题前事等因,奉圣旨"该部知道。又该四川巡抚张论题为"遵旨叙录有功忠顺土司,乞赐加衔,以鼓后效,期草结局事。"又云:"以蜀功言之, 原任四川巡抚张论,谋运机先,功收事后,方飞檄驱车之日,叛逆早已魂销,迨建牙画策之秋,反侧因而志戢,应加升荫以示酬庸云云。......原任四川巡抚张论加一级,于原任锦衣卫指挥同知世袭升一级指挥,使赏银二十两,崇祯七年六月具题,奉圣旨。

《四川巡抚葆一张公行状》云:"蜀亮渡泸而七擒七纵者,绩非专武烈有以服其心也,而公两秉节钺,而两戡蜀乱,南人不复反者,公与亮揆一也。"偶因军中失印,张论上书待罪乞归,朝廷从公请,听归。

张论平叛后,"朝廷上下交重公将畀枢柄,而公引疾遽返,读书不问外事",在家乡"广施予,赡其姻族,广周贫寒子。"崇祯六年,"春饥, 公哀此殍离,赈粟数百石,全活者数万人。"

崇祯六年癸酉(1633年) 十一月,李自成农民军从渑池渡黄河,大军围攻永宁,张论正乡居在家,闻变即舍家入城,招兵缮械。或止之日:"如家何?"张论曰:"城之不守如家何?"毅然以守城为已任。张论变卖家产,捐金八百,招幕精锐乡勇三千人,犒赏守城有功人员,誓死守城。农民军惯以偷袭攻城,张论带领守城人员,偕川部将屡用奇计,击退农民军, "射杀旗下者三(人),斩首级者八十八(人),生缚者二十二(人)。"张论舍家守城,家乡的宅第被农民军烧毁,或讽之曰:"家烬城墟如身何?"公厉色叱之曰:"身为大臣而先去,以为民望,如一邑百姓何?"农民军围攻永宁长达七个月之久,张论"枕戈眠月,带甲披霜,栖城堞者七月余,杀伤贼数百人,农民军久攻永宁城,终不得利,撤围西去。张论"久在行间,霜寒雨露,餐风露宿,栖守城七月,城守积苦,盖已枯心竭矣!渐有膏芒,公竟以劳瘁成疾。""一夕, 雷电并作,长虹亘天而逝。"

张论一生著有《前后言兵事疏》二百七十余篇,《永宁大捷》、《暑凉谷集》等行世。

张论于崇祯七年六月初八日卒于金门川金门寨。距生之隆庆五年四月初四日,享年六十有四,崇祯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葬于永宁城东北丰家原,亦谓之丰原之墟。即今洛宁县城东北凤翼山。后迁葬金门川德里村南张氏祖茔。

德里张氏二十一世孙张泽武整理

二00三年三月二十日

二、【历代地方志中的张论事迹】

1.清 顺治十年《永宁县志》卷七 人物志 勋业:

"张论,号葆一,永宁人。敦大严重,望之若神明。两番蜀功与奢酋相终始,标铜柱金吾。崇祯五年自蜀归里,复值流寇突薄永宁,捐金捍御,力保孤城,竟劳瘁以殉。盖始终死王事者也。蜀祀名宦,府县俱祀乡贤。而邑人又思慕功德,请建特庙,以时爼豆,仕至四川督抚,入乡贤。"

2.清 顺治十年《永宁县志》卷七 人物志 勋业还收录有王铎撰《都御史张公传》、詹钟玉撰《张中丞传》。

3.清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卷七 人物志、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六 艺文志均收录有詹钟玉撰《张中丞传》。

4.清乾隆《河南府志》 人物志 收录有王铎撰《都御史张公传》

5.清康熙九年《河南通志》卷27 人物志 P31-32页:

"张论,字建白,永宁人,万历庚戌进士,擢御史,巡按四川,土寇奢崇明等叛,据重庆府。论授将士略,复重庆,拓故疆二千里,熹宗行献俘礼。庄烈宗立增秩二。既而奢孽复结水西蛮十万入寇,西南大震。晋论都御史往抚,抵夔州,擒斩奢崇明、奢寅、安邦彦诸渠魁,归里卒。"

6.清乾隆元年(1736年)《四川通志》卷 6 名 宦 P31页:"张论,光州人(此处记载错误,应为永宁人)。由进士,天启间巡按四川,蔺酋之变,同抚军守成都。崇祯三年,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剿奢崇明、安邦彦,大破凶醜,蜀人赖之。"

张献忠剿川实录(河南洛宁张泽武)(10)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