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为什么转瞬之间就土崩瓦解(陈胜的苟富贵勿相忘)

说起陈胜这个名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想到他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霸气,虽然最后失败了,可后世的评价却是相当之高。在伟大农民起义领袖的光环掩护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他曾说过的一句话:“苟富贵,勿相忘”,很多人感到好奇,他在称王之后,到底是怎么对待自己昔日同伴的呢?别急,咱们慢慢

陈胜为什么转瞬之间就土崩瓦解(陈胜的苟富贵勿相忘)(1)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还有900的兄弟被派到边疆戍守,途中下起了漂泊大雨,眼看着按期到达的可能性是没有了,于是陈胜号召大家:“反正都是一死,何不起来反抗?”并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些士兵本来就对大秦的暴政不满,这一下更是被点燃了心中怒火,纷纷响应,于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很快,陈胜起义的消息就传遍了大秦的土地,那些六国贵族听说陈胜要复国,纷纷起兵响应,很快他们的队伍就扩充到了几万人,占领几个城池之后,陈胜对于自己的实力已经很有信心了,于是就决定自己称王,改国号为“张楚”,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陈胜一开始给人种地的时候没人看得起他,可一旦成了王,他的那些昔日旧友就都上赶着来巴结,目的无非只有一个:咱俩这么好的关系,给解决一下前程问题呗。再加上陈胜没有什么前车之鉴(那个时候还没有一个农民翻身的前例),所以无所不纳,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实现了他早年说过的那句话:“苟富贵,勿相忘”。

陈胜为什么转瞬之间就土崩瓦解(陈胜的苟富贵勿相忘)(2)

比如早先和陈胜一起给地主种田的一个同乡听说他做了王,特意从登封阳城老家来陈县找他,敲了半天门也没人搭理。直到陈胜外出,拦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见,一起乘车回宫。因是陈胜的故友,所以进进出出比较随便,有时也不免讲讲陈胜在家乡的一些旧事。

不久有人对陈胜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胜便十分羞恼,竟然把“妄言”的伙伴杀了。当年所说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话早抛到了九霄云外。自此以后,各位陈王的老朋友都自己离开了,从此再没有亲近陈王的人了。

不要说同乡,就连陈胜的岳父,后来都看不上他。

陈胜的岳父心想自己肯定会受到特殊的对待的,没想到陈胜见了自己的岳父以后,仅仅是对他行了抱拳之礼,并没有行下拜之礼,于是,他的岳父很生气。

他愤怒的对陈胜说:“你仗着叛乱有了点成就,就自封为帝王,这已经超越了你的本分,你竟然还对长辈特别傲慢,连基本的礼仪都不顾了,你不会好下场的。”陈胜听了以后,连忙对他的岳父行下跪之礼,但是,他的岳父并不鸟他。没过多久,他的岳父就不辞而别了。

陈胜为什么转瞬之间就土崩瓦解(陈胜的苟富贵勿相忘)(3)

陈胜立国之后,就开始沉迷于享乐了。其实我不在乎他是不是沉迷于享乐,因为不一定享乐就会失败。曹操也很好色,刘邦也很好色,但是没关系,享乐归享乐,牌子翻完了之后还得做事。只要你做事,天就塌不下来。刘邦、曹操都是鞍马不离身的,裤子一提还得出去带兵打仗。

而陈胜指挥武臣攻赵、指挥周市攻魏、指挥吴广攻秦,就是自己坐在大本营稳如泰山,不受战争之苦,恐怕不怎么靠得住。

归根到底,陈王之错就错在他个性自傲善疑,没有当王的命。

在称王6个月后,陈胜在和秦军作战中大败,他的车夫见大势已去,马上把陈胜杀了投降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随之结束。

司马迁就批评他说:"陈涉啊,你的地位连六国国君都比不过,你的刀剑只比锄头锋利,你的军队就是一群被征去戍边的农民,比起九国军队也太不堪一击了。还有啊,你的智商比起六国才智之士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当然,我不会说因为你没有这些资本就不能成功。你陈涉一个人起义,秦朝七代宗庙就被毁了,这也算是你的功绩。不过,你错就错在和秦朝君王一样,不知道施行仁政,所以才要失败啊。难道你就没有听过一句话--打天下跟守天下根本不是一码事。你糊涂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