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与梅菲斯特话剧(梅耶荷德6假定性戏剧)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话剧(梅耶荷德6假定性戏剧)(1)

第六,前奏性的表演。

「前奏性的表演」(Pre-Acting )是东方戏剧的一大特点。「前奏」,因为期待看见会在观众的心中孕育一股张力,此等张力经常比真正看到什么的张力更强。它令观众在心里准备去观察某一场戏里面微细的变化,去呈现表演所蕴含的意义。这种方法是中国及日本古典戏剧经常采取的表现手段。梅耶荷德非常欣赏“前奏”所产生的期待。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话剧(梅耶荷德6假定性戏剧)(2)

梅耶荷德曾经对他的演员说,当一个日本演员要表演切腹的时候,最有趣吸引观众看的的不是切腹的一利那,而是这个演员怎样进备,而又怎様令观众觉得演员变得沉重,被某种东西牵引着,直到最后真的爆发出来的一刻。张力的形成意味着能量的鼓动及精神的集中最高点。在“前奏”的阶段,演员全神贯注,将自己部分的能量向体外的空间散发,但更大部分的能量是留在体内,或可以说是变成时间上的能量,纵使他的身体完全静止,但此等能量仍能使它慢慢活起来。静止的能量缓缓的进入观众的感知领域,使观众亦处于一种高度戒备的状态。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话剧(梅耶荷德6假定性戏剧)(3)

东方戏剧的这种前奏性的演出通常都是用程式化的形体动作,甚或舞蹈去表现,例如戏曲里面的「起霸」、「亮相」、「面场」及「走边」等。由于没有语言,所以演员仍未进入正式的表演状态,他与角色还保持着一种距离。他的这个身分被称为“中性演员”,是由演员身分进人角色身分的过渡性状态。而他在这个时候亦会用眼神及身段等方法去吸引观众对这个角色产生某种兴趣及评论。自然主义戏剧的表演方式的演员是非常有意识地运用心理技巧去呈现自己的内在性。他一进场,身体马上就变成角色的身体,这个身体是像真的,或是要令观众相信它是真的,是完全属于它要扮演的那个角色的。可是东方演员的身体是 “虚构的身体”。它是演员要真正表演之前的预备状态,它在某种程度上是述说演员即将要做的事情。因此,它同时也是一个准备随时行动的身体,一个“正在做决定的身体”。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话剧(梅耶荷德6假定性戏剧)(4)

第七,停顿。

「停顿」是梅耶荷德发明的「前奏性的表演」(предыгра)理论中的一个部分,它在戏剧演出中发挥了特殊的功能。许多他的剧作都是运用了「停顿」的精彩场景。小丑跑着跑着,突然停下来,一动也不动、舞会上跳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客人们突然停顿下来、所有人的动作都被“定格”在那一瞬间。

「停顿」是日本歌舞伎表演中典型的表演方法。打斗中的武士在紧张搏斗时做出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静止的姿势,当角色因突如其来的悲痛感到震惊时,他会给观众展示一个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姿势。

对此梅耶荷德有着精辟的见解:「在话剧演员的动作中,『停顿』不是没有或停止动作,而是要象音乐那样,『停顿』本身便含有动作的因素。此时演员没有动作,这并不意味着演员就离开了音乐环境。正是在此『停顿』间歇中,灯光、音乐、画面,往往表现得特别明显而引起人激动的作用。」

这一论述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源自中国哲学文化。中国古代哲学历来将虚无、缄默、恬淡、宁静等视为情感升华的极致和诗意的理想境界。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停顿」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情感的充溢、饱满和升腾的艺术手法,即所谓「唱曲之妙,全在顿挫」。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话剧(梅耶荷德6假定性戏剧)(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