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有名的篇目(关于诗经之篇目)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篇目,风是来自于西周时代的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民谣;“雅”是来自于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是贵族享用的,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朝庭和贵族在宗庙祭祀时使用的乐歌。

当我们看到“雅”字时,想到的词语是文雅、优雅、典雅、雅致等,想到的场所是音乐厅、歌舞剧院、教堂等,绝不会想到菜市场、烧烤摊这样的场所,所以“雅”是有层次的,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层次的人,才能享受和感受得到的。雅的背后有历史的沉淀,有文化的积累,是在一定的文化的支撑下形成的。

诗经有名的篇目(关于诗经之篇目)(1)

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的”雅“同样具有阶层性,它是贵族阶层享受的音乐。像《国风·郑风·子衿》中的“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样语言大胆、活泼、直接的诗歌,是老百姓传唱的。贵族阶层的人享用的是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样具有文雅且含蓄语言的诗歌。

诗经有名的篇目(关于诗经之篇目)(2)

战国时代鲁国的毛亨(大毛公)和赵国的毛苌(小毛公)在《诗大序》中这样解释雅:言王政之有所由兴废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雅是考量国君政令在诸侯国实施好坏的工具,政令有小有大,所以就有了小雅和大雅。两位毛公的解释让人们看到了雅的背后是有政治价值的。

诗经有名的篇目(关于诗经之篇目)(3)

《说文》:”因‘雅’与‘夏’通;夏,中国之人也。即中国之正声“。

古代的中国指的是国中之国,是西周时代众多诸侯国中处于中间的那个国家,以河南为正中,集中在今天的华北平原,也称为中原地区,这个地区中间的那个国家就称之为中原或中土

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地域就在今天的中原,所以夏即为”中国之人也“,也因此有了中国被称为华夏。

雅与夏相通,夏指的是中国之人、中国或中土。中土之音即正声,意为”以中国人的音乐为标准的诗歌就是正宗的,就称为”雅“。

中国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方言,在地方方言的基础会形成地方的戏曲,比如在昆明话的基础上形成的滇剧,在四川话基础上形成的川剧,在普通话基础上形成的京剧,“中国之正声“可理解为现在的京剧。

诗经有名的篇目(关于诗经之篇目)(4)

朱熹老夫子的解释是: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也,受釐陈戒之辞也。

燕,通宴。飨,用酒、食招待或款待。“燕飨”指的有酒有肉的宴会,这样的宴会在西周时代只有周天子或者是比较有权势的诸侯王宫才能举办。

“正《小雅》燕飨之乐也”,周天子或者是比较有权势的诸侯王宫举办的有酒有肉的宴会上使用的音乐,称之为小雅”。

“正《大雅》会朝之乐也,受釐陈戒之辞也”,”受釐“指汉代皇家祭祀后,把剩余的肉送回给皇上,以示受福的这一过程。诸侯、群臣朝拜周天子时,皇家祭祀时所使用的音乐称之为大雅。

小雅和大雅都是贵族享受的,小雅运用在比较轻松的场所,大雅运用在严肃郑重的场合。这样的音乐老百姓是听不到的。老百姓听到的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国君和贵族享受的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诗经有名的篇目(关于诗经之篇目)(5)

《诗经》里所有的作品都具有音乐性,我们在读时既可以从音乐的角度看它使用的场合,也可以从文学的角度看它的内容。

《大雅》的作品大部分创作于西周前期,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之功绩,也有一些反映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小雅》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多为西周末年厉、宣、幽时期的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小雅》中有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

诗经有名的篇目(关于诗经之篇目)(6)

从文学的角度看,小雅的文学价值和地位比大雅高。《采薇》、《鹿鸣》就出自于小雅。国家歌舞剧院所排演的歌舞剧《孔子》,里面就有一段令人赏心悦目的《采薇》舞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