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寸三合罗盘(修水麟祥堂罗盘)

中国江西网九江讯 杨柳、记者周学军报道:罗盘,又名罗经,古人主要用作测量风水与航海时辨别方向,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延续与发展。至今,在九江市修水县有户卢姓人家,仍世代留传着一项罕见的民间技艺——手工制作罗盘。

九寸三合罗盘(修水麟祥堂罗盘)(1)

车制盘坯

九寸三合罗盘(修水麟祥堂罗盘)(2)

手工书写

赣鄂湘三省交界的修水县黄龙山下,有个叫关龙洞的小村庄,神秘的“麟祥堂”罗盘老作坊就在这个村庄里。作坊青瓦砖墙、古朴庄重,其严肃的建筑风格形似古代的官府衙门。作坊的主人卢龙锋是家族制作罗盘的第九代传人,他家制做罗盘有近300年的历史,是他的一名祖上从当地黄龙寺一老道长手里得传,家族遵循“传子不传媳,传媳不传女”的祖规。

一块直径约20公分的圆木板,磨得非常光滑的表面上,卢龙锋正聚精会神地用蝇头小楷伏案书写。“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这些古代用来记载时间的天干地支文字,在不大的板子上象蜘蛛网般地形成一圈圈的小格子,芝麻大的字写在每个空格里,这就是罗盘的雏形。

九寸三合罗盘(修水麟祥堂罗盘)(3)

罗盘正面

卢家家谱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祖辈卢麟祥因制做罗盘有功,乾隆帝奖赏卢麟祥五品顶戴官衔,并赐建八字门“麟祥堂”,民国时期,“麟祥堂”罗盘鼎盛一时。日军侵华时,卢家的罗盘产业一度遭到重创,文化大革命时期,卢龙锋的祖父还被视为传播封建迷信而受到批斗。直到90年代后期,百业俱兴,父亲才带着卢龙锋重操制作罗盘的旧业。

麟祥堂罗盘作坊不大,约50平米,被分成3间,一间用来堆放木料,一间摆置各种机器和工具,另一间用来放置半成品和作油漆涮涂间。卢龙锋介绍,制做一面成品罗盘要经过10道以上的工序。

罗盘的材质以当地黄龙山上野生白果木、香樟木为主,锯成板材后需三年以上的风干。锯盘坯、挖底座、车盘、分盘格、书写盘面、桐油漆盘、安装磁针、钻方盘定位孔、装定位线等。他随手抓起台面上一个半成品的罗盘打着手势说:“制做一面罗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既要会木工活,又要会漆工活,更要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由于制做罗盘全凭手工,用毛笔书写一个罗盘都得两三天的工夫,不能象其它产品样进行机械化规模生产,难度大,生产周期长,一年下来的产量也就100来个。卢龙锋也坚持认为传统产品就得用传统的方法来制作,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九寸三合罗盘(修水麟祥堂罗盘)(4)

罗盘成品

如何把祖传罗盘产业做大,他也有过大胆的想法,旅游业的发展说不定能带动自己罗盘的销售。为把祖传手艺发扬光大,他决定打破祖规,在社会上招纳一些学徒工来扩大罗盘生产,可是由于制做难度大,一般人都望而生畏,多数人学不了几天就开溜。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这项罕见的民间传统技艺,由于它实用功能逐渐退化,市场越来越萎靡,经济效益差,卢龙锋对古老技艺的生存与发展表示茫然。在传统文化大放光彩的今天,卢龙锋期待他的手工制作罗盘技艺能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