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

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1)

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2)

26.子(滋zǐ )是由横折撇“”、弯钩“”和横“一”组成的字。横折撇“”是复合笔画,横表示刚出生的婴儿不能挺立,只能横躺着;折表示圆或弧,这里指孩子的圆头;撇表示婴儿的头挺不起,易向下垂;弯钩“”指示孩子向外向上相对站立前弓起的身体背部;横“一”表示平面、横向、地面等,这里指示婴儿刚出生,还不能爬行,横躺在床上的阶段;子是婴儿的初生到会爬行的阶段。“儿”是孩子从爬行到站立的阶段。借“滋”声表示幼子需要滋养而成长。

子原为所生男女之通称,指示婴儿的初生状态。后世作男,男子的美称,称有德者、师、尊、君为“子”。子做偏旁部首,在左为孑(劫jié单独,孤单),如孔、孜、孤、孢、孩、孙等;在下、在右、在上均为子,如孝、李、享、孪、孛、孚,存、孖(子zī、妈mā指滋生 、双生子)、孟等。

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3)

子的本义为初生幼儿到会爬行前的貌相。引申为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如子女、孙子、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如菜子、瓜儿子、子实;3.动物的卵,如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如鸡子、子畜、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如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如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如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如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如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如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如敲了两下子门;14.姓。

27.马(拟声mǎ)从马的甲骨文和金文看,是个象形字,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隶变楷化后变为“馬”,后简化为“马”。由繁体馬突出马鬃“”中“三”指多鬃,“丨”指马鬃从头到背纵向排列;简化后马由“”变横折“���”突出马头凸起的弧形状。繁体“馬”下的四点“灬”指示马有四条腿;简化后“马”四点“灬”变为一横“一”,突出马蹄是单蹄类动物。竖折弯钩“”没有变化,指示马奔驰的动作。竖折“���”指示马的向下凹的马背;弯钩“���”表示马奔跑中,马的前后两马蹄相对向内向下用力的过程。读音模拟多马在一起的嘶叫声。马是汉字的偏旁部首之一,如冯、驭、闯、驮、驰、驳、驴、驽、驶、驷、驸、驹、驻、驼等。

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4)

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5)

马的本义为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引申为1.“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如马子(筹码);2.姓;3.〈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4.驾着马,如裘马扬扬;5.大的,如马蜂、马道(大路)、马船(大型官船);6.商代官名,常奉令征讨或射猎,后世司马之官,或从此出;7.马甲(马的护身甲、或指人的背心);8.马虎(画马而似虎,表示不认真);8.马达(motor音译,电动机的俗称);9.马力(功率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马力约等于0.735千瓦);10.快速、立即,如马上(马上得之,武力夺取天下);11.古代战争的重要工具,用于战争的代名词,如金戈铁马、马刀、戎马生涯。

28.飞(拟声fēi是繁体飛简化的“飞”,是一个鸟的翅膀,上下摆动的动态背景图。可是,一支鸟翅膀摆动是不能飞起来的,就是两支鸟翅膀摆动也飞不起来。在保护天鹅的纪录片中,一只腿部受伤天鹅,就不能飞了,为什么?说明鸟类飞起来得需要一个升力,没有它腿部的升力是无法起飞的,所以,繁体“飛”是两个上下摆动的翅膀和提供上升力的两条腿。汉字蕴含着很多自然科学的道理。飞的笔画释义为:飞是横折弯钩“⺄”和横八“”组成的字,横折弯钩“⺄”是折“乛”、弯钩“”的合体笔画,折“乛”表示鸟翅膀的圆弧形结构,弯钩“”表示向外向上振翅,和羽(雏鸟的翅膀向内振翅)相反,横八“”指示鸟翅上下开合摆动。读音模拟鸟起飞振翅发出的声音。

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6)

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7)

飞的本义鸟振翅上升飞行的过程,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引申为1.泛指飞翔,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2.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如飞雪、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3.疾速,如飞快、飞云掣电(形容迅疾)、飞骑(像飞一般奔驰的马)、飞报(迅速报告)、飞札(飞速写成的信件或诗笺)、 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4.没有根据的,如飞飞扬扬(议论纷纷)、飞言(没有根据的话,同飞语、蜚语、流言);5.不具姓名的,如飞书(匿名信);6.意外的,如飞灾(意外的灾祸)、飞祸(意外之灾祸)、飞谤(意料之外所传出的诽谤之言);7.凌空,高,如飞陛(高耸的台阶)、飞观(飞阁,高耸的楼观) 、飞桥;8.通“肥”( féi),肌肉丰满;9.禽鸟和有翅的小虫,如飞潜(飞禽和水生动物)、飞翮(指鸟);10.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 ,如飞利(非常锋利)、飞智(突然产生的念头或智谋)。

29.王(往wáng wàng )甲骨文画斧钺(月)(钺为刀刃是半圆形的兵器)形,表示操有杀罚之权者为王。篆文和楷书受易学影响,变形为“王”,王的笔画释义为:三横“三”表示天地人,一竖“丨”表示贯通,会意为通天地人者为王,得天时、地利、人和者为王。借“往”声表示王者得民心,天下归往。王作部首的字有玉、主、弄、旺、枉、全、望、皇等,多与王的本义有关;作左偏旁“”的字有玩、环、玖、珍、琥珀等为玉的省形,指示与玉有关;两王“”在字上的字有琵琶、琴、瑟等指两玉相撞击发出的不同声音。

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8)

王的本义是指因为自身修养和智慧以及能力非常之高进而被天下所有人推举为最高管理者的人,称之为王。引申为[ wàng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如王天下、王此大邦。[ wáng ]1.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如王公(天子与诸侯,泛指达官贵人)、王土(天子的土地);2.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如王人(国君)、王女(古时封王者之女)、王政(国君的政令)、王妃(侯王、太子之配偶,帝王之妾,位次于皇后);3.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如西汉初,刘濞被封为吴王、韩信先被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4.朝廷,如王庭、王廷(朝廷)、王役、王徭(朝廷的徭役);5.王朝,如王制(王朝的制度)、王灵(王朝的威德);6.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如擒贼先擒王、乐器之王、拜他为王、山大王;7.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如: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尔雅》;8.统治者,主宰者,如王化(以仁义治天下的教化)、王官(宗藩王府的小职官);9.冠军,如拳王;10.姓

30. 無(拟声从甲骨文、金文、篆书的变化看,是将人放置在木架之上,应是将人火葬的过程,到隶变楷化证实为火葬。無的笔画释义为:“”是人的变形,指示为横躺着的人;在人“”的下面“”,四竖表示四根木棍,指多根木柴,中间一横表示木棍靠在一起;下面一横为地面;下面的四点“灬”表示火;整体会意为火烧死人即火葬。读音是模拟周围人发出的“呜呜”的哭声。后受易学思想的影响,又造“无”字。在易经的八卦爻符中,一横为“阳”,两横“- -”为阴。

无(無wú 没mó)上面两横“二”代表阴,指阴间,下面也是人的变形,指躺着的人,死人,以“人入阴间”表示人死如灯灭,什么也没有了,借“無”声表示人死什么也不知道了,即无知。借“没”声表示人死就是没有了,不存在之意。

无和無是不同地区的丧葬习俗产生的字。無是火葬;无是土葬。

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9)

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10)

无的本义为人死亡,引申为1.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2.没有,跟“有”相对,如无路求生、无干(不相干)、无虞(无误);3.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过(不过)、无厌(不满足);4.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如无失其时、无落(不要落空)、无得(不能)、无论(不要说);5.未,不曾,没 ,如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6.不必,不值得,如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7.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如无移时(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 8.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 9.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旡”是无的下横加钩,表示相对之意,无是相对的,如既

既(即jì)“”是艮的省形,艮去掉了横八“”中的一点,说明竹的根部不发达,保留竖钩“”说明竹根基本上只有垂直向下的主根。挖出的竹笋是白色尖状,“”又写作“皀”(白指示竹笋的颜色是白色,匕指示竹笋象匕首很尖锐),所以“”表示竹笋,就是竹子的幼芽,可以食用,一经长出地面立即就砍下作为一种蔬菜,长大成竹就不能食用了。“”是即的省形,和“”组成既。“”是无(无中的“二”指阴间,以人入阴间表示不存在之意)加了钩“”表示竹笋砍下后来年还会再长,不会真的不存在了。既表示竹笋被收割完成的状态,并非吃饭结束。既均借“即”声来说明竹笋“”要尽快食用完。 既的本义为竹笋收获结束状态。可引申为1.吃罢、吃过;2.食尽,指日全食或月全食;3.完毕、完了,如既济(六十四卦之,离下坎上,意指万事皆济)、既冠之后(成年之后,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4.已经,如既成(已经完成)、既位(已就其位)、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宾客称主人优厚待客的客气话);5.不久、随即,如‘昔李斯与 包丘子俱事 荀卿,既而 李斯入 秦。—《盐铁论·毁学》’;6.常用“则”、“就”、“那么”相呼应,相当于“既然”,如‘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既以(既然已经)、既不沙(既不阿,既不呵,既不唦,既不是呵,既不索,都表示:既然不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不然的话);7.跟“且”、“又”、“也”、“还”等词配合,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情况,又如既高且大、既快又好、既坚持原则又灵活运用。

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汉字的偏旁大全完整版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